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际

《21世纪经济报道》张明专访:疫情冲击不意味着拐点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1-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1世纪经济报道》张明专访:疫情冲击不意味着拐点

  另一方面,春节长假期间,境外市场普遍下跌,海外与中国相关的资产跌幅较大,加重了投资者对A股开市表现的担忧。

  记者统计发现,自春节前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3日)收盘至今,美国三大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在3%左右;德、法、英等主要欧洲国家股指的跌幅也超过3%;中国香港恒生指数跌幅达到5.6%,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跌幅更是超过7%。

  在市场仍争议是否应延期开市之际,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2月3日开市是权衡各种因素的结果。证监会强调,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改变中长期走势。同一天,央行发公告向市场派发“定心丸”: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后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研究所研究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就疫情对经济及股汇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疫情控制的相对乐观与悲观情形为假设,张明分析认为,如果是乐观情景,即一季度疫情基本结束,今年GDP增速有望在5.6-5.7%左右;如果是悲观情形,疫情持续至整个上半年,那经济增速或进一步回落至5.3%上下。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A股首个交易日大概率低开。张明也认为,开盘下跌很难避免,但他强调,不用担心指数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央行已宣布在3日提供总规模超万亿的资金流动性支持,对投资者信心将有明显的提振作用。二是下跌如果超理性的话,官方机构投资者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加大投资规模来稳定市场。

  21世纪:随着疫情爆发扩散,交通、餐饮、旅游、娱乐等多个行业受冲击,加上各地企业复工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担心一季度经济将受到较大负面影响,2020年6%的增速目标也会受影响,你预计疫情对经济冲击程度有多大?

  张明:疫情对经济冲击程度主要取决于持续时间。可分两种情形判断,一种是2月上旬和中旬疫情可能达到顶峰期,并在一季度末结束,这是相对乐观的判断。另外一种比较悲观的情景是,疫情可能持续到整个2020年上半年。

  目前受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包括交通、餐饮、旅游、娱乐、零售等,由于开工时间推迟,很多地方都到2月10日,相当于假期长度是往年春节的两倍。这种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生产方面,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可能都不太乐观。

  我之前做了一个估算,乐观情景下,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原来预计的至少下降一个百分点左右。换句线%,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在5.0%上下,低于5.0%也是有可能的。但如果疫情一季度结束,二季度经济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弹。加上肺炎疫情之后,期间可能调整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些判断,可以预计,今年的反周期宏观政策力度会比较大。基于这些判断,我觉得今年经济增速“保6”估计是很难的。在乐观情形下,全年经济增速有可能会在5.6~5.7%左右,但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长,经济可能会进一步回落差不多0.4~0.5个百分点,在悲观情景下,今年经济增速预计可能会在5.2-5.3%上下。

  张明: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大。春节前国家审计局上调了此前四五年的经济增速,每年经济增速大概上调了至少零点一个百分点。大致估算一下,即使要完成2011~2020年的十年GDP总量翻一番的任务,其实2020年经济增速在5.3%、5.4%左右就可以了。

  21世纪:春节期间A股休市,但海外市场普遍下跌,市场普遍担心,A股开市后会出现异动,投资者应如何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张明:开盘下跌很难避免,毕竟风险预警是一个黑天鹅事件,是大家没有预料到的,投资者目前的避险情绪比较强烈。但我觉得也不用过于担心,指数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我觉得至少有两点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央行已宣布会在2月3日提供总规模超过万亿资金流动性的支持。对于平抑金融市场流动性可能出现的短缺,包括稳定市场的信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整个投资者信心会有比较明显的提振。第二点,如果开盘发生异动,证金公司、社保基金理事会等官方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也会出手来稳定市场。因为,总体来讲,下跌如果超理性的话,其实这个时候买入往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此,官方投资者可以发挥平稳的功能。

  综合这两方面考虑,可能的情况是,开盘市场先是下跌,跌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稳住。个股不好说,但整个指数下跌的幅度不会特别猛烈。投资者不用过于担心。我有些朋友也问,3日早上要不要减仓,甚至空仓,我觉就可以静观其变,不要着急。这种冲击往往不意味着到了拐点,而是遭遇了一个暂时的冲击。我维持的一个看法就是,当前中国A场总体来讲其实还是一个投资的比较好的窗口,不用因为短期意外冲击而对整个失去信心。

  张明:这是肯定的,人民币汇率至少会遭遇两方面压力。一方面,疫情本身会降低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大家的风险偏好会降低。这种情况下,因为人民币是一种新兴市场的货币,外汇市场上自然会出现抛售人民币去购入美元的做法,这会导致人民币面临贬值的压力。

  另外一个更加中期的冲击是,可以想象这次疫情会影响出口。但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之后,今年中国还要从美国加大进口规模,所以,进口出口这样一算的话,今年中国出现经常账户逆差的概率在上升。而一旦出现经常账户逆差,从基本面上对人民币是一个贬值的压力。

  综合这两方面,今年人民币汇率的确会遭遇一定贬值的压力。但是也不会贬太多,为什么?第一点,从客观来讲,中美经贸协议中,双方都承诺不要进行竞争性的贬值。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得比较多,哪怕是因为疫情导致的,美国方面也有可能介入。从主观来讲,在当前这个情况下,咱们也不会让人民币兑美元贬太多,因为一旦贬值比较猛烈,引发大的贬值预期,可能会驱动新的资本外流,资本外流再加剧贬值预期,就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我觉得这种情况下,央行也会加大汇市的维稳力度。

  在疫情发生前,我对今年人民币汇率的判断是大致是在6.7~7.1,中值在6.9,现在我们调整为6.9~7.4左右,中值大概在7.1、7.2左右。

  张明: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财政政策方面,期间有可能会让今年官方财政赤字占GDP比率超过3%门槛,意着会有更大规模的支出空间。这个支出定向性会比较强,比如说,可能会给这次受疫情相比较大的行业,尤其是服务业,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也有可能给一些受到重创的行业企业提供一些财政补贴。然后,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可能还会有些上升,会更多地用于对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应对疫情冲击的一些财政举措。

  货币政策方面,今年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在疫情爆发之后会进一步放大。我们之前的判断是,今年大概有2~3次降准,今年1月1号已经发生一次了,现在我们调整到今年可能有3~4次降准,就说剔掉今年1月出了一次,还有2~3次降准的空间,每次50个基点。在降息方面,从SLF到MLF到LPR,沿着这个机制的降息,今年可能力度也会比较大。最后,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频率可能也会更大。明天的1.2万亿人民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就是一个例子。

  除了短期财政货币政策之外,更能提振市场信心的,是大家希望看到有一些大的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出来。疫情可能也是一个倒逼机制,倒逼政府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这些结构性改革短期未必对提振经济有效,但是从中长期来讲对现在市场信心非常必要。可能包括什么?比如说国有企业的混改,农地的加快流转,更加包容性的城市化,服务业行业向民间资本的加快开放等,这些政策如果能和反周期的短期宏观政策配合起来,效果会更加好。

  21世纪:世卫组织已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意大利等国出台了一些限制人员往来的措施,对中国经济会不会有负面影响?

  张明:肯定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多大,关键要看像美国、意大利这样的做不会进一步的扩展开来。世卫组织本身的界定只是一个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是列为“疫区国”,他也呼吁不要对中国产品和人员实施这种限制流动的做法。但看具体各个国家,像美国、意大利的做法,我觉得就有些过头了。

  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几个:第一,中短期内中国跟外国的双向人员流动会减少,对中国的一些服务业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旅游、教育,外国留学生会减少。第二,对中国一些出口行业造成冲击,特别明显的可能是农产品、畜牧产品,玩具等,因为大家短期内可能会对消费中国产品有些顾虑。第三,短期内到中国来新增的FDI投资可能会下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21世纪经济报道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