国际粮食危机仍持续
数月以来,在多重因素作用之下,国际粮价出现持续下跌。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8月食品价格指数报告显示,8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38点,环比下降1.9%,处于今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自今年3月创下历史新高后,该指数连续5个月回落。但值得一提的是,8月该指数同比仍上涨7.9%,高于去年同期。当前国际粮价下跌并非意味着国际粮食危机结束。考虑到全球极端干旱天气、俄乌冲突悬而未决以及美联储激进加息推高美元等原因,国际粮食危机还将持续,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粮食市场屡次出现大幅震荡,先是在供应链中断以及发达国家货币宽松下通胀高企、粮价飙升,随后俄乌冲突更是将粮价推上了高点。但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全球市场对通胀见顶、经济衰退的预期有所增强,再加上乌克兰粮食陆续恢复出口,使得供给增加,国际粮价开始回落。不过,目前俄乌冲突似乎没有很快结束的迹象,加剧了国际供应链紧张。另外,伴随着化肥的高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及全球多地反常的气候变化,国际粮价仍处在高位。事实上,国际粮食危机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短缺,而是转变为价格危机,而价格危机的影响往往更加复杂而持久。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首席经济学家阿里夫·侯赛因表示:“当前这场粮食危机的驱动力是飙升的粮价,不是供应问题。换句话说,食物实际上是足够的,但价格真的很高。”他预测,在最坏的情况下,到2027年全球粮食价格可能会再跳升8.5%。在俄乌冲突升级之前,粮食价格就已经在持续上涨了,而这起冲突相当于“往已经燃烧的火焰上浇上了更多的油”。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冲突爆发后,两国粮食出口量锐减。
导致国际粮价居高难下的原因有四个:首先,全球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发,这无疑会推高国际粮价。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威胁到粮食产量。在今年北半球遭遇了极度的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下,欧盟委员会已连续两个月下调玉米产量的预期,从6580万吨下调至5930万吨,下调幅度接近10%。而除了玉米外,大豆、葵花籽等也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调。
其次,随着全球粮食格局的转变以及地缘冲突的影响,粮食生产成本正在大幅提高。以化肥为例,俄罗斯作为全球化肥生产及出口大国,其出口量的下降加剧了全球化肥供给紧张,从而使得化肥价格上涨,而煤炭、天然气等价格居高不下也同样助推化肥价格飙升。而伴随着化肥的高成本逐渐向下转嫁给消费者,食品价格依然高企,带来的结果就是粮食以及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再次,近些年,生物燃料的发展势头猛烈,尤其在油价高企时,生物燃料就变得更加有利可图。粮食除了食用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生物燃料。全球出现了奇怪的现象:穷国在“抢粮”,而富国却在“烧粮”——以美国为例,2021年至2022年度,美国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玉米总量就达到了1.36亿吨,同比增长6.3%,占到美国2021年玉米总产量的35%,相当于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73%。
最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国际粮食危机的背后,除了“天灾”等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有“人祸”的因素。在少数发达国家眼里,危机就是生意,全球陷入粮食安全困境,恰恰是其大肆牟利的好时机。俄乌冲突以及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一再加码经济、金融制裁,严重阻碍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堵塞,导致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飙升。近期,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持续走强,显著增加食品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加依赖粮食进口的低收入国家负担。国际金融协会报告显示,在发生重大粮食危机的35个国家中,已有16个国家出现债务困扰或处于高风险状态。
国际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口粮,更涉及世界经济发展、地区国家稳定,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全球性粮食安全挑战,唯有共同合作,才能战胜挑战。在此方面,中国正不断以实际行动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只拥有全世界可耕地的9%,却养活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国愿意与世界其他国家一起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用数字平台向他们分享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世界农业发展。
- 标签:国际财经新闻网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国际粮食危机仍持续
数月以来,在多重因素作用之下,国际粮价出现持续下跌
-
中国财经报道
年近不惑,笃信“知而不为为不知”,保留着学生时代做摩托艇运动员时的,拒绝平庸、拒绝驯化…
- 金字塔理财网(理财配置金字塔图片)
- 微信理财通官网(微信理财通理财可靠吗)
- 短期理财产品(短期理财产品哪个好)
- 投资理财可靠吗(理财真的可靠吗)
- 理财周报(支付宝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