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广播的专业化之路
2002年11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的又一成果——第二套节目经济之声闪亮登场,很快得到听众的普遍欢迎和业内的广泛好评,频率品牌得到了有效塑造。2003年12月1日,经济之声再次改版,其节目内容、节目形式锁定专业财经领域,成为我国第一个覆盖全国的专业财经广播频率。经济之声两年来的两次大改革是中央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从起步走向深入的一个缩影。
中央电台第二套节目是中央电台覆盖全国的3套节目之一,近几年来,在广电总局和全台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503工程”的大力推动下,第二套节目已实现了在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的覆盖,社会影响力日渐提升。
长期以来,中央电台第二套节目一直以重播第一套节目为主。1994年,中央电台节目改革,第二套节目不再大量重播第一套节目,全天播出19个小时,由经科信节目中心为主经办10个半小时的经济、科技信息和生活服务类节目,其余是其他节目中心、部门的重播节目时间,频率特色突出服务功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众市场的不断细分和媒体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第二套节目管理层次多、缺乏统一指挥、市场定位不够明晰、节目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频率的整体效应。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2000年,中央台对第二套节目再次改革,主要目标是整合资源,强化节目的服务指向性,将第二套节目定位于以经济、科技信息和生活服务为主的综合性节目,由经科信中心独立经办。2001年1月1日,整合一新的第二套节目,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问世,为随后而至的“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2001年12月1日,中央电台2002年工作务虚会在北京通州召开,台领导班子和各中心负责同志一起为2002年中央台的改革勾画蓝图。这次会议提出了中央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总体改革思路。根据“整体谋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狠抓落实”的改革原则,台分党组决定按照由易而难的顺序对全台原有8套节目进行全面改革,推出面向受众、适应市场的专业化频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而强调服务性的第二套节目由于专业化诉求较高,与第三、七套节目一起,被确定为最先启动频率专业化改革的频率之一。
12月17日,杨波台长在中央电台处级以上干部会上传达了总局领导对中央电台改革的有关精神,认为中央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总体思路符合当今广播发展及中央电台自身的实际,希望中央电台稳步实施、扎实推进。会后,台分党组成员分别到分管部门作了动员。
12月18日,经科信中心召开改革动员大会。会上传达了总局领导对中央电台节目改革的要求及台分党组对第二套节目“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的初步意见。“一个名字”、“两个表”,即是此次改革台领导下达给第二套节目的具体任务。“一个名字”,指的是频率定位,以及在准确定位基础上确定第二套频率呼号;“两个表”指的是节目布局和机构布局——节目和机构两个运行表。
面对全台大改、快改、全面改的大好形势,大家深切认识到,频率专业化改革将是第二套节目自1994年成立以来最全面、最具实质性的一次改革,其任务,就是要逐步完成由传统广播向现代广播的转型、转制,从广播理念、节目形态和运行机制上,都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第二套节目为资讯类节目,无论是听众的需求还是海内外资讯类节目的成功经验都表明,资讯类广播要突出特色、赢得市场,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服务功能,始终以凸显服务特色为宗旨。作为覆盖全国的资讯类节目,第二套节目的市场定位也应与区域媒体有所不同,应以内容的权威性和覆盖的广域性体现出国家电台的独家优势。理顺运行机制,将是发挥节目优势的重要基础。这次会议大家统一了思想,达成了以下共识:
——第二套节目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此次改革重在找准市场定位,确立专业频率,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改革。
——专业化改革后的第二套节目应坚持听众目标化、服务对象化,以服务立台,力求做到节目内容、节目形式、节目覆盖服务全面到位。
——通过统一资源调配,大胆调整节目、内容、人员等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实现“两个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改革时不我待,必须迈开大步,跨越式前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台领导要求第二套节目拿出来的,不只是一个调整节目的方案,而是一套以节目改革为龙头,包括体制、机制改革在内的全新的频率运行方案,频率专业化改革必须抓紧落实。
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那是一个令人冲动的时刻,试想,当春天把彩笔交到你的手上,当改革把白纸铺展到你的面前,你“创作”的冲动又怎能抑制得住呢?于是,大家思想的闸门再一次被打开,而这一次的爆发,“路径”却是惊人的一致——寻找机制上的突破!
2002年5月14~15日,根据中央电台分党组的意见,经科信中心监制以上20多名干部聚集顺义,召开改革研讨会。大家纷纷就减少节目管理层次、围绕频率定位重新整合节目资源、按照听众的需求与收听习惯调整节目设置、以“两个效益”为标准评估节目去留等陈述观点,并最终达成共识。
大家认为,第二套节目实行频率化管理,节目设置应该明显有别于中央电台现有其他频率,要更加突出自己的服务特色。大家越讨论认识越科学,越讨论观念越现代,越讨论措施越实际,越讨论越符合改革的要求,这正是台分党组对第二套节目改革的殷切希望。在杨波同志的亲自指导下,第二套节目实行频率化管理的机构设置、节目运行、品牌塑造、队伍建设的方案逐渐浮出水面。俗话说,“创新”容易“破旧”难,凡是创新的工作,台领导都给予第二套节目以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凡是破旧的重任务,台领导都亲自出面疏导,为第二套节目推进频率专业化改革打通快车道。
5月21日,第二套节目改革方案上报台分党组。5月27日,台分党组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确定第二套节目“经济·生活·服务”的定位,第二套节目按照频率化管理的原则,实行总监负责制,赋予节目总监自主决定内设机构和干部人选等权力。
严格地讲,仅就节目改革而言,新方案的改革力度并不很大,除了在白天的每个整点加播5分钟《生活快报》、对具有接近性的节目归类合并以外,并未对已有节目结构做出过多的改动。但是,这次改革中的重大变化,是按照“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改革思路,在机构、人事以及分配等重要领域进行大胆的探索性尝试。
6月19日,经科信中心召开工作例会,新任分管副台长赵忠颖参加了会议并作改革动员。她说,第二套节目的改革已经进入更具实质内容的攻坚阶段,台里对第二套节目的改革充满了信心,改革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机会和舞台,希望大家以主人翁的热情投身其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各项实施方案基本就绪。7月23日,第二套节目核心领导班子配备到位。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动员以后,8月13日,中央电台召开第二套节目全体员工会议,正式宣布实施改革。会议宣布,中央台第二套节目在原有人员编制不出现大幅度调整的前提下,撤销按照行业对口的原有节目部门,根据节目形态及目标受众的不同,以节目制作室取而代之,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机构变金字塔型为扁平化,总监直接管节目,不设中间层。
这一改革的理由是:原有的部门设置,管理层次多,部门分割,导致本位意识、机关意识存在,各自为战,节目播出时段犹如一块被分割的土地,难以形成特色和整体效应。
而设置节目制作室的优势在于:层次减少,保证上级政令和宣传思想的畅通,制作室首先是一个节目制作机构而非行政管理的概念;制作室因节目而设,可以随着节目的调整而随时去留;节目的制作和经营彻底分开,制作室只对节目的内容和安全播出负责。
——日常的节目运行由节目总监直接管理。新设置的第一至第六节目制作室直接对节目总监负责,承担日常节目的制播任务;
——实行全员聘用管理。从节目监制到编辑记者,一律通过公开招聘,自愿报名,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按照流程确定岗位,使每个人都有平等施展才华的机会;
——尝试建立一套常态的节目评估制度。通过对各制作室制播节目的质与量、受众定位及市场卖点的逐一评估,实现对制作室监制及其日常播出节目的考核;
改革要动真格的。在涉及利益调整的重要时刻,台领导鼓励大家积极投身改革,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希望大家以满腔的热情参与岗位竞聘,以好听、有特色、服务性强、可操作为标准,拿出有新意的节目方案来。二是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尽快进入状态,尽快参与到新版节目的制作中,确保新版节目按时出台。三是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正确面对节目和岗位的变化,从全台的大局利益出发,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
这次会议一结束,第二套节目面向全台张榜聘贤。6个节目制作室监制岗位虚位以待。在此后的日子里,全台共有16位同志报名竞聘6个监制岗位。他们通过竞聘演讲等形式,经群众的投票和领导集体研究,实现了新节目岗位的新配备。8月29日,第二套节目新班子成员召开首次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新版时间表。随后,又经过人员和岗位的双向选择,第二套节目新的人员各就各位,新版节目筹备就绪。
8月21日,杨波台长分别与第二、三、七套节目总监签订聘任协议。从10月1日起,频率单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协议对节目宣传、安全播音、广告创收、业务建设等都制定了量化标准,财务管理权和收入分配权部分下放给总监。总监实行年薪制,预交风险抵押金,一旦没有按协议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将按条款给予处罚,直至扣除全年效益工资。
9月11日,台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在密云召开,专题研究、确定第二、三、七套节目的频率化改革工作。会议确定第二套节目的呼号为“经济之声”,节目方针为“经济·生活·服务”,11月18日正式开播。杨波同志肯定第二套节目的改革抓得很紧,定位准确,节目亮点多,设计的《生活快报》、《天下事》、《英语之夜》富有特色,希望迅速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两个效益”。
9月26日,台编委会审定通过经济之声节目时间表。杨波同志向新节目提出“关键词”:导向、服务、特色。
10月17日,中央电台向总局党组全体成员汇报第二、三、七套节目改革工作。“三声同唱改革曲,广播腾飞更有期”,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用诗的语言肯定了中央电台的改革。
2002年11月18日,经济之声如期面世。统一的呼号,统一的包装,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运营,面貌焕然一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辛勤汗水终于换来了可喜成果。新创节目《天下事》、《英语之夜》当年就获得了中央电台优秀节目最高奖——创新奖。30多篇稿件获政府奖及中央电台优秀节目奖。而在2003年央视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所做的广播收听调查中,多种良好数据的反馈,足以彰显出经济之声的改革效果:
——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目标听众占32%以上;听众家庭月收入平均为2469元;听众职业构成以生产制造业、社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白领”为多,达30.4%;
由于实行了新的分配制度,经济之声初步摆脱了“大锅饭”,职工收入拉开了距离,效益工资部分,高低相差达5倍之多,达到了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目的,大大地激励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经济之声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加强。
2003年9月30日,经济之声在由中央电台人事、宣传、技术、财务、纪检等部门联合进行的考核中,各项工作指标全部合格。最令人可喜的是,由于规范了制度,强化了管理,严格执行了节目与经营的“两分开”,经济之声的经营创收从2001年的1280万元,一跃上升到1800多万元,增幅达到43%。第二套节目频率专业化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经济之声第一轮频率专业化改革重在机制上的突破,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这次改革留下了不少遗憾,有待深化改革解决。如,频率的特色与目标市场的需求有差距;除少数新生力量报名参加新版经济之声节目制作室监制的公开竞聘外,绝大多数人在重新选择岗位和方向时,对熟悉的领域或环境突破不够;由于不同部门或频率间的同志相互了解不够,跨频率或跨中心的干部及人员流动仍幅度较小,使得在进行节目改革或调整时,相关节目的人员结构及知识结构并未出现太大的变化,等等。
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发展的信心与日俱增,改革的力量,不仅在于即时取得了怎样的结果,而在于它真正形成了一种机制,不断推动人们向前寻求更大的、更合理的发展途径。改革已经在每个人的心头形成了压力,使大家必须去认真地面对改革的现实,必须去认真地思考广播的市场与发展,必须认真地评估自己在广播的发展与变革中所处的位置。经济之声正在蓄积新的力量,努力将更加先进的理念运用于广播的实践,将更加科学的模式应用于内容的传播,将更加纯粹的业态呈现给广播的受众,以更加到位的服务凸显出频率的特色。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而这,也正是中央电台领导对于经济之声提出的更高要求。早在经济之声刚刚开播一个月的时候,杨波同志就在有关报告上批示,认为第二套节目改革后,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听众的广泛好评,这是经济之声坚持改革、坚持创新的结果。要发展,就必须继续努力,改革无止境,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经济之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全台的改革和发展做贡献。
2003年上半年,即便是 “非典”疫情大肆其虐的时候,台分党组也没有松懈全台的改革工作,对经济之声的发展始终关注、支持,要求经济之声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之上,乘势再上,在2003年下半年进行第二轮改革,打造国家级专业财经频率。
按照台分党组的要求,经济之声再次改版被提上日程,新的节目方案又在紧锣密鼓的策划当中。这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加入了进来,7月17日,中央电台与北京文慧嘉华广告公司签署了经济之声广告代理合同。制作与经营分开,经济之声得以更加放开手脚、打开思路。
2003年8月12、14、19日,经济之声分别3次召开了台内外专家学者座谈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电视台、中信证券、中国证券报等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就经济之声深化“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再做改版广泛听取了意见。
在3次座谈会上,专家分别就经济之声的频率定位、运营模式、节目设置、市场对接等相关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对经济之声的再次改版寄予了期待。
在听取台内外专家意见的同时,8月15日上午,经济之声召开深化改革动员大会,台领导参加会议,为全体与会者做动员,指出,作为国家电台,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应该成为全国经济类广播节目的龙头,应该为全国经济类广播的改革提供经验,做出示范;经济之声深化改革也是中央电台自身改革的需要。中央电台音乐之声、华夏之声、都市之声以及第一套节目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运行之中。形势喜人,形势逼人,任务催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经济之声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频率专业化进程,努力争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随后,全国几十家电台的节目时间表以及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财经广播资料堆满了经济之声办公室的案头。新版节目初稿和机构设置方案正在加紧设计中。
9月8日,经济之声改革调研组赴上海、杭州考察。随后,组织全体编辑、记者收听、研讨了美国布隆伯格等国外财经电台的样板节目录音;听取海内外财经广播节目的经验介绍。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为大家带来了新鲜空气。频率一体化、信息滚动等现代广播理念开始融入大家的思考,同志们的认识逐渐统一:
——改革后的经济之声要在组织形态与操作模式上进一步体现现代广播特征。要将节目经营转入频率经营,频率大于栏目,流程重于节目;要按照节目流程定编设岗,要树立频率的整体意识,建立信息共享模式、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在改革中不出现思想波动,保持队伍的稳定,台领导经常深入经济之声,鼓励大家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并积极投身到改革中来,作为专业频率的工作人员应尽快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学习,提高从业素质,以适应改革,适应广播的发展,适应将来所面对的工作。
经过精心准备,几经修改的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全新改版方案得到了台领导的充分肯定。10月10日,总监向全体员工公布新机构设置;10月28日,13位同志在全体大会上发表竞聘演说,竞争7个监制岗位。
11月4日上午,经济之声再次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布第二套新版节目监制名单。同日下午,中央电台编委会通过了经济之声改版方案。新版经济之声此时已箭在弦上,引弓待发。
半个月后的11月18日,恰好是经济之声开播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一个简短、朴实却又内涵丰富的发布会传出了一条引起国内媒体广泛关注的信息:广播发展年,中央电台改革再出重拳——新版经济之声以全新的内容设置,全新的节目形态,全新的运行方式“三大亮点”演绎广播发展新模式。新版节目按照频率专业化、听众目标化标准,撤消了与经济、财经无关的栏目或专栏,立足经济,关注民生。
杨波同志在新闻发布会的致辞中讲到,2003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广播发展年”,在“广播发展年”里,国家一方面加大了对广播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对广播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电台是国家电台,是一个大台、老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电台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改革。中央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是在兼顾了市场大环境、政策大环境、改革大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基于中央电台现有节目资源做出的战略性调整,是中央电台担负的各项性、政策性、服务性、娱乐性、市场性功能的集中体现。
在向与会的媒体记者扼要介绍了经济之声此次改版的主要变化之后,杨波同志说:“中央电台的改革不会止步,也不能止步,因为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使命,了解听众的愿望和需求。我们愿意和我们的听众以及各位朋友一起,为繁荣中国的文化市场,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推动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广播节目中实现了节目主时区信息的密集滚动播报。改版后,每天滚动播出40次的《财经快报》,成为新版经济之声的主干内容;
——实现了全新的频率一体的流程化管理;以频率标志乐取代节目开始曲,强调频率风格的统一;取消了占地割据的部门设置和区块对位设项的节目格局;
——在市场交易期间,尝试在节目滚动播出的财经信息中,实行插播、汇市等动态的市场信息指数,以求用最快的速度,为听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
2003年12月1日,经过再次改版的经济之声以全新面容呈现在听众面前。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新版节目“20分钟听世界”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听众所认可;“听有品质的广播,过有质量的生活”这句体现了经济之声市场定位的品牌宣传语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立足经济,关注民生”,经济之声正在沿着既定的节目方针,一步步坚定地走向成长,走向成熟。
岁末年初,经济之声解读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先声夺人。《天下财经》、《财经名人堂》等栏目很快受到好评。
2004年元旦,经济之声动用了全频率的14位优秀节目主持人,从早上7点半至晚间21点,全天13.5小时播出了元旦特别直播节目《财富快车——快乐出发》,听众踊跃的短信参与使这个节目成为经济之声新年节目的新亮点。
春节、春运、“”,接踵而来的宣传战役考验了新版经济之声,信息滚动、现场直播、多台联播、专家评述、人物访谈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全新登场的经济之声,无论常态节目还是假日版节目,都紧扣经济主题,力求新颖独到,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据节目改版后前两个月的不完全统计,目标听众来信达到2000多封(节目定位的目标人群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少写信的社会中高层人群),电子信件1.2万多条,以及数万条手机短信。
来自光大银行的张伟听众反馈说,中央电台推出以经济节目为主的专业频率,是一种突破性的改革。其借助滚动、密集的新闻播报方式,保持公正客观的报道立场,对于像我这样不是长时间收听广播的人来说十分适合。我觉得北京太缺乏这种“经济的声音”了。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顾问贺亚辉先生反馈说,经济之声改版以后,我就固定在这里了,我觉得它填补了我一个空白。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没有时间坐在办公室,如果想获取经济信息,就打开经济之声。
内蒙古听众冀宝新来信说,第一感觉是节目全新,有一种新电台出现在听众面前之感。听改版后的节目,感觉很轻松,听着不疲劳乏味。
一些听众在对经济之声给予肯定之后,也对进一步办好经济之声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如大恒科技公司的严先生建议,经济之声要在内容的精选上多下功夫,加强深度报道。
2004年2月24日,中宣部新闻局第103期《新闻阅评》刊登题为《中央电台经济之声获良好效果》的文章。文章说,中央电台新改版的经济之声节目,适应群众的需求,遵循“立足经济、关注民生”的宗旨,以全新的内容设置、节目形态和运行方式来报道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我国的经济政策;同时,其密集的经济快报、丰富的动态信息、深刻的专题解读,向民众提供了最新最实用的服务。这些做法合民心,理所当然地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
经过两次专业化改革,经济之声开创了中央电台经济信息服务的全新模式,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能否进一步提高“两个效益”,保持住全国经济广播的龙头位置;能否把专业化频率做得更加到位,以适应受众不断变化的新需求;社会各界及广大听众,都在拭目以待。
创新永无止境,我们有理由相信,有那么多领导的关心,有那么多听众的支持,经济之声不会停步,必将在不断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开拓经济广播新的里程!
- 标签:财经播报简短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财经广播的专业化之路
2002年11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的又一成果——第二套节目经济之声闪亮登场,很快得到听众的普…
-
财经郎眼(财经郎眼最新一期视频2022)
↓↓↓ 最低价格,学习最优质课程!感谢你的关注全网最优质的课程资源,这里都有!今日【优质课程推荐】:财经郎眼-一切经济看广东;低价获…
- 财经资讯(24小时财经资讯)
- 财经头条(峰哥财经头条)
- 财经是学什么的(财商专业主要学什么)
- 财经是学什么的(财商专业主要学什么)
- 财经网(财经网站哪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