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IMF年内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预期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IMF年内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预期

  自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当地时间本周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发表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再度下调了全球经济预期,预计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至3.2%,低于4月预测的3.6%和1月预测的4.4%。此外,报告称,各国央行为遏制通胀而推出的一系列加息举措料在2023年对经济构成冲击,届时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9%。IMF表示,尽管当前预测全球经济仍将实现正增长,但随着通胀加速侵蚀人们的收入、储蓄和企业盈利,这些预测无法平息市场对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彻底衰退的担忧。

  高通胀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首要风险,尤其是在欧美国家。自去年10月以来,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已连续9个月高于6%。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CPI同比增长9.1%,创下1981年11月以来最大值。欧元区也面临相似的问题。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欧元区6月调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HICP)同比增长8.6%,超越前值增长8.1%,续创历史新高。从分项看,能源和食品价格仍是拉高欧美地区CPI的主要因素,而与疫情、俄乌冲突有关的供应短缺并非短期内可消除,原油、天然气、粮食价格等仍面临上行压力,意味着支撑通胀走势的因素仍在。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过度紧张也将支撑通胀进一步走高,尤其是在美国。从当前数据来看,5月份美国的失业率维持在3.6%,处在历史低值,这已经是连续第4个月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依然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同时,美国劳动力短缺问题仍较为严峻。职位空缺数与美国登记失业人数差值仍高于530万人。由于职位空缺数(1125.4万)远远多于失业人数(595万),这意味着在5月份,每一个职位空缺对应着接近0.53个失业工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尚未平衡。失业率维持低位,劳动力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供给短缺的局面,职位空缺率和工资涨幅均处于高位。这意味着,“工资—通胀”螺旋的隐患正在加剧。上月,美联储已显著上调了通胀预期,将2022年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中值升至5.2%,3月预测为4.3%。

  IMF在报告中警告称,若劳动力市场的过度紧张状况持续下去,那么通胀可能会长时间居高不下,或者降低通胀的难度可能超出预期。该组织目前已上调全球通胀预测值,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将达到6.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将达到9.5%,分别被上调了0.9个和0.8个百分点,且预计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位。IMF表示,许多经济体通胀在扩大,这反映了供应链扰动和劳动力市场紧张(达到历史较高水平)带来的成本压力的影响。

  当前水平的通胀明显对现在和未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构成了风险,降通胀成为不少经济体央行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150个基点,欧洲央行也在本月完成了疫情后的首次加息,其他跟随加息的央行不胜枚举。当前,多国货币政策正经历历史罕见的同步收紧,而IMF预计这将带来负面影响。收紧货币政策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本,该组织预计在此影响下明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降。发达经济体方面,IMF将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下调至2.3%和1%;将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下调至2.6%和1.2%。

  新兴经济体方面,IMF表示,需要警惕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全球融资环境收紧,可能增加新兴市场债务脆弱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赵雪情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个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将加剧新兴市场债务风险。政策利率是基准利率、基础性利率。随着全球多个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甚至加速收紧,政策利率及其预期水平抬升,将带动各期限利率水平提高,致使金融条件收紧、融资环境恶化。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外部货币政策叠加转向下,其债务压力进一步上升,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新兴市场非主要货币发行国,不得不高度依赖美元融资,未来5年约有12295亿美元计价和15712亿美元计价债券到期。尽管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汲取2013年的教训,采取提前加息等应对措施,但仍不可避免地遭受资本流出、融资困难、外债压力加剧的“缩减恐慌”局面。与此同时,IMF在报告中指出,很多国家在面临上述挑战时已经缺乏财政空间,与10年前相比,目前处于或很可能陷入债务困境的低收入国家比例已从20%左右上升至60%。借款成本上升、信贷流动减少、美元升值以及增长乏力将使更多国家陷入债务困境。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警告称,在全球通胀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发展中国家可能重蹈斯里兰卡的覆辙。IMF早前估计,目前有38个发展中国家面临债务威胁。

  在此背景下,IMF呼吁各国妥善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来维护金融稳定,并进一步建议,如果弹性汇率不足以吸收外部冲击,各国政策制定者应做好准备,在面临危机时实施外汇干预或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此外,IMF认为,多边合作仍将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巨大的挑战和冲突面前,加强合作仍然是改善经济前景和减少地缘经济风险的最佳途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