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宁夏出品”里的中国故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2-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宁夏出品”里的中国故事

  近日,中央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对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本届“五个一工程”奖主要评选表彰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首次播映、上演、出版的优秀作品,获奖的97部作品充分反映了近三年来中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丰硕成果。

  “宁夏出品”奋力“答题”交出双优“答卷”:电视剧《山海情》、音乐剧《花儿与号手》、广播剧《中国北斗》、图书《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以下简称《诗在远方》)获得“优秀作品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继2001年之后,再次荣获“组织工作奖”,凸显了宁夏在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方面的自信自强。

  这些“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再次证明,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守正创新、潜心磨砺的创作,才能够获得奖杯与口碑的双赢。正如长篇报告文学《诗在远方》所表达的:文艺作品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才能兼具“史”的知性和“诗”的感性,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从来没有一部文艺作品能让外界对宁夏如此关注”,网友在电视剧《山海情》评论区中的留言,折射出这部向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致敬、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精品力作对宁夏宣传效果的“一飞冲天”。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精心策划,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倾情摄制的重点脱贫攻坚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是一段真实历史:西海固的干部群众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下,历尽千辛万苦,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在这部剧中,演员们踏踏实实在“苦瘠之地”投入创作,演活了从“涌泉村”到“吊庄”的众生相,在荧幕上书写了一部激荡人心的奋斗史,充分印证了在党和政府的持续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不懈奋斗下,“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21年1月12日播出以来,从各大媒体、专家学者的评论到广大观众的广泛好评,再到网络平台的热烈反响。首播期间每集平均综合收视率1.504%,在同期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很多观众表示“23集根本就不够看”,成为主旋律题材“叫好又叫座”的又一标杆。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评价给出了答案,它是一部反映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电视剧,生动诠释了习总亲自开创、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伟大事业。它在细节处见生活、温暖处见人心。

  观众从中看到了真实的人,感受到真实生活的气息。精明能干的马喊水、坚韧朴素的李水花、脚踏实地的扶贫干部马得福、一心想着孩子的乡村教师白崇礼……评论界认为他们是反贫困斗争中的鲜活个体,面对脱贫路上的艰难险阻,内心有矛盾、有挣扎,但始终涌动着奔向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生活的磨砺中,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平凡英雄,呈现着一个个接地气、有筋骨、暖人心的故事,自有一种朴实而昂扬的诗意。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宁夏故事,汇聚精神力量,创作团队在查阅史料、实地采风、走访原型的扎实基础上,以真实为依托,通过故事与细节“润物细无声”。

  “扎根生活的沃土,回到人民大众中去,艺术之树才会常青。”“精品背后,是文艺工作者们心系人民、辛勤耕耘、忘我付出的可贵精神。”自治区广播电视局电视剧与网络视听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宁夏高度重视《山海情》创作拍摄工作,2019年11月创作伊始,协调永宁县、西吉县及自治区有关部门尽全力提供便利条件,帮助编剧顺利完成了与典型人物交流座谈、实地走访、收集资料等工作;2020年7月正式开机后,协调解决场景、人员、道具等问题。主创人员为创作出滚烫、鲜活的高质量剧作,扑下身子,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扎到老百姓人堆里,看清楚他们饭碗里的稀稠,读明白他们眉宇间的喜怒哀乐。同年10月25日,《山海情》顺利杀青。

  这部电视剧充分彰显了“宁夏出品”的思想境界与组织能力,处处充满宁夏元素。它的播出极大提高了宁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电视剧中贺兰山、戈壁滩、烽火台、滩羊肉、双孢菇、枸杞、葡萄酒等美景美食无不展现着“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独特魅力。据不完全统计,在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映及相关媒体的综合宣传带动下,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盐池滩羊、中宁枸杞等产业整体销售量同比增长300%以上,闽宁镇迅速成为葡萄酒产业、民宿民俗、观光农业、影视拍摄、扶贫特色旅游等文旅资源汇聚地和网红实景打卡地。《山海情》既是一部成功的文艺作品,又是一个成功的脱贫致富宣传案例。

  “音乐剧《花儿与号手》从萌生到开枝散叶、硕果累累,经历了涅槃重生的考验和辉煌,是近年来国内音乐剧发展的一颗璀璨新星,彰显‘宁夏出品’的创新力。” 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院长陈丽云表示,本届“五个一工程”奖我们的获奖作品,反映红军长征精神的原创音乐剧《花儿与号手》,是全国唯一一部入选的音乐剧。它是精益求精、反复锤炼而成的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质量上乘的代表之作。

  《花儿与号手》以独特的现代音乐剧语汇开启红色记忆之门:以红军长征路过六盘山为背景,用民族情、军民情写实与写意的虚实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浓浓情意,以及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历程,以与众不同的红色主题音乐剧的表达方式探索了中国音乐剧的新领域。

  “《花儿与号手》在国内当代原创音乐剧作品中,第一个将红军长征的宏阔背景和红军号手与‘花儿’歌手友谊缔结的微观视角融入主题创作。”陈丽云在介绍中,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时针拨回到2016年春,正值宁夏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文艺晚会的前期创作中,时任宁夏演艺集团总经理的范晋国带队在老区采风时,对同行的创作人员提议,希望能以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中红军号手的雕像,包括埃德加·所著《西行漫记》封面号手照片为素材创排一部音乐剧,讲好一个长中的宁夏故事,得到大家一致赞同。

  当时陈丽云随即邀请在场的张宗灿(原宁夏歌舞团编剧,后调任中国舞协《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编剧,温中甲(原宁夏固原剧团作曲,后调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作曲,两位老文艺工作者欣然接受创作任务。

  2017年春,张宗灿完成了音乐剧《六盘红云》(《花儿与号手》的原名)的初稿,剧本表现了红军号手与“花儿”歌手的相识相知与军民之间的鱼水情义,讴歌了长征路上的红色青春。

  为了使作品能够高质量完美呈现,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邀请当时任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剧协的王晓鹰为总导演,优秀的音乐剧演员陈沁为声乐指导,音乐人刘闻加盟作曲工作。针对音乐剧《六盘红云》的戏剧性不足、戏剧矛盾冲突不强等问题,又聘请了中国文联剧构专家李春喜对剧本结构进行了修改,并更名为《花儿与号手》,使剧本人物形象突出,剧情结构更加丰满。2018年3月,这部由陈丽云为出品人、范晋国为艺术总监、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音乐剧在宁夏大剧院首演,在观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呈现了新时代文艺精品凝聚青春力量的效应。

  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让《花儿与号手》迄今已在宁夏、北京、湖南、福建、广东、青海、河北等地数十个城市演出,赢得群众喜爱、市场肯定,在2022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勇夺舞台表演最高奖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近日,又喜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是全国唯一入选的一部音乐剧。

  坚持原创精神、全国视野、守正创新,讴歌伟大时代和人民英雄,《花儿与号手》的成功创排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谱写了新篇章。

  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中,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和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联合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作为图书类优秀作品,荣耀上榜。

  《诗在远方》的作者,中国报告文学领军人物、著名作家何建明表示,这部作品倾注了各方力量,既有作者,也有出版方,还有采访对象,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打造了一部优秀作品。期待借这本书,我们创造一个新的文学高地。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这部报告文学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有其必然性的因素。因为《诗在远方》讲的是移民扶贫的故事,而移民扶贫是扶贫攻坚中最难啃的骨头。这部报告文学,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扶贫攻坚思想的精髓,理解闽宁经验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

  “秉承‘为人民出好书’的情怀,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把致力于讲好闽宁对口帮扶的故事、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故事、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作为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作为宁夏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薛文斌介绍,2019年4月《诗在远方》被列为福建宁夏两省区出版合作重大项目。

  2021年3月31日,作为献礼中国党成立100周年的主题出版物,《诗在远方》正式与读者见面。该书以习总倡导推动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取得的宝贵经验——“闽宁经验”为创作主题,全景式展现了东西部扶贫协作背景下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结出的丰硕成果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脱贫攻坚精神的伟大内涵。

  移民谢兴昌、孛云峰等从普通小人物变成致富带头人的励志故事;20多年来,兢兢业业负责闽宁劳务输出的宁夏扶贫干部董成璧的故事;福建扶贫干部林月婵数十年如一日为闽宁协作劳碌奔走、耗尽心力的故事;福建援宁专家“宁夏花痴”吴建设、“宁夏‘菇’爷”林占熺用科学技术帮助移民致富的故事……在《诗在远方》一书中,这些故事处处闪现着“闽宁携手、山海情深”的历史光芒,使该书始终带着史诗般的壮美情怀和涓涓细流般的人性温度,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为一部有价值、有深度、有情怀的报告文学佳作,《诗在远方》用深刻的文学思考生动地记录了这一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其文体的史诗性和故事的可读性引起读者强烈共鸣。许多评论家纷纷表示,《诗在远方》兼具“史”的知性和“诗”的感性,为国内外读者呈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它是一部成功书写‘闽宁经验’的时代史诗。”

  “举全集团之力,用心用情去做好一本书。”从确定选题,到精选作者,再到打磨内容、宣传推广……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宁夏出版人始终坚持“为人民出好书”的出版情怀。赵学佳是《诗在远方》的责任编辑之一,他与同事一起反复打磨书稿,编校了多少遍他已记不清。

  《诗在远方》发行以来,截至目前共印刷9次,发行量突破了7万册,突破了近年来宁夏本版图书的最高纪录。

  从万千书卷中走出,走到你的心中、我的心中。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立国说,借助《诗在远方》把闽宁经验向全国推广,向世界更好地讲好中国脱贫故事,是宁夏出版人贯彻落实习总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最好的生动实践,也是践行“为人民出好书”理念最好的时代诠释。

  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同制作的反映几代中国北斗人呕心沥血不屈不挠奋斗历程的广播剧《中国北斗》,聚焦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近30年的研制开发历程,全景展现了习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艺术再现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前赴后继、奋斗终身的伟大壮举。

  如何在真实和艺术中找到平衡点,塑造现实中的英雄形象?在该剧导演王锐看来,创作者唯有真正走进人物内心,作品才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中国北斗》根据王建蒙的相关传记文学改编,故事情节设计紧凑,细节刻画感人,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该剧结合了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事迹,将他们的闪光点集中表现在本剧主人公孙国栋的身上,通过孙国栋的成长过程,展现出强大的国家意志和勇毅的民族精神。演播艺术家吴俊全等实力演员的精湛演绎和精良的后期制作,使全剧大气磅礴,声情并茂,现场感、空间感、声画沉浸感俱丰,是航天科技题材中不可多得的广播剧艺术精品。

  广大听众表示,时代呼唤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北斗》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险,只争朝夕,奋力攻关,打破西方技术封锁,走出一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自主创新道路,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正如剧中主人公所言:“中国北斗的发展脚步,谁也挡不住!”期待讲述中国北斗故事的文艺作品以更多样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百花齐放,弘扬和传承好“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实践路径。获奖后,“宁夏出品”正在积蓄更多力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精神,以更多精品力作抒写伟大时代、讲好宁夏故事,为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作出贡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以长篇报告文学《诗在远方》为例,正在进一步探索文艺主题传播的创新形态。日前,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行业展会——第74届法兰克福书展上,《诗在远方》在“阅读中国”专区亮相。据介绍,在加大对外合作交流,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方面,《诗在远方》硕果累累,2021年俄文版、阿文版先后入选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2022年,韩文版、英文版又先后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在外宣项目申报之路上,《诗在远方》为宁夏其他出版物“借船出海”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此外,电视剧《山海情》将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播出,进一步传递“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神韵与气度,助力“宁夏出品”再创佳绩。(记者 高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关注国内国际事迹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