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
10月20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召开10月份新闻发布会,就媒体关注的三季度经济形势、供暖季天然气保供、促进消费新举措、芯片产业发展、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消费扶贫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总的来看,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延续了稳步恢复的良好态势,呈现出四方面突出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和三大需求四个主要指标“由负转正”。第一是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7%,上半年是下降1.6%,扭转了上半年经济负增长的局面。第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首次由负转正,随着投资补短板效应进一步显现,加上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第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首次由负转正,居民消费持续回暖,汽车等大宗消费势头向好,旅游等接触性服务消费加快恢复,网上零售持续较快增长,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第四是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首次由负转正,按人民币计价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0.7%,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贸易环境受到持续冲击的情况下,取得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二是发展内生动能不断增强。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面对疫情冲击影响,很多企业主动求变,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深入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另一方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3%和8.7%。
三是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从就业看,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接近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从价格看,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逐季回落,社会关注的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都有所回落。从居民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0.6%;同时,社会保障网络得到加强,对困难群众的保障措施得到有力实施。
四是市场预期稳步向好。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市场主体信心稳步恢复,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5%,比8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2%,比8月份上升0.9个百分点。
可以说,第三季度经济运行稳步恢复的态势再次表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但我们也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推动经济可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初各项工作的统筹衔接,做好重要政策跨年度统筹安排,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完成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疫情蔓延导致的需求放缓、油气企业经营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委会同有关方面加强统筹协调,保持国内稳产增产,大力推进管网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和储气设施建设,组织上游供气企业和地方全面签订合同,保障天然气持续安全稳定供应。今年前9个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30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6%。
目前,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就能源保供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总的看,天然气资源供应比较充足,供需平衡情况总体要好于往年。但是,考虑到今年12月份和明年1月份用气高峰期,局部地区、局部时段有可能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此外,受大范围持续极寒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保供工作仍然面临一定压力。对此,我们将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压实各方责任,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一是确保供应稳定。重点是紧盯产供储销各个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在生产方面,组织主要油气企业加大资源筹措力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国内气田稳产增产,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在供气方面,指导国家管网公司做好管网设施运行计划安排,保障重点管网和互联互通工程建设按期投产,保障天然气供应和输送的稳定。在储备方面,目前地下储气库等储气设施已经实现能储尽储,为保供作了充分的资源准备。供暖季期间,将根据供需情况变化,合理安排采气计划,保障调峰需要。在销售方面,重点是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合同保障供气,维护供需双方合法权益。
二是保障重点对象。坚决支持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大对北方清洁取暖7个省市资源供应支持,保障有序的“煤改气”用气需要。加大对北方地区重点区域、重点用户的供应保障力度。督促各地继续将燃气公交车、出租车等纳入民生用气保障范围。
三是加强应急保障。督促各地和相关企业,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形,细化应急保供预案,并加强对供气设施的安全检查。组织地方和企业进一步完善每天3亿立方米的非居民可中断调峰用户清单,必要时有序启动,确保民生等重点用气需求。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文旅等消费表现亮眼。请问对销售呈现的新特点、新亮点作何分析?发改委将如何继续抓好促消费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带来的冲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推出了一系列提振消费的“组合拳”,促进了消费市场加快复苏。特别是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居民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市场人气稳步回暖,进一步巩固了消费回升的好势头。关于当前消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一是必需消费品稳定增长,升级类商品增速较快。一方面,包括日用品在内的部分必需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明显上行,另一方面,通讯器材、化妆品、金银珠宝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长势头强劲,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在10%以上。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浙江、云南重点监测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5%、20.3%和14.1%。
二是线下消费继续回升,线上消费保持快速发展。传统零售业态持续改善,前8个月限额以上超市商品零售额增速比前7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商品零售额降幅持续收窄。网上零售持续快速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稳步提高。
三是复商复市加快推进,服务消费有序恢复。“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9%,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恢复79.0%和69.9%,电影票房在上座率受一定控制的情况下仍达到历年国庆黄金周次高水平,消费回升势头明显,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针对消费提振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问题,不断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联动,加快补齐消费软硬短板,稳定重点领域消费,挖掘消费新增长点,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一是推动新型消费发展。近日,国办印发了《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新零售等在内的新型消费的发展方向和政策举措,为更好地推动政策文件落地落实,我们将加快出台有关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支持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
二是促进大宗商品和服务消费持续增长。推动汽车和家电消费转型升级,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转变,鼓励各地出台促进老旧汽车置换政策,推进主要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路侧停车位设施升级改造等建设,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支持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积极发展住房租赁消费,满足居民住房需求。
三是积极拓展农村消费。针对农村消费的堵点问题,大力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健全县、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产品和服务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产业化改造,引导现代服务向农村延伸拓展,加快补强农村消费薄弱环节,有力提振农村消费。
四是建设多层级消费中心。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消费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费中心,加快形成梯次发展、衔接互动、优势互补并覆盖全国大市场的消费地区格局。
近期,关于芯片项目烂尾的报道引发关注,请问我们如何在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同时,避免一拥而上和虚假项目的出现?
这是大家最近比较关心的问题。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支持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势头向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企业加速成长壮大。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7562亿元,同比增长15.8%,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发展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
但正如记者朋友提到的,我们也注意到,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直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强化顶层设计,狠抓产业规划布局,努力维护产业发展秩序。针对当前行业出现的乱象,下一步将重点做好4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布局。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发展原则,加强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的服务和指导,有序引导和规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秩序,做好规划布局。引导行业加强自律,避免恶性竞争。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快落实国发〔2020〕8号文,也就是关于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抓紧出台配套措施,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防范机制。建立“早梳理、早发现、早反馈、早处置”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风险提示,加强与银行机构、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沟通协调,降低集成电路重大项目投资风险。
四是压实各方责任。坚持企业和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责任,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地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认识,按照“谁支持、谁负责”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予以通报问责。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建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众所周知该段铁路建设难度大,国家发改委在推进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将会为铁路建设提供哪些支持?
日前,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标志着这一重大工程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为稳步推进川藏铁路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统筹协调,落实落细各项工作。
首先,压实项目主体责任。按照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要求,切实落实三方主体责任,即国铁集团负责组织实施,川藏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具体组织工程建设,川藏铁路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管理,这三方要各负其责,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其次,全面落实建设条件。支持有关部门、地方和国铁集团深化地质勘察,强化资金保障,统筹推进配套工程实施,稳步推进征地拆迁各项工作,有序做好施工现场物资、人员调配和保障,积极营造良好建设环境,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定,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具体管理办法,在质量安全、生态环保、资金使用等方面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保障工程建设科学扎实推进。
上个月发改委举办了2020年全国消费扶贫论坛,请问在推动消费扶贫方面将有哪些政策举措和做法?
消费扶贫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动消费、流通、生产各环节精准对接,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同发力,制度设计不断完善,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产销衔接逐步多元,社会氛围日趋浓厚,推动消费扶贫取得明显成效。自消费扶贫实施以来,截至今年9月,各地区、各部门累计直接采购或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超过4600亿元;其中,仅今年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直接采购超过330亿元,帮助销售超过3000亿元。
一是深挖消费扶贫潜力。进一步协调相关地区、部门,不断扩大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规模,继续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是积极推广经验做法。持续梳理总结并推广消费扶贫工作的经验、做法和模式,推介优秀典型案例,进一步营造消费扶贫“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全社会参与格局。
三是开展扶贫成效评估。适时对消费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摸清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进展成效,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四是提升消费扶贫层次。按照中央关于推动全面脱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研究“十四五”时期推动消费扶贫提档升级有关思路举措,重点是要聚焦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强化市场化导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请问,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一步还有那些考虑?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全国范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制定实施了一批针对性、创新性、获得感强的“放管服”改革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挑战,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日,我委发布了《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全面介绍了我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总结提炼了各省区市特别是参评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前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疫情期间,很多地方通过简化手续、优化流程,便利企业办事创业。要将这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固定下来,继续精简行政许可、优化审批流程,推广“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模式。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是进一步推行公正监管。加快完善优化营商环境“1+N”法规政策体系,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发展的监管规则。
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同步提升线上线下办事便利度,更大力度推动政务服务数据整合共享,加快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应享快享,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
四是进一步强化评价引导。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全国统一标准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更好发挥评价引导改革、推动创新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验区建设,及时梳理总结和复制推广各地区、各部门经验做法,带动全国范围对标先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在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逐步回稳,情况好于预期。1—9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以美元计为10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首次实现以美元计利用外资累计正增长。多个重大外资项目有序推进实施。比如,北京奔驰重组及升级改造项目已经实现全面量产;湛江巴斯夫新型一体化石化基地项目首批装置完成桩基施工;上海特斯拉电动汽车项目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产能进一步提升,这些进展充分显示了外资企业对我国发展的强劲信心。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在年底前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加强项目储备,适时启动后续批次的国家层面重大外资项目申报工作;继续抓好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的贯彻落实,为外商在华深耕发展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
关于您关心的海南自贸港外资准入相关政策,为了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激发海南吸引外资潜力,目前我委与海南省一道,研究编制海南自贸港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海南省重点领域放宽外资准入先行先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更高水平开放。该清单将于年底前出台,我们将及时做好发布和解读工作。
《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近日印发实施,请问在推动太行山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如何确保政策落实落细落地?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推动太行山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太行精神”,助推太行山国家生态功能区建设,推动太行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印发了《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主要举措有3个方面:
一是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建成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实现太行山乡村旅游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推动重点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建设试点示范,引领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推动国家文化生态实验区、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引导乡村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和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培育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二是助力巩固脱贫成效。以原国家级贫困县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扶持为重点,围绕核心景区,鼓励周边乡村社区积极开发“食、住、行、游、购、娱”配套产品,大力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健康、养老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旅游、山地避暑、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推动建设一批乡村旅游村落或绿色旅游村镇,实现一个龙头景区带动一片乡村旅游、带富一方百姓。
三是积极助推经济转型。以列入全国资源型地区名录的县(市、区)为重点,加大旅游推动工业遗址改造与更新的力度,鼓励探索工业博物馆、矿山公园、创意产业园、现代艺术区、综合购物场所等模式,发展工业遗产游、地质科普游等特色旅游,推动资源型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绿色转型。
为确保相关举措落实,《规划》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太行山区4省(市)旅游协作机制,落实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支持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加大对太行山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建立太行山国家重点旅游项目储备库,等等。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切实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 标签:最近关于经济的新闻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
10月20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召开10月份新闻发布会,就媒体关注的三季度经济形势、供暖季天…
-
首季经济形势|新设外资企业较快增长、外贸增长动能不断壮大……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
今年一季度我国吸引外资形势如何?对外投资合作情况如何?外贸增长有哪些新动能?在商务部20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
- 外媒热议中国最新经济数据:提振全球经济的最大希望来自中国
- 2022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总(11月26日)
- 中国经济有信心有能力行稳致远
- 一季度经济三部门用同一个字形容! 20230420《新闻联播》解读
- 承德最新新闻__承德新闻网_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