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融媒体时代下财经新闻如何更好地实现大众化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飞速提高,财经新闻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下,世界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大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理财意识逐步提高,大众对财经信息的敏感度更高了。在日常阅读中,他们倾向于接受金融、货币、、期贷、风险评估以及专业性的预测等新闻内容,这也使得财经类信息亦呈现泛化趋势。
但目前中国财经新闻报道存在一定的不足,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受到传统新闻的影响,很多财经新闻编辑会将新闻内容写得如同学术论文一般,读起来枯燥、乏味,即使是一些简单的财经现象,他们也喜欢浅进深出,把内容做得“制度化”、“全球化”,也由此常常留给读者“专业、呆板、数字、乏味”的印象,导致受众无法理解新闻内容,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
要想转变这一状况,融媒体大环境就是很好的契机,因为其为财经新闻的发展提供了传播信息更快速、内容撰写更充盈、受众群体基数大等传播优势。因此,经济新闻报道需要符合时代需求的理念,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财经新闻编辑应深入受众生活,转变报道形式,注重财经报道的时效性和报道视角的多元化,增强财经报道的服务性,通过热点话题反映民生、贴近民生。
想要赢得受众市场、扩大传播影响力,就必须充分借助融媒体技术的支持,进行改革创新,建构“身份互塑”的对外传播观,实现“以财经视角报道新闻”向“用新闻视角关注财经”的转变,从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析其大众化路径,变信息传递为信息服务,变精英话语为平民话语。
研究的理论意义:充分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筛选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财经媒体转型的典型例子,较为全面的分析财经新闻在融媒体时代下的大众化转变过程与内容,提出基于融媒体时代下财经新闻实现大众化传播的有效对策,使财经新闻媒体能够更好适应融媒体发展趋势,提高用户粘性。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分析在融媒体时代下,财经新闻如何更好地实现大众化传播,以此提升受众的交互性与参与度,使财经新闻真正实现大众化,变得“接地气”。
国内关于融媒体时代财经新闻大众化的研究有很多,主要集中于融媒体时代下财经新闻如何创新发展、财经新闻如何贴近民生实现大众化等方面。学者虞伟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发挥图片和视频作用》中指出:“新媒体领跑融媒体领域,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觑,而在全民使用互联网下,新闻媒体的作用不言而喻”。学者李昊昱在《浅析财经新闻节目的大众化视角——以江苏有线第一导视钱先森到我家为例》中指出:“新媒体的到来对传统纸媒的打击是有目共睹的,如今,传统纸媒的销售量、广告盈利成本等都在不断降低,传统纸媒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
学者杨东伶、张静则指出:“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是拥抱互联网信息技术,需要与新媒体借力互动,以此实现资源整合,通过双向赋能,让传统媒体迸发新的活力,让新媒体更具可靠性”。学者王润泽通过整理新闻发展史,梳理了新闻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并指出:“在融媒体新闻媒体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得益于融媒体时代下大众更具话语权,因此新闻媒体引导、取得话语权尤其重要,这是贯彻新闻传播要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原则”。
在研究财经新闻如何贴近民生实现大众化方面,专家学者重点分析了当下财经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缺点,分析了财经新闻必须深入受众的生产生活,改变其报道方式,才能更好反映、贴近民生,让财经新闻更接地气、更具活力。太原晚报的贾尚志在《浅论财经报道的民生情怀》中指出:“财经与民生密切相关,基于此,媒体人应转变财经报道思路,从民生角度出发,着眼民生,立足民生,渗透民生情怀,以提高财经报道的传播影响”。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何红梅在《论财经报道如何贴近民生》中指出:“财经报道的专业度较强,可能导致受众无法理解新闻内容,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因此,必须重视财经报道的贴近性,提升财经报道的传播效果。新闻编辑应深入受众生活,转变报道形式,注重财经报道的时效性和报道视角的多元化,增强财经报道的服务性,通过热点话题反映民生、贴近民生”。学者宋洁通过研究经济新闻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内容,发现贴近大众生活的写作素材,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能与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财经新闻中的文字,才变得“活蹦乱跳”起来。
人民日报社的李丽辉在《麻辣财经,让财经报道“有滋有味”》中指出:“不是‘按口’写报道;题材忠诚,经济题材坦诚,群众题材热诚”。从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领域来看,财经新闻的传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具有一定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对读者的身心、行为或是态度产生变化;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展开的传播活动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但随着主流媒体、短视频APP、视频平台等的增多,大众了解信息的渠道愈发多样化,财经新闻的传播途径增多,我们会发现,如今,财经新闻不仅是内容在发生变化,传播途径也变得更加多样,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开始以短视频的形式表达财经新闻、故事。
随着全民经济收入水平提升,关注财经新闻的群体不再只是精英人士或是从业人员,也不再只是高知识分子以及财经爱好者。当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朝气蓬勃的00后,从独立办公室的高层管理者到格子间的普通员工,可能都是财经新闻的受众群体。如今,随着消费主力军逐渐趋向于年轻化,基金投资、理财等成为年轻一代的社交话题,财经新闻在内容上也纷纷改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证券、、银行、理财、黄金、基金等外,同时还涉及到了保险、地方经济、民生、普惠金融等。
另一方面,在融媒体时代下,财经新闻突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有了更多元和新颖的表达形式,众多的财经新闻报在保持纸质内容输出和电视台栏目内容输出的同时,也在着力打造官方微博与公众号,同时还通过抖音、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平台输出内容,力求做到用户的大范围覆盖。通过浏览艾美网的众多行业报告文章可以发现,大众的触媒习惯早已由早期的传统纸媒阅读转换为新媒体阅读,公众号、微信、微博以及短视频平台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有趣的是,即使是年过半百的父母一辈,也已经习惯通过手机接收时事新闻,大部分的手机用户,都在移动端安装了新闻客户端。正是由于融媒体的不断发展拓宽了财经新闻的传播渠道,使财经新闻实现了更大的曝光度,再加之各个年龄群体理财意识不断加强,提高了对财经新闻的关注度,才共同促进了财经新闻的受众群体逐渐扩大。由此可见,在融媒体时代下,财经新闻的传播渠道在不断的增多,基于此,有更多的受众可能会在海量的信息中瞥见财经新闻,而通过转发又能实现裂变,最终达到受众群体扩大的效果。
在所有的新闻类型中,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是大众更愿意去接触和了解的。基于此,财经新闻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新闻的主题策划也开始以充满生活气息的房地产、保险、上税等为主,这些新闻的内容,无不与大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为例,在2008年5月改版后,《每日经济新闻》就一直在积极探索融媒体发展模式,其通过学习民生新闻内容特色与传播特点,改版新闻内容,实现了观众人数的扩张。
通过浏览官方新闻可知,2018年,《每日经济新闻》一共推送了4274篇文章,而在这4274篇文章中,与财经直接相关的文章只有1321篇,相当于不到1/3,相反,泛领域题材如数码科技、房产家居、影音娱乐等的文章数量却在稳步提升,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另外,网络上引发讨论热潮的热点话题通常与财经无关,但众多的财经媒体同样喜欢“蹭热点”,利用热点打造爆款吸睛的财经新闻,成为时下财经媒体人的KPI。财经新闻的泛化趋势,充分展现了融媒体信息传播渠道广泛、快速的特点,而融媒体的此种特点,也在推动财经新闻在不断的变革。
再以国内标杆性杂志《第一财经周刊》为例,作为一家每周出版的商业新闻杂志,其产出的内容却不全与商业有关,而是在广义的财经新闻领域广泛涉猎。从栏目设置内容可以看到,《第一财经周刊》的主要内容并不都是围绕商业财经所展开的,有些甚至是大众话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财经新闻从微观视角展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的粘性,同时也能让读者在细分化的内容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思考自身的行为和处理办法。
诸如办公室、职场、健身这类的话题,它既没有脱离财经新闻的本质,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民生、民情,是真正面向大众的新闻议题。因而总体来看,目前大部分的财经新闻选题,在尊重内容不偏离“财经”本质外,更注重与当下的社会热点相结合,体现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又不忘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内容涵盖进去,做到更多用户的覆盖,提升了财经新闻的广度。
- 标签:效果好的财经新闻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分析在融媒体时代下财经新闻如何更好地实现大众化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飞速提高,财经新闻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
北京将推行社区警务室7×24小时值守
昨日上午9点,南锣鼓巷社区警务室“24小时为您服务”的灯箱正式开启,这意味着本市公安机关推出社区警务室7×24小时值班制度,即悬…
- 新华财经早报:7月17日
- 每日经济新闻——财经智媒领跑者
- 长城宏观福建经济分析报告
- 财经人物(财经人物访谈)
- 山东财经大学贴吧(山东财经大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