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混业潮涌
6月27日,一则消息扰动了整个金融圈。根据《财新周刊》报道,中国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金融混业经营再度引发猜想。实际上早在五年前,监管层就研究过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问题。
6月28日晚间,证监会正面做出回应。“目前关注到了媒体报道,但是没有更多信息需要向市场通报,而且关于如何推进发展高质量投行有多种路径选择,目前尚在讨论中,对现有行业格局预计不会出现太大冲击。”证监会表示。
但是这种回应并没有打消外界的疑问。针对证监会的回应,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并没有否认,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方案或正在研究中。
两家试点银行将花落谁家?国泰君安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若以综合经营、利润贡献、子公司实力等维度评判,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可能性较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也预测试点将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他认为,在大行中,工行和建行规模最大、经营最为规范、客户结构更为优质、牌照也较为齐全,在推进综合化经营上,速度会更快一些。
对于上述传闻,《财经》记者向两家银行了解情况,截至发稿前,建设银行暂未公开回应。工商银行则回应称,“目前未了解相关信息。”其实,早在2015年证监会研究银行申请券商牌照时,工行就收到了率先试点的邀请。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获得券商牌照并非不可能。“从严格的分业到混业经营是不可逆的历史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变化一定是渐进式的变化。”东吴证券非银首席研究员胡翔表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若银行获得券商牌照,这将成为跨时代的标志性动作。“这意味着分业监管到此终结,金融的混业经营将重新拉开序幕。”
在混业经营之下,行业的边界越发模糊。群雄逐鹿,究竟鹿死谁手?对于这些金融机构来说,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和壁垒究竟是什么。
证监会在开市前表示,关于如何推进尚在讨论中,不会对现有行业格局形成大的冲击,6月29日,申万非银金融行业领跌,券商股深度调整,中泰证券一度跌停,前期连续上涨的招商证券盘中大涨超过9%,此后逐渐回落。不过随着资金大幅流入,非银板块在年中市场风格切换之际开启了连续上涨,7月3日,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光大证券、国金证券等15家券商涨停。
董希淼认为,银行在客户资源方面占据优势,在做好风险隔离的情况下,银行系券商可以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壁垒,更好地服务客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也表示,一些银行除了券商牌照,已经具备了几乎所有的金融牌照,其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扶持大行整合金融牌照、做大做强“全能型银行”已是大势所趋。那么银行的入局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有人将开放券商牌照重点放在为银行创造利润上,但是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经营数据,133家证券公司2019年度实现净利润1230.95亿元,这个数据仅仅是全部商业银行净利润的6%。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做好资源整合才是银行系券商发展的重点。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也表示,2019年36家上市银行总收入为4.1万亿元,净利润为1.7万亿元,而券商全行业收入和净利润远低于商业银行,获得券商牌照对银行业绩影响微乎其微。
“试点银行未必会获得全部证券牌照。”王一峰表示,“目前证券公司主要有经纪、投顾、自营、资管、投行、财务顾问六大业务牌照,从监管表态来看,经纪业务牌照是否发给银行尚需探讨,对银行最有价值的应为投行及财务顾问牌照,商业银行自身在及债券承销方面的综合优势也能借此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董希淼表示,银行若获得券商牌照,意味着能直接进入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也能满足客户多方位的融资需求。“很多客户既有需求,又有IPO、增资扩股等权益类服务和产品需求,有了券商牌照,银行就能满足上述全部需求了。”
对于整个金融业而言,银行的入局也具有重要意义。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9年年会上发表题为《突破银行资源进入证券业的制度障碍》的演讲。他认为,中国金融业发展明显不平衡,证券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弱势,将银行业的资本资源、客户资源和网络资源等引入证券业,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取得跨越式发展。
不过,由于银行业的特点,银行介入直接融资市场,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董希淼告诉《财经》记者,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性质具有差异性,银行天生是风险厌恶型,券商的逻辑则不一样,银行在做股权融资业务上可能会遇到较大挑战。“银行在权益类业务方面长期缺乏人才储备,存在一定人才短板。”他表示,另外,银行业未来还需要注意风险隔离方面的问题。
一位银行人士指出,银行涉足证券,监管上需要再加大一些力度,因为银行涉足证券与单纯的券商业务还是有所不同,毕竟银行自身就拥有庞大、繁杂的业务。“不过,毫无疑问,这对银行来说肯定是一个多元化业务的机会。”
目前中国的证券行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前有国外金融巨头的涌入,如今又将面临国内巨头银行的闯入,夹击中的证券机构该如何竞争?
“我们只看到供给端的增量,但是却忽略了需求端。我们正处在资本市场需求井喷的大时代,直接融资比例提升,新的业务和金融产品逐步涌现。总体而言,券商需求端的变化远远大于供给端的变化。”胡翔向《财经》记者表示。
王一峰表示,银行虽然有客户、资金、渠道等优势,但与投资银行相比,在企业文化融合、组织架构协调、激励机制安排和产品创新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摩擦成本,而且首批试点银行、获得牌照均有限,头部券商在相应业务板块已经有较强的人才及资源沉淀,预计头部券商经营受影响较小。
“整个资本市场的需求扩张是巨大的,容得下高盛,也容得下任何一家银行。可参考的案例,香港的银行系券商没有颠覆当地同行。”胡翔表示,我们处于资本市场持续扩张和完善的历史时期,不会因为多一个高盛就会对行业竞争格局或供需格局产生颠覆性变化。
申万宏源表示,银行进来是做增量的,是做大直接融资总盘子的,不是来分券商现有存量业务的。银证混业第一阶段,预计会以向试点银行发放以股票承销资质为核心的投行牌照为主。
“通过对各国案例的研究表明,即便在深度混业时代,银行牵头的金控强在大固收业务上、券商牵头的金控强在权益业务上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申万宏源指出,未来大权益资产这片广阔的蓝海,依然在向有能力、有准备、有决心的头部券商敞开怀抱,能否真正打造出中国的高盛,未来五年将是关键。
实际上,目前国内也存在银行系券商。中银国际依托中国银行的股东背景,在资管、经纪业务等方面表现出色,但是并未对行业格局产生冲击。曾刚表示,我国多家商业银行已经间接拥有券商牌照,目前经营很平稳,综合化经营可以说是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
“市场不需要高估未来银行系券商子公司的市场影响,它有优势也有劣势。”曾刚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国内巨头的纷纷涌入形成新的竞争环境,会倒逼券商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华泰证券非银研究员沈娟指出,资本市场变革和市场化要求券商切实提升硬核专业实力,密切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融资需求。同时,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加速,呼唤航母级券商引领高阶竞技。
“混业启动后,预计证券行业围绕头部、做强头部的改革政策将加速推进落地,同时得益于权益市场整体做大,头部券商如果能紧跟政策东风,在权益及其衍生品业务上强化固有优势、打造难以被银行替代的专业能力和先发优势,现在就是券商行业内部分化、头部券商长期重估的起点。”申万宏源表示。
给银行发券商牌照并不是一个新线年,证监会就曾表示,正研究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申请券商牌照的制度和配套安排,但无明确时间表。此后“股灾”来临,监管出手整治资管乱象,混业经营的讨论逐渐降温。
2019年,关于银行通过参股方式获得券商牌照的讨论开始出现。2019年底,监管层表态,要打造航母级券商,在对外开放加速、对内改革深入的环境下,究竟如何实现引发市场猜想,体量巨大的银行获得券商牌照被市场认为是解决方案之一。
证监会也在2019年6月发布了一篇题为《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第一作者为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松。报告提出要建设“投资银行国家队”,同时强调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属分业监管框架,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研究综合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牌照讨论背后,是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模式差别。中信建投非银首席赵然认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模式,并没有绝对的最优选择,本质上是效率和风险如何匹配。选择一定风险下的高效发展还是相对安全的稳健经营,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监管政策的取向以及市场状况条件等多种因素。
“如何培养体量较大的直接融资企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银行拿券商牌照可以说是一种捷径。”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财经》记者表示,“直接融资与信贷相比体量还太小,因此需要做大渠道。”
申万宏源指出,银证混业才是真正混业经营的最核心和临门一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中介机构的真正融合,银保、银信、证保、证信等混业都只是前哨战和外围战,银证混业才是决战。
但是,要实现真正的混业经营仍需较长时间。“制度框架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多头监管框架的协调和统一机制的完善以应对金融混业更加复杂的监管形势。银行业和证券业在治理、激励以及风险文化上的差异需要进一步协调和统一。”胡翔表示。
“从分业到混业,从银行到券商会是一个渐进而非突变的过程。先试点推进、再修改法律,是控制外溢风险的有效策略。”申万宏源指出。
不考虑法律层面的限制,赵然对商业银行获得券商牌照的方式做出了预测,一是由商业银行自主申请券商牌照,依靠自身打造一家全新的券商;二是参股或控股证券公司,实现业务协同。
6月28日晚间,证监会表示,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场通报。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关于如何推进,有多种路径选择,现尚在讨论中。
虽然官方未明确推进时间表及具体方式,但不少机构认可混业经营带来的机遇。山西证券表示,改善目前资本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格局,做大股权市场规模,从而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银行进入证券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有机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做大股权市场规模。
一位券商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国内券商的数量还是太多了,四五十家已经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所以我们会看到券商的收购,主动扩张,什么都不做一定不是个选项。”
邵宇表示,做大直接融资需要有股权投资文化,需要有更多愿意参与的投资者,目前中国老百姓的钱大多还存在银行,并通过房地产加杠杆,需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 标签:《财经》杂志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金融混业潮涌
6月27日,一则消息扰动了整个金融圈
-
更务实的金融|《财经》社评
因为经济繁荣期总是伴随着金融杠杆的推波助澜,而经济下行期总是以金融泡沫破裂为标志,因此当一个经济体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金融…
- 【解局】发挥台网优势打造广电5G新速度!
- 第一财经电视直播
- 《财经国家周刊
- 首发快讯
- 第一财经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