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

《财经》创始人胡舒立入职中大 履任时间未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1-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财经》创始人胡舒立入职中大 履任时间未定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凌慧珊) 有关《财经》主编胡舒立率旧部出走的消息扰攘多时,如今谜底终于揭开。《财经》公关负责人张立晖周一晚间公布,《财经》主编胡舒立已经递交了辞职报告。与此同时,中山大学方面昨晚也向信息时报确认,胡舒立将出任中大传播及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一”前夕,一场巨大的变故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传媒《财经》杂志内部拉开序幕。9月25日,《财经》总经理吴传晖正式辞职,包括副总经理张翔、傅继红以及几乎全部中层管理团队也于9月29日递交辞呈。

  《财经》公关负责人张立晖表示,胡舒立于周一递交了辞职报告。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即“联办”)经过研究,已经同意了胡舒立的请求。

  张立晖还提到,胡舒立辞去《财经》主编之职后,有意接受中山大学的邀请,担任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昨日晚上,这一说法已经得到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方面的确认。

  传播与设计学院另一名不愿具名的教授则表示,“作为国内传媒界的领头人,胡舒立到中山大学任教,对于学院的发展是天大的好事。”在电话中,该名教授的语气甚为愉悦,并表示对胡舒立到中山大学任职甚感骄傲。

  上述教授告诉记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程焕文的另一职务为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2007年兼任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是出于“义工”性质,目的是为帮助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发展。

  “事实上,我们曾与国内传媒界不少知名人士进行接触,但或是因为对方要求的条件所限,一直没有找到理想人选。”不愿具名的教授表示,待胡舒立上任,数名帮助筹建以及发展传播与设计学院的老臣子将会逐渐引退。

  原《财经》经营系统的员工A先生告诉信息时报记者,胡舒立此次上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应该是一个正式的职务,不是名誉院长之类的。据他了解,中山大学于上周正式聘任胡舒立,聘期为四年,而其他跟随胡舒立辞职的采编人员则并未进入中山大学任职。

  前述不愿具名教授也告诉记者,数天前胡舒立曾到广州,并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数名相关负责人相聚,讨论有关该学院未来发展的一些事情。席间言谈甚欢,目前胡舒立应该已经离开广州。

  1982年胡舒立毕业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第一篇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在1985年,关于河北省华北油田的揭露性报道。

  1985年,应美国一家民间机构——世界新闻研究所的邀请,为期 5个月在美国的访问,让胡舒立对自己从业的思考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1987年的 8月胡舒立拒绝了在洛杉矶一家报纸的工作机会,回国后写成《美国报业见闻》一书并在 1991年出版。

  1992年胡舒立从任职 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

  2009年 11月9日,《财经》杂志创立人胡舒立辞职,副总编辑戴小京辞职,同时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艳 实习生 李楠楠) 昨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现任院长程焕文确证胡舒立加盟中大,他表示,胡舒立已签约加盟中大,且是中大以最高规格引进的人才,具体的任职时间将由胡舒立来确定。

  程焕文表示中大与胡舒立的接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好久前就有意向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是中大主动向她伸出橄榄枝的。而且之前双方已多次就此事进行商议。”

  程焕文说,几天前,胡舒立来中大参加活动时再次敲定此事。目前,胡舒立已正式签约中大,三天前又重新飞回北京处理其他事宜,对于胡舒立何时正式履任,程焕文说,“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时间完全由她定,可能要等到那边的事情处理完毕才行吧。但这个时间肯定不会太久。”程焕文说。当记者问到胡签约中大的具体内容时,程焕文表示“不便透露!”

  “中大一直都希望有好的学科带头人,对学科的建设也会有帮助”,程焕文表示,本次引进胡舒立是以中山大学人才引进全球化战略的最高规格引进的,至于薪资则不方便透露。

  记者了解到,中山大学目前引进人才的最高规格为“百人计划”,其中第一类别更是包括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学者。在工资待遇方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享受学校相应职级教师的相应待遇,安家费则根据引进人才的实际情况而定,而科研启动经费文科类最高可获100万元。

  程焕文说,胡到任后,将负责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程焕文还笑称,“她做院长了,我就不做了。”

  胡舒立此番突然加盟中大,会否带着其团队同来?程焕文表示,目前有一点很肯定“她一定会带着项目进来。”而记者问到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会否因其而发生一些改变,程焕文说,“改变肯定是有一些,但该招生该教学的还是正常进行”。

  7月20日出版的《纽约客》上有篇胡舒立专题,作者是驻扎中国的美国记者Evan Osnos。文章详细介绍了胡舒立在新闻领域的成绩,她的新闻之路、《财经》之路,并且在结尾写出胡舒立对《财经》的看法:《财经》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凌慧珊) 胡舒立,54岁。祖籍上虞丰惠。由于胡舒立领导的《财经》多次刊发揭黑报道,被称为是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胡舒立辞职的消息昨日一传出,就有网友如此评论:唉,刚续订了一年《财经》,后悔啊。

  作为《财经》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10多年来,《财经》获得“国内最好的财经杂志”的美誉。业界普遍认为,《财经》的成功带着很深的胡舒立烙印。此次离开杂志界,杀入教育界,胡舒立能为中大传播学院带来什么新风颇令人期待。不过,多名接受记者采访的媒体人士则认为,相对于媒体来说,高校中的条条框框或许更多,个性向往自由不受束缚的胡舒立是否适应高校环境,仍是未知之数。

  此前有消息指,胡舒立及其采编团队从《财经》正式离职之后,将会创办一本新的杂志,可能命名为《财经新闻周刊》。

  知情人士透露,胡舒立一度忙于筹备个注册资本在百万左右的公司。这一公司名字可能为“财新有限公司”,将由《财经》30多位离职人员出资组成,包括《财经》管理层以及编采骨干。

  有消息称,著名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创办人之一的方风雷拟出资协助《财经》创办人兼主编胡舒立另起炉灶,与浙报集团共同创办一家新的财经媒体。而且有媒体言之凿凿地提到,小超人李泽楷也将为胡舒立的新媒体出一部分资金。

  前述原《财经》经营系统A先生说,“舒立是一个有新闻理想的人,她总希望在国内办一本观点独立的杂志,一本纯粹的新闻性的杂志。并且这本杂志能够不受政府和资本的影响。”

  “此前有些媒体曾报道,舒立为了本人的利益而离开《财经》,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根本就是对她的攻击。”A先生如此说道。但A先生提到,作为灵魂人物的胡舒立接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后,“财新有限公司”不一定可以继续筹办下去。

  不过,《财经》一名记者昨日却称,胡舒立在中山大学任职,这将不会影响她对新的出版业务的领导。上述记者还提到,预计编辑团队很大一部分员工将跟随胡舒立一起走,并表示他们很快就会搬到新的办公地点。

  另外,有媒体报道,胡舒立将要新创刊的杂志已经在北京大望路的某写字楼租下办公区,并已有十余位员工入驻开始办公。但该消息目前尚未得到确认。

  对于胡舒立在中山大学任职的同时是否还将筹办其他杂志,中山大学传媒及设计学院有关人士则含糊其辞。

  她多次刊发黑幕报道,被《商业周刊》称为是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比较著名的报道有:“基金黑幕”报道、“银广厦事件”报道等。此前美国的《商务周刊》评50位“亚洲之星”中,中国女性占6人,其中一位就是胡舒立。

  胡舒立,54岁,祖籍上虞丰惠。据百度百科显示,她的大外公是中国新闻出版界的开拓者、原全国会副委员长胡愈之,外公胡仲持也是新闻出版界的老前辈。她的母亲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工人日报》编辑。

  1982年,胡舒立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了一名记者,第一篇文章便是1985年关于河北省华北油田的揭露性报道。

  1987年,胡舒立获得美国事件新闻研究所(WPI)奖学金,赴美国做了历时4个月的采访,她的足迹踏遍了美国25个州,40多个城市。

  1992年,胡舒立离开了任职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她告别了党报,选择了一个能对经济发言的小舞台,成为“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1998年4月,胡舒立创办了《财经》杂志,自己担任了杂志主编。《谁控制了冯明昌?》、《成败陈久霖》、《琼民源》、《君安震荡》等一篇篇报道相继问世。这些文章不但以其调查之缜密、叙述之简洁而为世人刮目相看,更令人叹服的是报道揭露了中国界的黑幕,尖锐地批评了证券市场那些丑恶的现象。

  由于《财经》确立了“独立、独家、独到”的办刊方针,发表的报道又锋芒毕露,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同时《财经》杂志也一夜成名,胡舒立也因此被《商业周刊》冠以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为此,围绕中国的一场大辩论席卷而来。胡舒立又在《财经》推出了《庄家吕梁》等力作,揭露了中国的种种劣迹,这场辩论的结果:促使高层痛下决心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

  除同意胡舒立辞职外,联办同时还接受了副总编辑戴小京的辞职报告,并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此外,执行主编王烁昨晚也透露,已递交辞呈。

  胡舒立的接任人选也是关注焦点所在,不过《财经》杂志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人选,但相信很快会有人进来。”此前有传《投资者报》高层集体进驻的消息,但上述人士予以否认,同时也称《证券市场周刊》主编接任的消息也不确切。

  11月9日面世的2009年第23期《财经》杂志仍有署名为胡舒立的评论文章,这是胡舒立作为《财经》杂志主编的最后一篇社论。在这篇社论中,胡舒立直言创业板“这种越俎代庖的呵护,恰恰扼杀了市场自身的活力,并必然会出现各个层面的逆向选择”。

  《财经》“谁来接管银行”、“开平之劫”、“黑洞”、“接管深发展”、“东亚:银行涅槃”等一系列封面文章引起轰动。

  《财经》凭借SARS系列调查报道,获“2003年度杰出国际调查新闻奖”荣誉提名奖。“周正毅兴衰”、“卢万里案”、“马招德卖官链”等文章,标志着《财经》将触角伸向反腐领域。

  8月,封面文章“上海社保:危险的投资”刊出,在国内媒体中率先全面揭开了上海社保大规模投资背后交织的权力寻租“灰幕”。

  “谁的鲁能”、“内部人关国亮”等封面文章,表达了《财经》对“灰色地带”的关注,并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调查处理。

  11月9日,《财经》杂志创立人胡舒立辞职,副总编辑戴小京辞职,同时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此前,《财经》杂志的采编团队60多人已离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财经杂志创始人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