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宋雪莲对话经济学家周德文—疫情下中小企业的危与机
2020年新春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带来的不只是一场抗疫战,更是一次对经济韧性的考验。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为此国科智库专门组织了这次系列公益直播活动,希望从各个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支持,加强企业家共克时艰的信心,深入认识和积极应对这次经济考验。
2月23日晚上8点半,首期活动正式开始,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宋雪莲主任就疫情下的中小企业发展与经济学家周德文展开直播对话。
我是国科智库秘书长李培龙,很高兴能够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主任、国科智库中国经济三十人,首席经济学家、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中和正道集团主席周德文先生作为嘉宾,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主任宋雪莲女士作为特邀对话嘉宾、主持人,一起对话疫情下的经济发展问题。
谁也没有想到,我们度过了一个最憋屈的春节,直到今天,新冠肺炎也没有迎来真正的拐点,我们不得不还要坚持一段时间,来打赢这场新冠肺炎攻坚战。当然,防控疫情迫在眉睫,但复工复产也时不我待,如何做到两手抓,两不误?这是摆在各级政府、各类企业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更是我们国家级媒体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很高兴在这里对话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老师,也很高兴大家可以在这里对自己关心的话题向周老师提问。希望我们今天的探讨可以给身处疫情当中的中小企业带来启发。有请周老师和大家打个招呼,做下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经济学家周德文,今天晚上很高兴与各位朋友进行交流,探讨防疫和恢复生产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做好防疫的同时,更好地恢复生产经营,重振经济。谢谢大家!
1月23号马上要春节,我和几个朋友计划到云南山哈尼族村庄里过年,初三回来。结果疫情爆发,无法返回,就困在了2000米高的哈尼族村庄里。
周老师,不仅您被困在云南,全国经济在春节前后也几近停摆,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我们很想知道,截止到目前,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直接经济损失都几万个亿。仅仅山西大同的补差都三千亿左右,同时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压力。中小企业全国占比90%以上,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带来着威胁,目前这种威胁还存在。
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冲击,特别是实体中小企业的冲击巨大,这已经不仅仅是房租、人员成本等压力了。如果实体经济不好,就会在上下游各个行业传导,经济这是一盘棋,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不知道现在您周围的企业家们对恢复经济有没有信心?他们目前状态怎么样?
这次疫情对中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深受其害。在我身边的企业家们,他们对战胜疫情,恢复生产大部分都还是有信心的。他们觉得有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爱,他们也在积极努力共克时艰,取得恢复生产的胜利。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比较迷茫,比较困难,对未来信心不足。
您在疫情还很严峻的时候,就率先提出了在积极防疫的同时,也要积极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准备,您当时是怎么想的?企业对复工复产积极吗?社会、政府积极吗?
企业对复工总体积极,他们盼复工,也有点怕复工。一些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比如抢人才,抢员工进行企业的复工。
企业复工比较难,由于疫情的原因,各地政府都制定了复工的条件,有些比较严厉。比如要求员工单独住一间,准备好足够的口罩,这给企业复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处,一部分企业还处于观望中。
我们知道,对于恢复经济来说,复工刻不容缓,但企业主头上还悬着一把利剑,让人提心吊胆,那就是万一因为复工出现聚集染,谁来负责?防疫是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该如何寻找防疫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企业复工承担着一定的风险,防疫的任务还很艰巨。很多企业员工都是非本地的,比如万一发生疫情,就要停工隔离,企业也可能要承担一些相应的责任。所有的企业在复工过程中不愿意出现问题,我建议不要过于追究企业的责任,积极复工也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在复工之前要做好必要的防范,但不能因为过度的防疫不去复产复工,那将会得不偿失。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做好防疫措施,有序恢复生产是必要的。
未来疫情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年收入50亿规模的餐饮巨头西贝的现金流尚且支撑不了三个月,更何况抗风险能力更差的中小企业?对于现金流告急的中小企来说,现阶段应该怎么做?
中小企业防范风险能力比较差,资金压力比较大。2019年面临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等,中小企业的资金本来就很紧张,加上疫情雪上加霜,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准备不足,压力巨大。甚至有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非常困难。
一般中小企业两三个月基本就撑不下去了,第一个月颗粒无收,大多支出没有收入,能够坚持两三个月就很不容易了。
第一、在3个月企业复工期间,企业到期的是否可以延缓半年甚至一年,利率是否能够下浮一些,尽量减轻企业的负担。
第二、在特定时期,建议增加一些特定的,尤其是针对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与防疫有关的产业等,帮助更多的企业更快更好地恢复生产经营。
为支持企业渡过难关,2月以来,国务院和各职能部门纷纷送出大礼包,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让企业恢复生产后有一个缓冲期,但如何确保每一家企业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呢?有一些政策针对的是特殊行业,是否要注重一下政策的普适性。
现在一些政策针对于一部分企业,在非常时期需要制定一些普惠性政策,比如为企业减税,恢复生产的六个月内减免税收,惠及到所有中小企业。
我们关注到,现在国家已经在劳保、医保等方面出台了一些很好的政策。我觉得力度可以再大一点,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活下去很不容易。房租、员工工资要照发,成本很高,政府社会应该尽量为中小企业减压,让他们度过难关。
困难时候,物价确实有一些上升。但是我个人认为不会出现失控的情况。因为政府的调控能力还是很强的。物价上涨有两种因素,一种是一些客商利用危机发国难财,政府要做好打击。另外一种因素,物资紧缺导致物价上涨,政府要做好物资调控保障民生,使老百姓正常的生活下去。
大家都很关心房地产,疫情对房地产也会影响很大。我个人认为,房地产虽然会有所影响,但不会产生断崖式的下降,政府也不允许房地产价格迅速下降。那么各地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可能也会出台一些刺激房地产正常发展的一些政策。
疫情期间,人们看到很多企业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但也有企业把疫情作为一个绝佳的借口,可以让企业以极低的成本承担债务。有的企业忙着止损,用破产保护自己的利益,无视员工的权益。而有的企业却看到危机的另一面隐藏的机遇,顺势转型,积极创新,寻找出路。对此您有什么话对企业说?
在危机来临时,企业也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比如不裁减员工,不逃税债,与员工同命运。员工也要体谅企业主的难处,我也看到有的员工主动提出工资减半或者缓发,这些都是社会责任的表现。
我还想问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除了中小企业以外,其实,还有因疫情致贫的群体,他们可能就是破产企业的员工,或者因为疫情无法出村的农民工,或者因新冠肺炎陷入绝境的家庭,目前是否有相关的政策措施跟上,以确保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中小企业在其中又能做些什么?
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下,有一些基层的老百姓和被裁员的员工陷入困境。除了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帮扶之外,社会也应该来关注这些弱势群体,我也很高兴看到全国的企业家,包括一些明星,一些中小企业,通过捐款捐物来帮助这些困难群体。大家共度维艰,难关一定能够过去的。
这次疫情比较凶猛,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即使社会政府采取了一些扶持救助措施,有的企业为了生存也会裁员。政府和社会应当给予中小企业更多地支持,让中小企业生存下去,中小企业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留住员工,拯救这些家庭。
我的问题还很多,但是我想把时间交给大家,让大家有多的时间和周老师进行交流。再次谢谢周老师。请大家多提问。
以下问题来源于研究机构、在线教育龙头企业、金融企业、知名房产企业及旅游企业。由国科智库秘书长李培龙代为提问。
疫情后,线下线上的产业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进行调整创新。线上的产业,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线下的一些产业,比如传统的中小企业会倒逼转型升级的步伐。一些科技型的企业,可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企业要做好准备工作。
随着线上办公等互联网形式的开工,中小企业在用工、市场开拓上应该有哪些思考或变革的方式?比如共享员工等。
很多企业在疫情中,会改变办公方式,比如在家办公。那么疫情过后,可能更多的企业会采取这种方式。但是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办公模式,我觉得可以积极探索,一些有效、有益的方式也可以向全社会进行推广。
2019年底,企业和普通老百姓对于未来经济发展预期已经有转好的期待,此次疫情将会对2020年全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带来怎样的影响?
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020年开门不利,疫情叠加了这种困难。但是我们已经至少失去了三个月,那么下半年如果制定更好的帮扶政策,企业增强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把企业的时间损失抢回来。我认为,2020年经济发展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可能也会在产业上有一些模式创新。
在这次疫情来临的时候,全国的商协会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商协会冲击在第一线发挥作用,帮扶商协会里面的中小企业,组织捐款捐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可以联合商协会更好地帮扶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您好,这次疫情对咨询行业会产生影响。我已经注意到,很多管理咨询的企业已经把业务搬到了线上,这很受企业的欢迎。对于管理咨询行业来说,既是危机,更是机遇。面临困难,中小企业更有一些问题需要咨询和解决。我个人认为,管理咨询行业会取得一定的发展。
这次疫情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地区都不同程度带来新的影响,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毋庸置疑,这次疫情也对国际造成一些困惑。各个政府之间也要相互支持,比如日本对我们进行援助。现在日本也发现了疫情,我国也积极进行帮扶。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周老师好,我想替我身边的企业家问两个比较实际的问题 1、危机背后孕育着机会,疫情影响下您看好中小企业可能会有哪些方面的机会? 2、不少餐饮、旅游业企业家认为,疫情过后餐饮旅业会有报复性消费,对此您认为是否会发生?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疫情之后,第三产业可能会出现一些报复性的消费。为了刺激一些产业的发展,,在线上的一些生态和模式将会层出不穷。现在很多培训已经搬到线上,这都有很大的机遇。
疫情后,与医疗、大健康相关的产业,也会得到迅速的发展。还有智能制造业,比如用机器代替人,可以减少一些风险,这些产业也会得到迅速的发展,所以危机中还是有很多机会,大家一定要有信心战胜疫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中国经济周刊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宋雪莲对话经济学家周德文—疫情下中小企业的危与机
2020年新春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
国内第一套给孩子看的财经杂志教材以外的必读书
市场上有众多财经、商业类图书,但为孩子量身设计的财经图书则少之又少
- 《中国经济周刊》专访市委葛巧红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 多策略力求打造低波佳品 金鹰年年邮享一年持有期债券基金或为震荡市理财优选
- 身全球500强网站之列
- 全景网:权威财经资讯网站_资本市场第一互动门户_资讯_独家信息_交流_股票_财经
- 外汇投资者平时都看哪些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