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黄慧玲:那些基金经理教会我的事
2020年11月8日是第21个记者节,在这个与深度营紧密相关的日子前后,我们邀请到了众多业界记者来进行线上讲座分享。记者们分享了Ta们的从业经历和采写经验,以及夹杂其中的各种平凡、难过和闪着光的瞬间。
深度营希望把这些经验和讲述留存下来。每一年,都有无数的年轻人走在“成为记者”的路上,在记者节之外的广阔明天,如果有更多学习新闻报道的学生能从这些经验分享里获得坚定往前走的力量,那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在讲座中,她总结了过去12年新闻探索的经验,回答几个准新闻人关心的问题:记者是不是真的没有钱途?如何衡量一份工作的价值?记者工作有哪些乐趣和挑战?如何更好地成长?
大家好,我是黄慧玲,很高兴来到深度营给同学们做分享。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现在是《财经》杂志的一名记者,也是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5届的硕士毕业生,我想群里应该有一些我的师弟师妹。我是显玲姐14届的实习生,所以我也算是群里所有人的大师姐,大家不用有陌生感和距离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
我刚刚看到一个社会新闻,心情很沉重——《夫妻投资比特币失败,杀害三岁女儿抛尸后跳海》。这个新闻,我看到就想哭。女儿才三岁,怎么下得了手?
而且,编辑的标题也有问题。很多人对投资有误解,怎么能说他们是投资比特币失败呢?怎么配叫投资呢?他们这叫!因为自己失败,亏了两千万,所以把孩子给杀了,孩子本来有那么长远的美好人生,你一把刀就给捅了。可是你自己还没死,你就要一辈子活在自责里。
我做了财经记者之后,就不太喜欢把财经的新闻用社会新闻视角来解读。因为社会新闻太多情绪了,它会覆盖掉事件的本质,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比如P2P暴雷的时候,很多人聚集在体育馆里,也有很多记者从社会新闻的角度做特写。我觉得,这些遭遇暴雷的人应该自省,不能怨天尤人。这个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我们的金融创新缺乏监管,让坏人骗子有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就是人性里的弱点,是这些人的贪婪。
什么叫投资?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首先你要有认知。如果你对一件事没有认知,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没有认知,你就去投P2P,去买比特币,去里跟着股神走,妄想赚自己不懂的钱,那不割你的韭菜,割谁的韭菜?
无知+贪婪,就是投机,就是,失败是必然的。这个新闻里的主人公,害死自己就算了,还要害孩子,可能是因为我已经当了妈妈,看到这样的事情就会感到非常愤怒。
我做投资记者这几年,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跟比我优秀的人聊天。比如基金经理,就是帮大家管钱的人,他们对投资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三观,我学会了用投资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今天我就从投资的角度跟大家聊聊。我看了之前的记者给大家做的分享,主要是技术方面的总结,我今天就不讲技术了。我讲讲战略层面的东西,聊聊职业规划。这不一定是对的,只是我个人的总结。但我的总结还是有一定普适性的,不管将来你做什么工作,都可以将其作为参考。我身边的朋友也经常跟我咨询他们在职业规划,还有人生选择上的困惑。自夸一下,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挺有天赋的。
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其实经常犹豫一些问题,会面对很多选择,包括该不该读研究生?该不该考公务员?该找什么样的对象?父母不同意怎么办?工作要在哪里做?北京、上海还是广州?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收入太低怎么办?买不起房子怎么办?
今天我回过头看,我对于大部分的选择都不后悔,我做对了。但是如果当年有人这么清晰地指导我,我可能会更快地做出选择,少一些试错。遵循内心的时候,能更聪明、更高效地去找到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合适的位置。
先说明,我今天不是来布道的。因为从世俗意义上说,我也不属于很成功的一类人,我依然还在学习进步中。但我确实有资格做一些总结,因为我读了7年新闻,工作了5年,我从大一就开始实习,做过10份以上的媒体实习,各种线年的探索中,我也确实走过一些弯路,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觉得这些东西对年轻人来说是有意义的。
在大家印象里,新闻行业越来越落寞,要么靠理想撑着,要么就是混日子。但我觉得,新闻可能不是一门好生意,这是因为它本就不应该完全属于市场,不能完全市场化,它并非没有价值,而是价值无法充分地被市场定价,传统的盈利模式是有天然缺陷的。但是记者是一个好职业,真的,我发自内心这么认为。
很多人会说记者很穷,这是一个看似正确,但是考虑因素比较少,比较单薄的看法。我今天就来跟大家掰开来讲一讲记者这个工作的性价比,其实当记者真的不是靠理想苦撑的活儿。
深度营的同学们,都还在读书,有一些应该很快要找工作了。那么我们怎么去衡量一份工作?它能不能带给我想要的生活?
一、收入=劳动收入+投资收入(复利)+资源性收入(社会人脉资源,专业知识资源,注意力资源复利)+心理收入(复利)。
很多人找工作第一反应是看年薪,也就是劳动收入,但比较容易忽略后面两点。后面两点是隐性收入,比第一点显性收入更重要。我重点讲讲后面两点:
一个是投资收入,不知道群里有没有小伙伴买基金或者炒股。你通过你的投资,投资二级市场也好,投资房产也好,这些给你的财富带来的增值,就是投资收入。
我之前看到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投资理财,应该是每个人一生中的最后一项工作。因为随着你年龄的增长,当你老了以后,你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该怎么办呢?一定要发展非劳动性的收入。所以理财是必须学的,越早学越好,对你将来的人生益处越大。
这方面财经记者的优势还是挺大的。投资从本质来说,就是认知的变现。比如我自己是基金记者,我对基金的认知比普通人就更多,这就是工作带给我的增加收入的机会。
记者这个工作有个好处,就是你明明是一个小白,但是你作为记者,就有机会去跟行业大佬去交流、学习。比如某个公司董事长,如果你在他的公司里工作,你可能要熬很多年才能跟董事长一起喝茶,但是如果你是记者,那么这样的机会就不难。你如果长期跟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去学习他们,一方面你能变得更好,另一方面,你在这个领域就有比别人更优先的认知。这种认知有时候是可以变现的。比如一个房地产记者, 哪个地块最有潜力,他就会比别人了解得更深入。
资源也可能是社会人脉资源,假设你是一个医疗口记者,你认识的医生资源就更多。当我们需要专业求助时,别人要去各种找医生,你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还有一个资源,我把它叫做注意力资源。记者这个工种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工作成果是可以被量化,肉眼可见的。每一篇稿子都是你署名的,它们会作为你行走江湖的标签。人家一眼就能看到你在做什么,你的水平高不高。所以记者是最容易成为大V的。因为又懂传播,又有一定专业性。TO C和TO B都能做好的人一定是大V。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资源?因为公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个埋头在自己行业里默默无闻的专家,和一个整天发言、拥有一堆粉丝的专家,我们假设两个专家的水平能力是一样的,肯定是后者更容易获得职业的溢价。
当你成为行业专家或者意见领袖之后,你的变现机会就更多了。现在这么多新媒体,这么多知识付费,说明一个现象,大家越来越尊重专业内容的生产者。如果你对一个领域特别熟悉,你是那个领域的专家,那么你的专业就是有价值的。总之,你在任何一个领域扎根下去,做好垂直线,总会有收获。这些收获是你刚开始想象不到的。
上面说的都是比较实用的收入。还有一类收入比较虚,它属于心理收入,说直白点就是让你感觉爽的。记者这个工作是参与社会的,具有社会意义和利他性,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通过这个工作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实很大一部分也是从帮助别人,对社会有用中得来的。
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通过你手中的笔,在你还很穷的时候就能做到兼济天下,这就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做记者,顺着这个思路,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尽可能多占一些收入上的有利因子,这样随着时间的积累,就能让你的各种收入越来越丰厚。
时间成本理解也不难,年轻的时候很穷,最多的就是时间。有些人会把这个时间拿去打工赚钱,一个小时几块钱,几百块钱。有些人会拿去学习,有些人拿去实践提升自己。你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可能短期看不出效果,但是长期一定是可以看到的。我们假设你的目标是做一个记者,你去政府机关实习的时间复利,就不如你去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或者去媒体实践的复利来得多。
心理成本,这个词是我最近刚学的。有些工作,看上去高薪稳定体面,但是心理成本很大。为什么说记者这份工作好,因为它相对自由,没什么心理成本。它在成本这一头节约了不少。
现在很多人会用社畜来调侃自己,我就不会这么来说自己,因为我跟这个词一点关系也没有,我最多就是新闻民工,搬搬砖。但我的心理地位是高的,我的心非常自由。我要做的就是写出好稿,非常简单。
心理成本也是有复利效应的,当然这个不是复利带来的的价值,它是复利导致的负债,简称高利贷。如果你长期压抑自己,扭曲自己,那么这种压抑越堆越多,会导致你的心理成本很高。它对你来说是种损耗。
所以我们看工作,不能只看表面的收入多少,要综合看它要付出的成本和收入。记者这份工作,就是逼着你学习,还给你发钱,不用你坐班挤地铁,时间自由,你可以自己去调配,如果你专业技能过硬,你是所在领域的专家型记者,从心理层面说就是大甲方。你的老板花钱把你培训成才,日积月累的复利之后,你的人生可能性就更多,你的自由选择权就更多。
对女生来说,我们说的现实一点,这份工作可以让你兼顾到家庭,只要你愿意。因为它丰俭由人,你有时间就多做一点,没时间就少做一点。或者你把自己效率提高上去,同样的时间做更好的事。反正它不用坐班,你就可以在家里自己有调整时间。而且你即使休了产假,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位置被取代。但是在企业里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很多人产假没休完就去上班了。也有一些生了孩子,因为照顾孩子的原因,没有办法兼顾工作,成了家庭主妇。
我见过不少很棒很优秀的女生,因为要照顾孩子,不得不做一段时间的家庭主妇。有一些做久了,跟社会脱节,很难回到工作岗位中,只能找一些奇怪的兼职。每当这时候,我就会觉得做记者很幸运,因为我可以不用完全放下我的工作,也不用放下我的孩子。当然,我的幸运也跟我当时所在的媒体和领导有关。在我人生最关键的几年,他们对我的包容给了我极大的自由度,让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我也非常感激我的老东家。
好了,关于记者工作的种种好处我就安利到这里,就是想给大家更多的信心。大家会注意到,我上面说的很多东西,它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就是时间。时间带来的复利价值也好,高利贷也好,时间越长,影响越大。所以要把事情拉长时间来看,这是非常重要的视角,它会改变你对一件事情的结论。
横向比较,得出的结果是性价比。人在面对多个选择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短期的思维模式,就是比较眼前的东西,通常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那个,但是很容易忽略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记得我刚读研究生那会儿找实习,走过一段弯路,就是过于看重性价比。
那个时候我刚读研究生,想经济独立的愿望很强烈,就是不想再花爸妈的钱了。所以我找实习的时候,就希望既能学到东西,又有性价比。当时摆在我眼前的,是媒体实习和政府实习两条路。我选择了政府。一方面是因为它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地方,我没去过。我想感受一下,说不定我将来也会做公务员呢?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所以我去了。我在那里地方待了一年,感觉有点后悔。不是后悔去实习,而是后悔去了一整年。
我们得对自己诚实,我也不需要美化自己,说去政府实习开阔了眼界之类的。只有对自己诚实,才能做出对自己最有用的判断。
我当年在政府实习那么久,确实是有收获的。但是最大的收获是知道自己不喜欢做公务员,以后不用考公务员了。但身处其中时,说白了我最主要的诉求,就是因为他们实习给工资,而且做刊物还要排版费,在当时的我眼里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可以满足我的生活费。但是在媒体实习没有工资,然后我居然在那里坚持了一年。
当我身处其中的时候,眼光只盯着一件事,就是要实现经济独立。我就把眼前的钱放在了首位。那个时候的我,以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是现在回头看,那点钱算啥?一个月给你两三千块钱,就能把你的时间都占据了,让你放缓你的正业。放长远来看,是真的性价比太低了。
后来我离开政府,去了媒体实习。不夸张地说,在媒体三个月积攒的东西超过了我在政府一年的积累。当然这可能跟我自己的性格有关,我在政府没有学到太多东西。只能说我不适合这个路子,并不是说否定公务员。
政府实习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个是我知道我不合适,第二个看问题要看长期。所谓的性价比,是有时间窗口期限的。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它有性价比,但是拉长时间来看,决定价值的一定这件事本身带来的意义。
纵向的思考,就是看长期价值。我的职业方向从模糊到清晰,也是最初的无意识,慢慢从短期到长期的思路。
我最开始做的是社会新闻,我想群里很多同学也喜欢做社会类新闻。我觉得这个工作能实现我对人生的想象,新鲜有趣,匡扶正义,锄强扶弱,感觉自己像个女侠,特别爽。
我大一暑假的时候,在一个都市报实习,一个人在街头巷尾地跑民生新闻,很多都是很琐碎的东西,但是我乐在其中,觉得很有收获感、成就感。比如帮老太太找到她丢失的狗啊,反映居民区冬天用火安全问题啊。
它是我的第一站,它也奠定了我的职业方向。后来我去过党报做时政新闻,也去过杂志做产业经济新闻。去了杂志后,我觉得我的思想深度不够,我该读个研究生。正好那一年看到老范在南方周末上题词,我了解到他去了暨大,然后我就追随老范去了暨大。
其实我是个挺懒散的人,比较随性,走到哪儿算哪儿,但我内心又有一个小火苗帮我照亮前面的路。记者这份工作,又是特别需要你去不断学习,逼着你学习的,它就是我心里的这个小火苗,顺着这个工作理想,我一路到了广州。
研究生第一年在政府。离开政府后,我去了柬埔寨实习。在一个陌生国度,我和我的小伙伴第一次接触微信自媒体。2013年的时候,自媒体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我们通过微信做直播,拿着地图跟着队伍跑,报道他们的活动。我们经常迷路,迷路了就就地休息,到陌生的市场里跟人讨价还价,买些奇怪的零食填饱肚子。就这样着瞎走,我们走了很多的路。我们关注那个国家的社会民生商业经济,采访过政党的领袖,采访过富商,也采访过非常底层的、风餐露宿的老百姓。
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比单纯地去国外旅行有意思。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实习,我觉得这份工作实在太棒了,以后我就要做一个这样的记者,在各个国家都待一段时间,边玩边工作。于是我很快就筹划了我的第二次出国实习。
但到了第二站以后,我开始觉得无聊了。虽然表面上我的生活还是很新鲜的,可以接触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但是我发现,有意思这件事,已经不足以打动我,让我把它当成一份长久的事业来做。相比有意思,我更追求的是有意义。
那么怎么样才能有意义呢?我当时的想法是,我需要稳定下来,不能再一直飘着,我要找一个行业来深耕,沉淀下来,来对抗新鲜感的消失、时间的损耗。
很多人说记者是一碗青春饭,在国内确实是这样,大多数记者都很年轻,做个五年八年就能称为资深记者。超过十年还在记者岗位的很少了。当时我观察了媒体记者转型的几个路径,要么升职做媒体的领导,做编辑,要么去企业做品牌,要么自己创业。我感觉这三个我都不喜欢。我不喜欢管别人,我也不喜欢去企业,创业风险高压力大,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我也不觉得自己能hold住。
那个时候我就在思考,我该怎么让记者这碗饭吃的久一点,更久一点。我跑过很多条线,对各个门槛大概也都知道。我现在还能记得一句话,一个社会新闻记者要做出点成绩,最快一两年时间就可以。一个时政新闻记者,需要三四年。而一个财经新闻记者,需要八年。既然我要对抗时间,我肯定要选择最难的那个。刚开始很难,但是跨过去了你就有更宽的护城河了。
当时促使我选择财经新闻的,还有另一个原因。我在深圳实习的时候做了一个大稿,那个稿子影响力还挺大的,带动了很多媒体的跟进,最后推动了事情的解决。我写的是深圳农民工群体的社保和养老问题。最开始是以一个社会调查记者的眼光去做的,但是我采访到后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不只是政府的法律条文的漏洞。当时我采访了社保局的一个负责人。他跟我说,这是深圳这座城市高速发展付出的代价。效率优先,公平欠缺。现在只能慢慢补上历史欠账。任何事情,都是权衡利弊得出来的结果。
那个时候我意识道,社会问题的背后是经济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想更加搞懂这个世界经济运作的原理。这也是我转向财经线的初衷。
后来一下子掉到了公募基金,这条财经新闻里的垂直小线,这个真的就是意外了,但是我从这个意外事件里也收获了非常多。它让我的人生轨迹更清晰,也让我的性格特质更清晰了。
就是一个大市场,里面有来发行股票来融资的上市公司,有买卖股票的投资者,有散户也有机构。基金公司是机构之一。这个市场里还有维护秩序的,证监会,交易所,还有靠着营生的券商。
我过去几年主要做的是公募基金领域的报道。从新闻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特别小的线,我刚才说了,它只是里的一个角色而已。所以一开始我接触这条线的时候,其实特别纠结,有时候也会想换条线。仅仅从新闻角度来看,它是很无聊的。这个行业很规范,所以它不太会有惊天大爆雷的新闻事件。
但后来我慢慢体会到,基金对于大众理财来说,它非常有意义。因为公募基金是大资管里面监管最严格、最规范的一条线。为什么呢?因为它叫公募基金,就是公开募集,面向普通老百姓。它的投资门槛最低,一块钱就能买。但是帮你管钱的人,专业性又是最高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知道的社保基金,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委托给公募基金来管理的,是基金经理们在帮我们管理钱袋子。
基金对大众很重要,它是开启国民财商的东西。最典型的就是余额宝。有了余额宝,大家才知道,原来钱不止是放在银行,还能放在货币基金里攒一点收益。但是余额宝只是一个初级起步,它风险非常低。今年我们看到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卖得非常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它作为普通人的理财方式,也有一些门槛,普通人不可能没事天天去捣鼓基金,了解基金经理在干什么、买什么,分析怎么买基金最好。现在已经有七千多只基金,几千个基金经理了。你咋知道该买什么呢?
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消耗很多精力,但它终归只是你业余的事情。这就是需求端的饥渴,其实市场需求是很大的。
再说供给端,你如果在这个行业里就会发现,不论是资金的管理者,还是我们信息的提供者,我们的记者或者自媒体,都是良莠不齐的。
记者这个工种,本质是信息中介。跟房地产中介一样的,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就有中介。一个好中介可以帮你缩小搜索成本。所以我就希望我能做好一个靠谱的信息中介的角色,给大家提供有用的,准确的信息,缩小这里面的信息不对称。这就是我的所谓新闻理想也好,初心也好,落到具体工作中的样子。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其实既遵从内心,又寻找与现实的结合点。我会看阶段性的性价比,也会着眼长期。主要还是要着眼长期,因为我是把工作当成长期事业来考虑的。如果你把你的工作当成你一生的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眼下糊口的一碗饭,或者一段时间内你的兴趣爱好而已,那么你的思考角度就会很长。你做出的选择,就会更有利于你将来的生活。
具体到选题操作上,当你着眼长期,就知道哪些选题有价值,哪些是时间的朋友,哪些是时间的敌人。我认为有价值的选题就两类,一类是对你所报道的领域来说,它有理性、建设性、前瞻性,你做的记录和回溯可以照见未来。这类选题要求比较高,更多的是第二类,对你自己来说,它可以帮你积累认知。
其实人生的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工作要着眼长期,投资也要着眼长期。这几年外资进入A股,也引导国内的投资者看得更长远。
基金经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精英群体,他们在里淬炼成才。是一个修罗场,基金经理的学历都很高,都是清北复交硕博以上,能力都很强。PK学历,PK勤勉度,区分度不大。我发现,最大的区分度在于对自我的认识,对心性的。我从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投资的道理,延伸到生活里,可以用来指导人生的道理。
前面说了记者工作的种种好处,接下来要说一些现实的问题。它有哪些缺点或者困难?你该怎么去转化?让它变成优点,或者对你长期更有利的事情。
记者这份工作非常自由,其实对个人自驱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你没有自律,没有时间管理能力,没有自学能力,没办法跟自己独处,没办法区分工作和生活,没办法排除外界纷扰,说得形象点,没办法在菜市场里写稿子的话,你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就会比较辛苦。
这几年我也在不断学习,理顺这些事。因为我有两个孩子,所以我必须区分工作和生活,我每天都在家里办公,我的孩子没事儿就过来按一下我的键盘,让我的电脑关机,或者让我陪她玩。所以你无时无刻都在工作和生活中跳跃。可能我一边写着风云,一边在给娃喂奶。生活鸡飞狗跳,你要给自己内心找一处宁静。
还有一个事情也比较现实,记者工作对精力和体力的要求。我之前偶尔帮社会口的同事跑一下线,我就会很庆幸,还好我没在社会口,因为它对个人的各项能力要求都非常高。
去年广州有个地铁口发生了塌陷,我去做报道。那时候我还在哺乳期,我一整天都在外面找线索,非常紧张,我的孩子因为没有奶喝,哭了很久。后来我妈妈把孩子抱过来找我,我发现孩子睡着了,脸上布满泪痕,就很心疼。如果我做社会新闻,这样的时刻会非常多。
从长期来看,为什么我们老记者很少,做社会新闻的老记者更少,因为真的很辛苦,它对脑力+体力的要求极高。有的话也基本是男生,没有女生。因为女生有家庭的责任,我不是女权主义,我也不是重男轻女,我就是客观陈述这个社会的现实,很多事情都默认了由妈妈来做。
我前几天采访了一个券商研究所的所长,他跟我说,分析师其实也是吃青春饭的活儿,很少有老的分析师。其中做宏观策略的分析师又比行业分析师的职业周期更长,因为宏观策略不需要去调研,去出差。行业分析师一个月至少一半的时间在外面调研。很辛苦的。这就跟社会新闻和财经新闻记者一个道理。
我不是不鼓励大家去做社会新闻的记者。能从社会新闻记者里锻造出来,你的基本功一定是过硬的,而且它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你对新闻记者这个工种的所有想象。
但如果从长期角度来说,大家还是要找更垂直的领域去深耕。比如社会新闻,社会本身是一个很泛的概念,你要再具体一些,比如法制、医疗,它们跟社会的相关度非常高,而且也非常具有专业性。你在做的时候,尽量顺着一根线去摸索,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这样不容易有积累。
然后我也想强调一点,就是稳定性。最好不要频繁地更换你的条线,稳定地、持续地在一个领域产出,量变才会引起质变。以我在基金行业的观察,为什么国内最好的基金公司出在广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层人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广州,说实话,机会少,不太容易跳槽,流动性比较差。这样军心就稳定,方向就稳定,就容易出成果。
我现在单位的主编说过一句话,记者的专业主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行业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两手都要抓,你才能从合格到优秀。
所以我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两件事,一是让自己更懂基金,更多行业专业性。二是让自己更会写文章。新闻专业基础在我读书的时候已经打的差不多了,工作之后会更关注传播技巧上的东西。因为财经的东西是有认知门槛,有阅读障碍的。你生产出来有价值的信息后,要怎么才能有效地触达你的读者,并且让他们更好地消化这些东西,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摸索。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记者之间PK的是什么?媒体之间PK什么?这几年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传统编辑部走向群众。有时候我们会说,阅读量不行,是不是风格不对。
但我最近认识到,风格只是一方面因素,但我们不能把风格当做遮羞布。真正PK的还是你的认知能力和输出能力。你对事情是否认知到位,你的输出是不是到位,有没有把事情说明白?是否有效地触达你的读者?
如果这两个都到位了,那么不管你的风格是严肃还是活泼,那么被市场接受是大概率的事情。但如果没有,那么所谓的调整风格,也只是在皮毛上做文章。不是真正的进步。
说到这里也想说,记者要谨慎输出观点。很多自媒体在输出上的能力很强,但是输出能力在很多时候,背后就是你的观点,如果你的输出不匹配认知,这是有风险的。比如地产大V跨界写医药,就比较有风险。不是说你文笔好,会写故事就够了的。你对事物的认知不足,你在盲人摸象,就不能轻易去判断。
前面说了记者工作的好处,难处和挑战,那么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它们呢?我也总结了一下路径。这个路径可能跟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我这么走了一遍过来,我觉得这种方式还不错,比较踏实:
第一个阶段,探索期。新闻系的学生没有别的专业背景,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这时候就要自上而下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找自己喜欢的东西,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记者?你想关注什么领域?找一个行业沉淀下来。
这个探索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好在读书时期完成。因为试错是有成本的,你进入社会后,社会不会给你机会不断试错。媒体都喜欢招熟手,这段时间你重点要做的,是培养你的新闻专业能力,然后确定一个大概的方向。
其实我现在回忆起来,如果我能缩短这一段时间,更早地确定方向,那么我现在应该会做得更好。比如我把金融专业的基础知识在学校里就打好。当时我太随性,看得也比较短期,这里捣鼓一下那里捣鼓一下。我去过10个媒体,有好处也有不好,就是挺分散的。
不过那些也都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它们很鲜活很具象,也丰富了我的人生。财经新闻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不那么“有意思”。如果一开始就让我做财经新闻,每天吭哧吭哧搞数据,可能我就走不到这一步了。我还没体验过非常具象、有趣、鲜活的东西,就直接进入到抽象阶段,也不太适合我。
第二个阶段,在垂直领域深耕。这是一个盲人摸象、自下而上的阶段,如果你能在读书的时候就确定方向,那么你可以早早地准备相关的知识储备。这个阶段从你正式工作起步期开始算,可能要三年、五年,或者更长。从年龄上来说,这也是我们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的黄金期。
当你们快毕业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方向,再去找工作单位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概念,而不是泛泛而谈。最理想的选择当然是在最专业的媒体做最专业的事情,然后还有师傅能带你。这种选择最好,但是机会比较少。
第二层的机会就是,不一定有师傅能带你,但是它给你空间让你学习,它不会束缚你,它会给你一个条线,让你去深挖。这个条线不一定新闻富矿,而且这东西也比较随机,新人一般都是被动接受的。我的经历也跟大家分享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它是不是新闻富矿,而是它有没有长期价值。
根据上面的逻辑,你去应聘工作的时候就会知道,哪个媒体更适合现阶段的你。比如你去一个都市报做财经版,肯定不如去财经媒体做财经。你去一个不细分条线的财经媒体,就不如去一个细分条线的财经媒体。
这些是从我们自身利益的视角出发做出的选择,其实市场也是这样选择的。大家都知道日报招人比较多,门槛相对低一些。杂志或者周刊招人比较少,门槛高一些。为什么?因为杂志人少,作坊式,从时效性上拼不过日更的媒体,它就必须拼深度。那么拼深度必然需要熟手,应届毕业生一毕业就去杂志的比较少,去的话也是分到比较容易入手的领域。
如果有个例的话,一般是在杂志实习了比较长的时间,并且自身很优秀有潜力,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我们不说个例,就说大多数的普通人,我也是普通人。让一个非财经专业的应届生一毕业就来操作财经类的大稿,对应届生来说很难,很容易焦虑。
大稿都是从小稿积累出来的。杂志在时效性上比较弱,如果它没有日更的渠道,不给你小稿的操作空间,你怎么能成长出来,写出大稿呢?另一方面,对杂志来说,培养新人的周期很长的话,也是损耗。因为二者是不匹配的,拔苗助长很难,效率不高。
所以,我觉得毕业生没必要一开始就把工作单位的目标设置得特别高,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毕业生可以去日更类媒体,从小稿写起,慢慢积攒对行业的观察。
什么叫自下而上?就是你要积攒非常底层的认知。比如我做基金,就要对产品很了解,对全市场的基金经理了解。我通过这些个体的认知积累,积攒对对公司的了解,建立对行业的认知,这就是盲人摸象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自下而上,触类旁通。当你自下而上,上升到一定程度,你对行业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你可以开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你要把这个行业相关的上下游都打通。打通后你看到的东西就更多,自信心就会更足,你对整个大领域的架构感,方向感更强。
这时候从外界评价来说,你就算资深记者了。你可能会去做编辑,担起领导年轻记者的责任。或者你想去产业里,去做一个参与者而不是观察者,也有可能。到这时候你的可能性就很多了,看问题的眼光又不一样了。我现在处于第二阶段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入门状态,所以也不能说更多了。
读了这么多年书,身边有很多同学朋友,大家走出了各式各样的人生轨迹。我经常想,为什么大家受的教育是一样的,但是轨迹差别那么大?我总结了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很常见,我越发觉得这是真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轨迹就会是什么样的。
有些东西是改不了的,有些东西是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做得更好的。你不要去硬性逆转自己,背叛自己的性格,这样是做不好的。只有真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绝对不喜欢做什么,然后再去塑造自己。这样才会离心里那个更好的自己更近一点。
二是方向感决定轨迹。我们刚说到绝对不喜欢什么,那你就不去碰它就是了。比如我很不喜欢公务员的生活,而且我尝试过了,我确信我是不喜欢的,我就放下了这条出路的选择。也不会再去羡慕它的稳定。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者说,你追求什么?哪怕你说你追求拥有很多钱也没问题,不需要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总之你一定要有方向感,也就是一个更长期的目标。
诚实地问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你去一步步地走向那个目的地。它可能是模糊的概念,也可能你到了目的地之后会觉得有点失望,也可能到了之后你会有更多新的点子,这些都没关系,但你一定要有。
只有有了方向感,你才有了自我驱动力,才能在日后的琐碎工作中抵御内心的杂念和负能量,包括现实可能给你的打击,还有可能的繁重的工作压力。
千万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学习而学习。有些同学读研究生,就是因为大学毕业没想好干什么,就来读研究生了,我就觉得这个理由很不靠谱,因为没有方向感。工作也一样,如果你没有方向感,那么你的工资哪怕再高,你也只是一个高薪的工具人。
我很喜欢的一个投资人说,做投资一定要路子对,路子对的话,无非是三年成功还是五年成功。但如果路子不对,你永远不行。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指导人生。在我报道的领域,每年都会有公募基金冠军的说法,但也有冠军魔咒的说法。就是说今年业绩好,明年业绩大概率不好。这其实就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就看你如何衡量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了。
其实职场就是名利场,名利确实能带来很多好处。为什么基金经理会有冠军之说?这事儿就跟记者的逻辑一样,很多记者也会因为一篇报道一战成名。我要告诉大家,在一战成名之前,他们一定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说你想搞个大新闻,你想做爆款。这应该是结果,不是动因。你的动因应该是,你的文章要怎么样才有价值?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传递给你的受众,让更多人因为文章的价值而受益?
我之所以跟大家强调价值观的东西,是因为我们的市场里有太多的本末倒置,为了追求爆款而爆款,所以出现了很多没有意义的垃圾文章、口水文章。大家都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我希望大家以后出去了可以自觉这种因果倒置,要有所坚持,不要被这个社会所改变。
有句话说存在即合理。我是这样理解的:合理可以是商业逻辑的合理,符合人性的合理,但是它不一定是有益的,更不一定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将来大家走上社会,还会看到很多奇怪的事情,它们和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不一样。
当你的主张和你面对的东西有冲突的时候,你一方面要自省,是不是自己没有认知到位,另一方面要有所坚持。有些东西是商业规则,也可能是潜规则,没有办法旗帜鲜明地去下判断,但有些东西叫底线。
大家作为准新闻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它们是你心里的长城,日后会在你的工作生涯甚至人生中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
按世俗意义的标准,成功的记者应该是声名远扬,写过全网阅读量超百万的稿子,或者对某个事情的推动产生重大影响,或者别人对你的评价很高。这些都是外在的评价,我们内在如何定义自己是否成功呢?我看过一个答案,觉得很好,也来自一个投资人:
当我们任何时刻都能从事情里抽身出来,告诉自己,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专注了、我学习了、我尽了最大努力,就问心无愧了。至于结果如何,是我们所控制不了的。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成事,有太多的运气成分了。
今天我能跟大家分享这么多,其实都是我的事后总结,出发的时候我还是傻不愣登的,我的出发点就是想做一个好记者,这是初心。
我也希望大家一定要遵从内心,然后再去考虑现实,考虑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开始就被现实牵着走,这样你将来才不会后悔。或者说,综合考虑,一定会比只考虑现实利益这一件事,收益要大得多。现实利益是有窗口期的,还是回到最开始我说的性价比和长期价值的逻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标签:财经杂志在线阅读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财经杂志黄慧玲:那些基金经理教会我的事
2020年11月8日是第21个记者节,在这个与深度营紧密相关的日子前后,我们邀请到了众多业界记者来进行线上讲座分享…
-
财经周刊_财经阅读_网易财经
2005年的一大热点将是个人所得税改革
- 财经杂志
- 对话财经记者|《财经》杂志王静仪:去了现场就一定会有收获
- 《财经》杂志社社长戴小京开幕致辞
- 国内第一套给孩子看的财经杂志教材以外的必读书
- 《财经》杂志:财经观察--盘点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