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财经商业
楼市蔫了,蔫了,投资转向了新品种,包括钻石。但《钻石潜规则:恒久流传价值可能是谎言》一文透露:行业潜规则,不仅造就了天价钻石,更击碎了普通人投资钻石的梦。
很多宣传是带有欺骗性的。比如“产自南非”,钻石从毛坯料变成裸钻后,就没人能分辨它的产地,其价值都将依据国际通行的“4C”标准来确定:重量(Caratage)、净度(Clarity)、颜色(Color)和切工(Cut)。钻石越重、杂质越少、颜色越白(透明)、切工越好,其价格就越高。价值与产地无关。具有保值功能的钻石,至少应在0.5克拉以上,越大越保值,碎钻无升值空间。再如“比利时切工”。比利时曾是钻石加工中心,但现在被印度取代。一种谎言是,面数越多的钻石,“火彩”(亮度)越好,价值越高。实际上,目前全球通行的钻石标准切工为57~58面,这也是在钻石切割技术长期发展中所总结出来的一个最大化标准。超过58面的新型切工,是部分厂商的新尝试,与钻石的价值无关。目前,国内钻石在终端的零售价通常是其出厂价的3~3.5倍,国际名牌的加价幅度则在6倍以上。例如,一枚售价1万元的钻戒,出厂价应在3000元左右。中间商和卖场各自加4000元和3000元的利润,而消费者在付钱时就已损失70%的价值!此外,由于回购渠道匮乏,珠宝行回购黄金,不回购钻石,即使是那30%的价值,也很难实现。典当行收购钻石的价格,往往只有其售价的10%~20%。
农行即将上市,A股又是一大利空。沪深从4月份暴跌以来,跌幅超过20%,成为全球最大熊市。然而,跌势并未停止。评论家侯宁说,由于定位偏颇、监管松软、利益输送不断、内幕交易畅行,中国早已变得像一个“无魂市”了,风险大于机会。本期《A股下半年赚钱机会》,邀八大券商分析下半年走势,看多、看空、看平,各有几位。在我看来,中国传言与诱导性的分析满天飞,信誓旦旦地鼓励做多犹如飞蛾扑火。最近,巴菲特说中国楼市在,但实际上,中国又何尝不是?
地产、银行板块下挫,有人认为地产股已到底部。地产股、银行股不是到底部的问题,而是面临重新估值的问题,以土地与高房价换高估值,已一去不复返。中国经济结构正处于深度调整期,而新兴行业尚未跟上,商业伦理并未建立。证券市场的震荡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预演,应该对转型的漫长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任何短暂的反弹都不要抱有过高期望。A股成为全球最熊并不可怕,这只是一个正常的价值回归过程。它的下跌有两大因素,一是弥补去年的金融、地产等股留下的泡沫,二是挤除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中小板、创业板估值泡沫。投资者不必在意股指,中国经济能量仍在,选择被低估的有价值的个股,才是王道。
大蒜8元一斤,绿豆10元一斤。当吃饭成了问题,事情就严重起来。本期《以长效机制遏制农产品价格暴涨》一文,则触动着国人敏感的神经。
今年以来,我国粳米、玉米等粮食品种,大蒜、蔬菜、绿豆等农副产品,三七等中药材的价格上涨离谱,既受西南旱情、中东部低温等不利天气影响,也与游资炒作、恶意囤积密切相关。综观价格异动的农产品,这些虽为必需品,但需求量小,影响有限。但问题在于,价格异动会增强社会通胀预期。另外,农民、终端商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大量的利润被炒作资金攫取,同时以畸高的价格伤害民生,使本来就饱受物价上涨之苦的百姓深受其害。“蒜你狠”没狠多久,“豆你玩”也玩不长,但下一个坐上“物价火箭”的又会是什么?著名经济评论家叶檀指出,资产价格泡沫已转到实体经济领域。从劳动力成本上升,到农产品价格上涨,通胀已走完大半,并呈现了一幅典型的资本时代通胀路线图。不要对气候好转物价下降抱有太大希望,通胀必然走完全程,即便从此风调雨顺,由于货币流动性仍然过剩,农作物、企业成本仍在上升,物价依然有惯性上升过程。如何缓解公众的通胀担忧,让大量的资金回到造福民众的投资轨道上来,这是对政府治理智慧的考验。
到美国抄底买房,曾是世界金融危机后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北美生活经历的作者在《北美炒房谁赚钱》一文中,谈了两个朋友炒房的例子。对于我们认清房地产走势,有些启发。
第一个例子,吴君,三年前他将国内思维套用于加拿大,迅速购得一栋30万加元的公寓,首付6万。金融危机后,加政府出台政策,阻止房价下跌。今年4月,吴君的公寓以36万出手。貌似有赚,公寓升值6万,三年租金收入4.5万,总共进账10.5万。我们来看看支出:房产经纪人佣金3%,一买一卖2万;政府地税是房价的1.5%,三年下来是1.5万;买公寓时律师费2000;验房费1000;因提前卖房,被银行罚了违约费3000;每月银贷1200加元,三年下来是4万多;公寓管理费每月360加元,三年又是2万。几乎没有盈余!在北美炒房,每年房价至少升6%才能打平手。第二个例子,老丁低价购一幢独立小洋楼,保险费、供暖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和维修费都要业主自己支付。所有费用中,最难预测的是维修费。一次厕所漏水,维修费竟高达1200美元!房客因失业,可依法不缴纳房租。在北美,通常情况下,“房客是爷,房东是孙子”,租房成本固定又有法律保护,有近一半人租房。炒房谁赚了呢?地产经纪、银行和政府。炒房者都成了“活雷锋”,既为社会提供了工作机会,又向政府缴了税,相当于义工。作者感慨道:这两年,有听闻国内来北美抄底炒房,多是空手而归,看来,他们果真都是精明人。
“果汁生气了”,这是今夏攻势很猛的饮料广告之一。汇源发明的创新型果汁碳酸饮料,其性在于碳酸饮料含果汁,而非添加“调味剂”,由此给侧重于激爽口感的碳酸饮料注入了“营养健康”的元素,改变了传统碳酸饮料之不足。本期《汇源vs可口可乐:果汁果乐如何乐?》一文,讲述的是汇源对抗可口可乐的又一次战役。
可口可乐与汇源,随着收购案的失败,旋即开始了另一场竞争。今年3月,沉默多日的朱新礼高调宣布,汇源果汁重砸50亿元推出系列全新碳酸饮料——果汁果乐,目标直指两大传统可乐巨头。可口可乐的根基在碳酸饮料,但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碳酸饮料易引发肥胖和骨质疏松症等,使得其沦为垃圾饮料。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果汁、茶饮、乳饮料等,来替代传统的碳酸饮料。碳酸饮料的份额逐年下降,可口可乐选中了美汁源这一低浓度果汁饮料。从2004年上市以来,美汁源逐步攀升至行业市场第一。相反,汇源专注于100%果汁领域,在低浓度果汁饮料市场上却越来越差,占有率下降到6%。不甘心的汇源,意在碳酸饮料领域收复失地。背负重任的果汁果乐能否完成使命?能否获得像美汁源在果汁饮料市场一样的成功?果乐的创新也许能满足一部分消费需求,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由于对口味进行了改良,是否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尚需时日来验证。
- 标签:世界财经杂志社官网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