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姚剑:财经报道中的全局视野和专业性|芒种观点
成立近二十年,第一财经日报将报道定位于财经领域,并在日常报道实践中不断优化财经报道范式,立足全局思考问题、观察问题,用专业手段解决问题。
腾讯媒体研究院转载的本篇文章中,第一财经副总编辑姚剑通过实战案例,阐述了在财经报道中,财经记者全局观以及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做好这两点,财经媒体才能在喧嚣的信息场稳健占据重要位置,传播正确理念,承担起引导市场预期的功能和作用。
财经报道是新闻报道的分支,除了具备新闻报道包含的一切要素之外,又因报道内容涵盖经济领域的所有环节而有其自身特性。
首先,经济活动环环相扣,各监管部门的政策相关性越来越强。尽管全球化步伐放缓,但各国经济依存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财经报道唯有拥有全局视野、全球眼光,才能跳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明晰行业发展脉络,把握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起到引导预期的作用。
其次,财经报道影响资金流向和流量,从而影响财富的转移,进而会对受众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所以优质的财经报道,唯有极强的专业性、准确的前瞻性和深刻的政策解读能力,才能赢得读者的长久关注。
财经新闻常常会聚焦企业活动、市场变化、行业政策等,但想要在这些报道中得心应手,胸中要有大局,眼中要有大势,锚定国家大政方针,特别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义需要有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
以房地产业为例,2021年市场情绪从年初开始不断高涨,一二三线多数城市出现抢购潮,房价上涨压力巨大,有关部门多次喊话呼吁理性购房,各地调控政策不断升级,但人们仍然对后续市场抱有极高预期。当年7月初,第一财经率先提出楼市将会超预期降温,并推出楼市拐点系列报道,呼吁市场回归理性。事后证明,这是房地产市场大转折关键节点上的强烈预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房地产行业以恒大地产债务违约为标志,进入了较大的恐慌中。第一财经同样在相关监管当局摸底行业、澄清政策、安抚市场之前,从土地市场、调控政策、资金监管等几个方面分析房地产现状,为各部门出台微调政策提供了支持。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新闻媒体不仅能告诉受众想什么,还能告诉他们怎么想[1]。媒介可以通过对报道事件中的某些属性进行突出强调,对另一些属性进行淡化处理,以影响受众态度,引导公众。在购房热潮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第一财经迅速行动,对房市现状进行持续化议程设置,并对楼市降温、调控政策等属性予以强调,进而引发公众关注、调整市场预期,有效发挥了媒体的引领作用。
在诸如房地产这样复杂的行业报道中,想要始终保持冷静和清醒,需要理解这个行业的顶层思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后,就一直成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核心,房地产行业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这一条。房子投资投机属性将逐渐弱化,回归居住功能是大势所趋。房子将更多关乎生活、关乎文化,关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涉及几十个相关产业,连接上下游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民生工程,又属于实体经济,同时与金融业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行业只有健康发展一条路,不宜狂飙突进,也不能崩盘。因此,只有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问题,才能在局部报道和行业变迁中,避免随波逐流,更不会推波助澜制造恐慌。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报道财经领域事件时,往往信息纷繁复杂,但如果可以跳出既有框架,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发现很多信息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由此就不容易被错综复杂的信息所牵制,而是形成整体思路,直指报道核心。
2020年,受疫情冲击和洪涝灾害影响,有关粮食方面的信息开始被关注,这些信息夹带着资本市场炒作的诉求袭来,在当年8月份达到,从越南暂停粮食出口,到产粮大省河南夏粮收购同比减少538万吨,再到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十四五”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这些看似独立的信息背后,实际上都指向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粮食可能将出现紧缺。当时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屯米的现象,而资本市场关于粮食板块的炒作喧嚣尘上。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曾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大众媒介比作社会的“哨兵”,进一步提出媒介具有环境监测功能[2]。媒体通过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展开报道,进而回应受众关切,安抚社会情绪。
粮食安全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永恒课题,针对粮食安全的情况,第一财经从2020年8月中旬开始,连续密集发表《中国粮食有危机?这些误读坑人不浅》《河南夏粮收购同比减少538万吨背后:夏粮涨价,农民惜售》等文章,澄清从越南进口粮食早已恢复,而针对河南夏粮收购同比减少被解读为小麦口粮减产的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小麦当年不但没有减产,还比上一年多产上亿斤,创历史新高,收购量减少是因为农民惜售、等着卖更好的价钱。
而对于研究报告提到1.3亿吨的粮食缺口,第一财经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总量和结构化分析,在《1.3亿吨缺口引发焦点关注:中国粮食到底够不够?》这篇文章中提出关键结论,相比中国庞大的粮食生产能力,这不是一个多大的数字,而因缺口需要进口的粮食当中,口粮占比更是微不足道,中国实际上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大米净出口。1.3亿吨粮食缺口绝大部分在于给生猪、禽类、水产这些动物做饲料的大豆和玉米,这和近年来中国大规模进口大豆和玉米形成了印证。
文章指出,“中国现代化还在进一步推进,未来作为口粮的大米和小麦用粮占比预计会进一步降低,生产肉蛋奶需要进口的饲料用粮继续增加,这是社科院预计的1.3亿吨粮食缺口的背景,这样的变化,此前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这是消费方式的巨大转型,已经不能用粮食不够吃来解释。”
系列文章发布后,商业市场得到了安抚,资本市场炒作偃旗息鼓。第一财经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密切监测,最终避免了非理性的抢粮风潮,同时对目前的粮食状况做出合理的解读,为焦虑中的读者提供理性的声音,履行了媒体作为社会“瞭望哨”的基本职能。
上述关于粮食问题的信息,有谣言,有误传,也有权威的研究报告和真实新闻事件,但短时间内这些信息叠加在一起,极易点燃大众的恐慌情绪,进而引发社交媒体场域中大面积的非理性传播,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作为财经媒体,上述信息都是独立的新闻素材,可以做澄清报道,也可以做研究报告式的发布。但从整体来看,首先,这些信息已经涉及粮食安全的重大话题;其次,这些选题如果单独呈现,“就事论事”发布正常的研究报告,不去深入剖析研究报告的背景和内涵,看似没有任何差错,但在当时已经出现粮食短缺疑虑的社会氛围下,则会加重本已形成的恐慌。因此,只有从全局视角看问题,才能迅速将所有素材串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策划思路和报道安排,回应社会对媒体环境监测功能的期许。
报道宏观政策是财经媒体的重要工作之一。宏观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各个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此类报道在发布前属于机密。记者要报道宏观政策的变化,近年来主要集中在政策发布后的快速、专业解读,因此对政策变化的临界点需要有很好的判断,并做出前瞻性的准备。这需要财经记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敏锐的新闻嗅觉,在充分了解并调查分析宏观政策进展的基础之上,预测可能出现的政策拐点。
以货币政策为例,每一次政策的落地,往往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都与贯穿全年的政策基调相呼应。同时,一系列的操作基调和思路是一脉相承、彼此互洽的。而在政策宣布之前,往往伴随着较密集的高层发声释放信号、关键经济数据超预期、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等特征。因此,记者可以通过自己对宏观局势、政策基调以及监管逻辑的把控,找准市场关切,提前做好准备。
例如,在2019年1月4日(周五)下午,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部并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表示将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当天傍晚,央行宣布全面降准,释放8000亿元流动性,拉开了2019年货币政策降息(MLF等政策利率)、降准的序幕。在降准宣布之后,除了常规简讯稿件之外,第一财经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3000多字的全面解读文章《李克强总理刚喊过话,央行就全面降准了:又来8000亿流动性》,重点准确、逻辑清晰,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并转发。
长篇解读稿件之所以能快速发出,是因为记者在消息发布之前,已经有前瞻性预判,并做好了所有准备。当天是周五,是货币政策落地的常规时点。而201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2019年1月2日,央行重新调整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微企业的考核标准,政策落地其实就差临门一脚。事实上,在降准前的一个月,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向市场发出了各种信号。
在制作财经新闻的过程中,记者不能被动等待新闻事件发生,而需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记者作为新闻实践活动的主体,对自身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确认[3]。上述对政策落定的前瞻性预判就是记者主体意识的体现,这依赖于记者专业能力的日常积累和对财经报道专业性的不懈追求。
以上案例显示,做好财经报道,既需要“从大看小”,也需要“从小看大”[4],前者体现全局观,后者需要专业性。财经记者需要从全局角度把握问题核心,解决问题则依赖于专业能力,全局观和专业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全局观无法速成,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当中,总结、磨练而逐渐养成。记者在报道财经新闻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现象和问题,只有掌握了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现象之后,主动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问题,之前盘根错节的关系才会变得更清晰,更易于梳理,也更容易直达现象背后的原因,问题背后的本质。同时,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而宏观政策又存在溢出效应。财经记者在报道当中,随着专业能力的提高,会发现针对某一行业的政策往往影响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市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相互影响,时刻交织在一起。报道过程中,不断拓展知识边界并加以实践,有助于开拓报道视野,提升报道层次,拓展报道深度,深化引导作用。
2021年年中,有关部委发布对平台经济、教育培训等行业监管措施,却对远在美国的中概股造成巨大冲击,A股、港股也遭拖累。相关部委本意在于规范市场、规范资本,促进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政策,在中美关系本就比较紧张的背景下,造成了一定的紧张和恐慌,压力传导到证券监管部门。第一财经在事发当天深夜发表了《行业监管意在长远,证监会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两个市场发展》一文,该文有效缓解部分中概股企业和拟国外上市企业对国外上市政策的担忧,起到了很好的引领预期作用。可见,合格的财经新闻工作者,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能够从整体和长远视角来看待当前的经济问题、市场活动及企业动态,由此具备了一定的全局观,从而对财经议题做出全景式深度解读,与前述预期引导意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财经媒体的报道及宣传价值。
具有良好的全局视野,反过来可以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财经媒体,特别是机构财经媒体,不仅有一大批有能力的记者,更有一批编辑队伍。学者巴斯将新闻媒体的把关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在他看来,相比记者在新闻采集阶段的把关,编辑在新闻加工阶段的把关更具决定性[5]。后台编辑经历更加丰富,视野更开阔,全局观更强,因此更能帮助记者从细微中发现大线索,从全局的角度找到个案的最佳切入点,整个团队的专业能力也会上一个台阶。
例如2022年3月27日,第一财经刊发了《拟赴美上市企业震坤行获“无异议回复”,境外上市渠道保持畅通》的报道,这篇文章虽小,但向市场清晰传递出监管层对境外上市的态度。一周后,证监会有关部门发布了相关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对境外上市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前一周释放了信息,给了投资者对内地市场以及中概股更充裕的风险定价时间,起到了很好的预期引导效果。而把握这样一则小线索的背后,体现了报道团队长期深耕资本市场报道的敏感性,敏感性又来自对有关中概股博弈的全局把握能力。良好的全局观,进一步提升了记者和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作为财经类机构媒体,上述呈现的所有案例无一不是记者与编辑双重把关的结果。所以,关于财经报道中的全局观和专业能力培养,不仅仅是指单个的人,更多的是指一个团队。记者和编辑在过滤和取舍信息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全面的观察视角、更全局化的思路。这种思路不断获得外界肯定就会逐渐形成定式,进而固化成基本范式。
在经济活动中,人的投融资行为会受到预期的影响。进行合理的预期管理非常重要,稳定和引导预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当今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报道迎合着碎片化阅读,加上算法推动的信息茧房现象加剧,读者处于自我禁锢、自我封闭的信息环境中,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客观上对更全面、更专业的文章有强烈诉求。只有从专业性出发,立足大局,建立起财经专业性的门槛,财经媒体才能在喧嚣的信息场稳健占据重要位置,传播正确理念,承担起引导市场预期的功能和作用。
- 标签:具认可性的财经新闻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第一财经姚剑:财经报道中的全局视野和专业性|芒种观点
成立近二十年,第一财经日报将报道定位于财经领域,并在日常报道实践中不断优化财经报道范式,立足全局思考问题、观察问题,用专业手…
-
今日直播室影响市场的重要信息
证监会:核发10家企业IPO批文,其中上交所6家(金能科技、奥翔药业、鸣志电器、常州永安、恒润重工、寿仙谷),深交所中小板1家(金溢…
- 中国最好的6所财经类大学考上就赚好就业工资高轻松过万
- 【直播预告】 今晚8点半基金经理孙伟与您相约第一财经直播间!
- 中国最好的10所“财经大学”中央财大仅排第2上经贸大垫底
- 杨志勇公共经济学第4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 典型案例看点:纯干货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