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东北财大迎70年校庆 多位高校校长热议如何培养新时代财经人才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东北财大迎70年校庆 多位高校校长热议如何培养新时代财经人才

  “让教育自身发展小逻辑主动服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进一步调整学科布局推动构建更加优化的学科生态”“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打造经世济民的柔性培养体系”“重塑财经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近日,在东北财经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该校通过线上方式举办了以“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的新使命”为主题的校长论坛。来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30余位高校校长深入探讨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愿景、新思路,交流各高校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队伍建设和综合改革等方面的新探索、新尝试、新举措,围绕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的新使命,积极为我国高校财经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在对东北财大喜迎建校70周年表示祝贺的同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表示,我国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发展要以理念创新引领财经教育改革发展,适应新发展阶段、新科技和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要求,让教育自身发展“小逻辑”主动服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以教育自身发展“小逻辑”主动服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旨在培养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流财经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陈晓红教授提出,财经类高校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持续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南开大学党委梁琪教授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财经教育要转变思维范式,既要为伟大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更要统筹安全和发展,培养德才双馨的一流财经人才。

  加强财经领域拔尖人才、复合人才、专门人才培养,为新时代经济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瑶琪教授在演讲中针对财经拔尖人才培养时提出,为迎接数字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新挑战,要重塑财经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变革人才培养理念,重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教授认为,要坚持立德树人,打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组合拳,发挥学术学科优势,积极拓展全球治理学术研究,大力培养了解国际组织运作的高级人才。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方红星教授认为,高水平大学要勇于做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的先锋队,必须着眼“卓越”、注重“拔尖”、瞄准“一流”,培养造就一批爱国爱党、德才兼备、视野开阔、能力突出、堪当大任的高水平财经人才,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己任,在财经领域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发展上真正发挥引领者和生力军的作用。

  “高校从青年开始培养大师级人才”,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教授提出,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培养大师级人才要从青年开始,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要支持青年人挑大梁、担主角,多给青年打头阵的机会。南京审计大学校长董必荣教授认为,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要由重专业、窄口径、专科型人才,转为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强化科技人文素养。

  武世兴表示,高校财经教育应突破时空限制,加强智慧教室、数字场景等数字化教学空间建设,探索新型教学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范式,打破学科院系壁垒,聚集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建设高质量财经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打造一流财经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高质量财经人才培养体系,多位校长谈了各自的看法。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提出,要建立从典型事实到基本规律,到规律体系,从规律体系的基本范畴到基本命题,再到基本理论体系和范式衍生的价值体系。“要深入思考财经类人才的知识体系、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浙江财经大学李金昌教授说。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教授在“新文科背景下培养‘经世济民’财经人才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时提出,高等财经教育应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顺应质变的外部环境,秉承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着力打造经世济民的柔性培养体系。

  “财经高校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北京物资学院王文举教授说,如何搭建高质量体系培养“时代新人”?他认为,新文科建设新在范围拓展,涵盖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新在交叉融合,要突破小文科思维,构建大文科视野。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则认为,应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来产生新的学科专业和增长点,构建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的新格局。

  新时代财经类人才培养,应融入和服务贸易强国建设,展现担当和作为。对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教授提出,要建设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经贸管理人才培训高地,构建跨学科新型开放型智库平台,拓展全球经贸治理创新合作网络。

  如何推动财经类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是此次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教授提出,新文科打破了传统社会科学和智能科学体系的壁垒,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形成了新的学科增长点,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财经学科体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卓志教授提出,把高质量贯穿于学校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做到发展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方式体现高质量,评价导向突出高质量。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认为,应推动高等财经类院校进行学部制改革。“高等财经教育应聚焦学科建设,找准定位、办出特色。”赵忠秀说。兰州财经大学校长王必达教授认为,建设新财经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建设新专业、开发新课程、构建新理论、探索新模式,并要不断提升财经高校的办学理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付志峰教授说,如何坚持改革和创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要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升专任教师比例,完善灵活的用人机制,打造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高质量教育改革,要培养自立自强的高质量人才。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教授认为,要坚持以学科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思路,进一步调整学科布局,推动构建更加优化的学科生态,做好学科加减法来更好地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在开放环境里进行经济学教材建设”在这一主旨演讲中,北京大学副校长董志勇教授提出,好教材不仅需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方向,还需要具备知识性、兼容性、启发性三个标准,用丰富、多元、个性化的教学参考资料作为支撑。

  建校以来,东北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师资建设、科研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新成绩和新突破,正朝着国际知名、财经特色突出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方红星教授表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兄弟高校领导分享的高等财经教育新理念、新思路以及各校的新探索、新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东北财经大学将认真学习借鉴,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为国家培养一流财经人才。(经济日报记者苏大鹏 通讯员 计艳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最近的财经热点话题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