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讨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召开了2007年度“经济学动态与学术前沿座谈会”,会议围绕经济学动态与学术前沿以及中国经济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本文为研讨内容综述。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通报了2006年国民经济形势和2007年国民经济计划情况。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良好,GDP达到209407亿元,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比上年增长10.7%。按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2703亿元,增长10.3%。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1.8%、48.7%和39.5%,一、三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工业增长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消费平稳增长,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企业利润增加,39个工业大类中,只有冶炼业出现亏损;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全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7.4%、10.4%;货币供应稳定增加,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4.6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6万亿元,流通中现金(MO)余额为2.7万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6.9%、17.5%和12.7%。中央财政收入继续增加,达到21845亿元,比预算超收2573亿元。关于2007年的经济发展计划,陈佳贵提供了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计划数。2007年计划GDP增长8%,单位能耗下降4%,污染排放量减少2%,新增就业不少于9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超过4.6%,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进出口总额增长15%。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介绍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第一,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看好。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主要取决于房地产走势,预计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欧盟主要国家失业率处于低位,增长态势良好;日本经济走出了长期衰退的阴影,也会有较好的表现。第二,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全球对美国的顺差,未来的调整主要有三个方向:美国国内的经济调整,主要服差国的经济调整,依靠多边调整机制,如“新广场协议”。第三,虽然个别商品的国际价格出现较大变化,但国际商品价格的走势总体没有大的波动。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否已经改变国际商品价格的周期,2007年能否成为国际商品价格的拐点。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正在从传统的贸易领域转向直接投资领域。第四,区域主义成为大国推动多边主义的手段,大国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多边主义冲突的风险加剧。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史四个学科领域进行了理论经济学前沿动态综述。
1.经济学。(1)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经验总结。有关这方面存在多种观点,中国社科院《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和历史经验问题研究》课题组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在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上,坚持以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为先导;在改革的性质和方向上,坚持“第二次”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相统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目标;在改革的路径和时序上,从本国国情出发,采取渐进的方式,从“外”到“内”,从“易”到“难”,稳步推进;在改革与开放的关系上,坚持两者相互促进,市场化与国际化相互推动;在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上,注意保持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改革的领导和中坚力量上,既依靠强有力的党和政府,又尊重基层和人民群众特别是地方的改革首创精神。(2)收入分配问题。这主要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问题的反思。有研究认为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缺陷,甚至是错误的,这一提法需要调整,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追求起点和过程的“公平”,而这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是此消彼长、优先与兼顾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初次分配就要注重公平。针对有人将我国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归咎于市场化改革,有学者认为市场化改革并不是收入差距恶化的根源。
2.宏观经济学。(1)关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研究认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具有片面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必然性。对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必须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和“改革重心发生变化”的特殊背景。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所受到的制约因素的研究,主要关注自然资源和环境制约、技术进步贡献率、高储蓄率、持续的税收高速增长等问题。(2)关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主要观点有,我国经济在未来中期内可能呈现高位运行、重工业和房地产剧烈波动的特点;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由国有经济转化为非国有经济;地方政府行为在经济波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于经济周期波动冲击因素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包括持久的投融资体制、货币金融冲击及外部国际冲击。也有研究认为,2007年是我国本轮经济增长由盛而衰的拐点。
3.微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主要是在产业组织领域中,相关研究包括市场中企业间的技术转让问题;寡头市场中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劳动力市场与进入壁垒分析;将重复博弈理论模型应用于网上交易中的信任度分析;将信息不对称模型应用于专利权授予的分析,等等。
4.中国经济史。前沿问题是关于我国古代社会性质和历史分期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封建”与西方的“封建(feudalism)”有不同的含义,若将我国以君主集权为特征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称为“封建社会”,有悖我国的“封建”本义,且与社会性状全然不同的西欧中世纪封建制、日本中世纪及近代幕藩制混为一谈。有学者将秦至清的中国社会称为“宗法地主社会”;有学者称为“皇权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古义的西周“封建”虽然是一种制度,但它本质上是对土地和人民权力的一种分配,从而涉及生产关系的核心部分(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结合的方式)。因此,把“封建”与“feudalism”对译,作为表示某种社会形态的概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相通。还有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与西欧的“封建(feudalism)”虽有差别,但相似之处也不少,即在小生产基础之上的大土地所有制。不妨在找到更好的术语之前,暂时先遵从习惯,把战国到建国以前的这两千多年的历史称之为封建社会。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作了题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发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数量经济学。就学科性质而言,数量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它以纯粹经济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是借鉴、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科学成分的有效形式。数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是博弈论方法及其应用。(1)数量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是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可计算的一般均衡分析、经济增长理论与技术进步测算、对策论与信息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及其应用等。成果最多和影响最大的是关于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运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经济形势分析与领测。(2)另一个重要领域是经济增长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做出预测并协助国家和地方制订发展规划;二是对所取得的经济增长进行评价,分析经济增长中各个要素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3)运用CGE(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政策模拟取得突破性进展,CGE(一般均衡)模型应用日益广泛。(4)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很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些年我国学者应用经济计量前沿方法,结合本国国情运用本国数据,建立了中国的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实际问题。我国学者还在投入产出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是由新中国学者独创的一门学科,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技术经济学发展迅速,研究领域不断扩张。但是,在技术经济学快速发展的同时,学科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边界过于宽广;技术概念的定义繁多且无法统一;研究内容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学科归属不明,分类不清;研究对象明确,分析方法混乱,使得技术经济学越来越缺乏个性,缺乏认同感;学科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学科框架。技术经济学未来发展需要扩大同行之间的交流协作,整合研究领域,归纳研究方法;重构和完善理论体系。当前技术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有专家认为还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和清晰的逻辑梳理,从基本概念、内容、作用到测度方法,还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关于创新机制,有学者认为我国企业远未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主要问题不在于如何激励企业创新,而是要为企业清除大量体制障碍。(2)项目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当前项目评价研究的突出特点,是从单纯的财务评价向技术、财务、经济、环境、社会综合评价转变。有学者认为,社会评价要解决的是公平问题,在大型公共项目的投资决策上,化比科学化更欠缺。也有学者认为,社会评价不应停留在降低投资项目的社会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的层面上,而是通过社会评价,评估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和危害,权衡利弊,调整方案,进行取舍。此外,投资项目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评价也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重点。(3)生产率研究。当前国际生产率理论与测算方法方面研究领先的仍然是乔根森教授,目前国内外的TFP研究不断细化。有关我国的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改革以后TFP的作用有多大?近年来是否下降?国内外学者对以上两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4)能源问题研究。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能源安全的定义、内涵以及保障措施的讨论,我国能源总体发展的战略研究和体制研究,以及有关节能问题的研究。(5)环境问题。环境领域需要研究的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形成的技术经济原因定量分析,环境与资源消耗的联动机制循环经济技术经济范式研究,等等。(6)信息化领域。国内信息化学科领域正在讨论的重点,多是在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新战略新政策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内容建设与开发、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及信息化进程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作了题为“工业增长和运行中的若干前沿问题”的发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和运行情况。(1)2006年工业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工业增长率已连续4年保持在16%~17%之间。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加大。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在重点统计的400多种工业产品中,高附加值的产品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工业平均增长率。(2)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相对加快。但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东部地区重化工业的发展取向,以及如果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出现下降可能对全国造成的影响。(3)由于前几年加大能源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逐步投产,能源生产稳定增长,能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开始缓解。(4)企业利润继续增长,2003年~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32.4%。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实现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43.6%。这涉及到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垄断行业获得的超额利润如何分配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何看待企业利润分布极不均衡问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等5个行业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的比重达到47.4%。(5)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条件已发生重要变化:一是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大;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工资水平势在必行;三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四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国际竞争加剧;五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将产生不利影响。
2.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主要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使工业生产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存在,宏观调控抑制生产能力过剩与地方发展经济积极性的矛盾未能有效解决;粗放型扩张导致节能降耗和环保压力增大,环境污染治理进展缓慢。工业产品出口面临的不利因素增加,我国资本走出去和商品出口的策略和形象需进一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06年1月~11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150.53亿元,在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占41.7%,与2005年同期持平。工业内部,采矿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基础设施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滑。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和引导工业投资的方向和重点?是否进一步提高工业准入的门槛,提高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标准和环境标准与地方发展经济积极性的矛盾如何解决?
4.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与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各地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大了改制力度,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及所属子企业的公司制企业户数比重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2006年的64.2%;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国有资产监管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关于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仍然存在不少的争论,主要有以下方面:关于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是否处于国有企业垄断状态问题,关于国企所有者与代理人混淆问题,关于国资管理政企不分的制度症结问题,以及如何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对产业组织的若干政策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补充,主要有:差别性的优惠政策与公平竞争问题;关于垄断与反垄断的争论,尤其是对于行政性垄断以及反垄断的政策指向;电信、电力等一些特殊行业的产业组织问题;政府管制问题,包括政府管制的利益偏向、价格管制的公众参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管制及环境管制等;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问题;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等。另一个现实的重要问题是近期外资大规模进入证券市场,已经引起中央重视,外资的进入渠道、规模和动向应当引起关注和研究。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作了题为“金融学科发展和当前金融问题”的发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1.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金融学可以不严格地划分为宏观金融(投资学)和微观金融两大类别。金融学分析方法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数理分析化,理工领域的最新发展很快就运用到金融领域;二是人文社会化,如制度分析、行为分析和心理分析。另外,工程与实验方法也被引入金融学,金融工程与金融实验快速发展。此外,与其他学科的协调、配合和渗透不断加强,如石油问题、“三农”问题、高储蓄率问题的研究都具有这个特征。
2.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金融监管框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总体上还是运用行政机制进行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现代潮流相悖,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各部门基于自己的立场,各行其是,出现了很多矛盾,且协调成本过高。改革方向是对于现有分业监管的框架进行改造,主要是从目前的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并重且侧重机构监管的格局,过渡到功能监管为主,并建立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2)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主要是: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降低;货币供应与GDP以及物价水平走势的相关性降低;以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实施,改变了货币政策实施的制度环境,从而使得货币政策效力受到极大影响;储蓄大于投资的长期趋势,造成对外贸易长期顺差,从而给货币政策带来长期的单方向压力。可能的改革方向是重视银行信贷或是转为通货膨胀目标。(3)中央银行改革。这方面改革的重点是:增强独立性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寻找市场监管的新路径;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公开性、可信度;积极探讨建立在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分工、协调的体制和机制条件及配合方式。(4)国有银行改革。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完成公司化改造并成功上市,但在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水平等关键方面尚未取得根本性改观。(5)资本市场发展。就资本市场而言,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应当发展;就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而言,应当发展与现有A场相区别、以股权交易为中心、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场外交易股票市场。(6)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关于外汇储备规模,认为规模过大是传统看法。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信心和获取收益成为外汇储备的两大主要功能,应当结合汇率制度来考虑储备的规模问题。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形成了所谓“流动性过剩”压力。为缓解这一压力,央行进行了大规模对冲操作,但是却面临困境。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实施全球配置资源战略,实现国家外汇资产持有者的分散化,外汇资产多样化,划定“官方外汇储备”的规模,并做出融资安排。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松奇就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大银行与小银行改革、金融开放与安全、资本市场、农村金融、金融监管模式、金融发展新阶段和新金融政策等问题进行了补充。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在题为“开放经济:情况与问题:的发言中,分析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问题。
1.对外贸易。2006年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出口增速依然高于进口,贸易顺差继续,主要来源地为美、欧、香港等。加工贸易仍是顺差的主要贸易方式,但一般贸易顺差增大,这表明国内产业更加依赖外部市场需求。顺差的微观主体是非国有企业。然而持续的顺差也对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央财政出口退税额增加,国际社会的压力加大,增加了本币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宏观调控难度加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减顺差”的任务,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控制出口退税规模;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对增值率低于5%~7%以下的加工贸易产品,不再允许在发达地区加工出口,但对中西部地区要适当放宽政策;增加进口;人民币汇率继续缓慢升值等。但是,减顺差可能产生两个负作用,一是处在边际状态的出口企业难以为继,从而减少就业;二是出口退税和汇率调整,主要影响一般贸易;对加工贸易影响不大,更不利于提升出口结构和贸易方式的水平。
2.利用外资。(1)2006年利用外资总量略有下降,外资来源地发生变化,日、韩、美、英企业对华投资下降。外资投资的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服务业外资实际利用同比增长10%,制造业外资吸收同比下降7%左右。(2)外资对我国行业龙头企业的并购已经成为热点问题、2006年发生的著名案例包括:制造业的并购有美国凯雷集团并购徐工股份,法国SEB收购苏泊尔,高盛收购双汇(100%股权),太平洋同盟基金收购浙江好孩子集团,拉法基控股四川双马水泥;银行业的并购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向外资银行出让20%股权,吸收外资达120亿美元,凯雷参股重庆银行,花旗银行参股广东发展银行。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2006年9月,商务部等六部委颁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的规定》,提出对非金融类重点行业、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的外资并购事项实行严格审查,以行业审查和股权比例控制提高了准入门槛。(3)预计2007年外资流入规模不会有大的波动。2007年服务业吸收外资将继续增长,特别是金融、物流等行业,制造业吸收外资将有所下降;2007年主要投资来源地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动,外资并购数量将继续增多。
3.对外投资。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l61亿美元(不合金融类),增长32%,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全球排名由2005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13位。中国对海外投资仍然将以大公司、大资本的经营战略为主,资本流出的数量不可能很大幅度提高。“预计2007年我国大企业的海外投资将继续增加,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也会略有增加,QDII产品结构将改善,但总体上增长幅度不会太大。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介绍了当前中国财税领域几个值得关注的动向。(1)在总体判断上,税收决定了财税体制的其他环节。税收收入自1994年以来持续增加,特别是1999年之后增速加快,这主要是经济增长、物价上升、税源结构、区域不平衡、征管加强、进出口平衡等因素造成的。其基本轨迹是在现行税制下,征管空间缩小,只有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收率。(2)超收常态化,使预算约束限于尴尬境界。产生超收的缘由在于以下三个环节:在税收计划的制定环节预留一定的空间;在执行环节,依计划治税与依法治税的现实距离打下超收的基础;在预算约束环节,由被动的接受“超收”结果转向主动地追求“超收”目标。(3)GDP的分配格局,出现体制性复归。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自1996年以来不断上升;2006年超过30%,而这一数据的历史最高点是1960年的39.3%。因此,重新审视资源配置格局并重新评估目标取向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任务。(4)出口退税成为中央财政的主要支出项目。出口退税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但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承担比例为92.5%。2005年出口退税额为3371.58亿元,中央财政负担3118.71亿元,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为8775.97亿元;2006年出口退税额为4877亿元,中央财政负担4557亿元,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为9992亿元。出口退税已经成为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
1.农业经济学中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争论。黄宗智认为“全国很大部分农村已是半工半耕的村庄”,是“制度化了的过密型农业”。新古典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学派认为中国的乡村应通过产权私有化和市场机制来完成现代化。这一观点遭到部分学者的批评。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现今食品消费从以粮为主到粮、肉、鱼兼重的大转型过程中,农业当前的隐性失业问题完全可以在今后10年内解决,而农业的低收入问题也完全可以在今后25年内解决。应坚持以市场化的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逐步迈向绿色农业。但这一结论是在劳动生产率不变,技术条件不变,没有规模经济的前提下得出的。
2.土地经济学中关于土地制度的研究。土地调整导致的农民土地产权的不稳定,会不会影响农民对土地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的积极性,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意见并不一致。政策导向方面的研究包括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问题、集体和成员对土地的权利如何体现问题等。
3.农村劳动力问题研究。我国是否面临着所谓“刘易斯转折点”,是不少学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些学者和官员认为,“民工荒”和农民工工资上涨现象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初等劳动力已经从供过于求转为供求平衡,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供不应求,将来有可能出现整体供不应求的局面,工业部门的发展有可能因劳动力工资上涨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资本积累而失去国际竞争力。也有学者怀疑我国目前到底还有没有一亿五千万到两亿农村剩余劳动力。
4.农产品贸易的政策研究。一种观点认为,国外农产品抢占了我国快速增长的农产品市场,剥夺了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好处的机会。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贸易产品与世界各国贸易产品进行博弈的必然结果,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我国的农民和农业为贸易大政方针的顺利实施做出了牺牲。我国应调整贸易政策和战略,保护和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掌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主动权。当然,在发展模式和贸易政策尚未根本调整的情况下,首先还是要立足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有关贫困问题的研究。2006年贫困研究依然沿着近年来盛行的两条路径在发展。一是在宏观层面分析增长方式、贸易自由化、城市化对减缓贫困的影响,二是在微观层面解析贫困的特性。另外,在政策研究方面,学界的关注焦点是一些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弱化、边缘化扶贫工作的倾向。
6.关于发展金融方面的研究。农村金融和发展金融领域继续关注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继2005年世界银行提出建设包容性的综合金融体系,农村金融的关注点依然是与新农村金融范畴相关的政策、技术和制度问题。
张晓山所长还对农村组织制度、农村社区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杜晓山副所长就农村金鱼问题进行了补充。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介绍了人口与劳动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动态。
1.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1)关于人口数量与生育水平。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人口数量是否被低估,生育水平有多高?大多数研究认为,2001~2004年总和生育率为1.6左右。这引申出的问题是中国要不要担心超低生育水平带来的风险。(2)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19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异常,2005年为118.59,并具有以下特点:由低到高次序为乡村一镇一城市;随胎次升高而升高;中部和东部较发达地区相对较高。这种性别比异常问题可能在未来产生严重的后果。(3)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2005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9.07%,人数超过1亿,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老龄化地区。人口老龄化地区不平衡,东部最严重,城乡倒置明显,性别差异严重,高龄化问题凸现。预计人口老龄化的峰值会出现在2050年左右,增长趋势和老龄化程度都呈倒U字型。(4)养老保障的挑战。目前的城镇养老保险采用统筹与积累相结合制度,覆盖面小、统筹水平低。养老保险模式如何改革、农村和农民工养老体制怎样建立、养老方式采取机构养老还是家庭养老模式等都是难点问题。(5)其他问题还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劳动力市场与就业、人口分布与承载力、人力资本、收入分配与贫困、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改革等。
2.研究的热点问题。(1)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影响劳动供给,二是影响消费结构。一般认为,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会减缓宏观经济增长。老龄化与储蓄、投资与消费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我国的研究缺乏深入。此外,老龄化与医疗、老龄化与退休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2)“民工荒”问题。首先要判断这是一种总量供给剩余下的结构性短缺还是到了“刘易斯”转折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民工荒”问题。(3)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我国的教育回报率在逐步提高,教育不平等是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来源。表面上看教育不平等程度似乎在降低,但考虑到教育质量的不平等程度,情况并非如此。缩小收入差距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必须更多地向弱势群体倾斜。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就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补充发言。(1)中国内外经济失衡问题主要是由于汇率低估、劳动力便宜两个因素造成的。当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时,如果汇率升值,无异于火上浇油。(2)经济增长方式应当转向提高生产力。(3)我国的比较优势能否继续维持问题。我国仍将长期拥有大量的劳动人口,问题是通过采取措施延长劳动供给,从而维持比较优势,还是进行转型。(4)收入分配问题。从二元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必然经历“刘易斯转折点”,我们可以通过政策使其与库兹涅茨转折点重合。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介绍了房地产市场形势与政策的研究动态。这涉及到的问题主要包括:房地产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问题;判断房地产行业过热、过冷的依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供求形势及调控目标的选择;中低收入阶层住房改善问题;住房的基本生存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购房的投资性和投机性的界定问题;房地产改革的评价与反思;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等。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热点问题更多地集中在政策层面。关于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政策建议是:坚持住房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增加住宅有效供给作为房地产调控主导目标,适时取消经济适用房政策;调控重点放在市场失灵领域,调整商品房结构交由企业决策。在房地产调控的实践中,既应注意到全国范围的普遍性,也要注意不同地区的特殊性。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家华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博弈囚徒困境”为题介绍了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主要包括斯特恩的“气候变化经济学”、温室气体排放贸易、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国际贸易面临的双重困境、绿色GDP核算体系、城市发展对环境的挑战等内容。
- 标签:经济热点问题论文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讨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召开了2007年度“经济学动态与学术前沿座谈会”,会议围绕经济学动态与学术前沿以及中国经济中的…
-
《中国经济问题评析》评述经济热点
中国经济自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后,从1997年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 2022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总(7月11日)
- 《时事报告》--期刊选粹--人民网
- 2020《国际》时政热点汇总(11月8日)
- font color=990000[通知]font第八届全国中职学校font c
- 【老生谈热点】盘点最近一周的经济热点 2020年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