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宏观经济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宏观经济

  在16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就中国企业进口澳大利亚煤炭回答了记者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中国对煤炭进口实行自动许可管理。企业根据生产需要、技术变化、国内外市场情况等,自主决定采购进口煤炭,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中澳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双方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双边经贸合作互利共赢。当前两国经贸关系正面临重要窗口期,双方应共同努力,为经贸合作注入更多积极因素。(央视新闻)

  36氪获悉,国家统计局党组在《求是》发表文章《我国经济砥砺前行再上新台阶》,其中提到,坚持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农民工、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强化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实施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深入推进能源,提升能源自主安全保障能力。

  36氪获悉,财政部部长刘昆于《求是》发表署名文章,其中提到,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大力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关键是解决好不敢消费、不便消费、不愿消费等突出问题。推动稳就业、依靠就业创造收入,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努力提升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强重点城市流通保供体系建设,畅通物流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节能产品等予以适当补贴或贴息,持续释放消费需求。

  36氪获悉,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其中提到,综合考虑助企纾困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在落实好前期出台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措施,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为企业增活力、添动力。

  开局即冲刺。为促投资、稳增长,多地近日明确了2023年的水利投资计划。业内人士表示,大规模水利建设项目一般投资规模较大,产业链条较长,可明显带动就业,是稳投资、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各地加快水利项目建设,明确水利投资计划,有利于发挥投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国水利投资规模有望维持较高水平。(中证网)

  36氪获悉,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1月份,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387亿美元,环比增长9%,处于历史高位;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净流入保持相对稳定。随着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外资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1月净买入境内股票277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习总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二是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一是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新华社)

  就美日荷限制向中国出口相关芯片制造设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严正声明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反对这一破坏现有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的行为,反对这一干涉全球贸易自由化、扭曲供需关系和供需平衡的行为,反对这一试图将中国半导体产业排除在全球产业体系及市场自由竞争之外的行为。(每经网)

  当地时间2月14日,阿根廷国家统计与人口普查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该国通货膨胀率达到6%,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0.9个百分点。同时,过去12月累计的年化通胀率增加至98.8%。相关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阿根廷居民文化和娱乐旅游消费价格涨幅最大,达到9%。其次是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业和通信服务的价格,涨幅均达到8%。燃料和食品价格的涨幅分别达到7.8%和6.8%。(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2月14日,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2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1%,较2021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9%;欧元区就业率在2022年第四季度增长0.4%,较2021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5%。(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2月1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23年冬季经济预测》。文件说,欧盟经济将避免衰退,但下行趋势将持续存在。2024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6%和1.5%。据预计,欧盟的总体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9.2%下降到2023年的6.4%和2024年的2.8%。欧元区通胀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8.4%降至2023年的5.6%和2024年的2.5%。(央视新闻)

  高盛集团网站10日发布报告说,预计2023年中国4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速6.5%,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报告指出,到2023年年底,中国经济加快恢复与内需复苏或推动全球经济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报告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日趋明朗,中国经济复苏节奏加快、全球金融拖累因素逐渐消退以及欧洲天然气价格走低等因素,促使高盛集团上调全球经济预期。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将通过内需、出境旅游和大宗商品3个渠道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直接的积极影响。预计今年中国内需将增加5%,带动部分亚太地区经济体经济增速提高约0.4个百分点。(新华社)

  2月11日,欧洲央行管委维斯科表示,通胀又回来了,如果薪资-通胀螺旋式上涨,进一步大幅加息是合理的。并表示,不应该只依赖货币政策,政策收紧会阻止发生第二轮效应。(财联社)

  外汇局新闻发言人就2022年国际收支状况答记者问:2022年,直接投资净流入323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580亿美元,企业“走出去”总体平稳有序;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903亿美元,体现了我国在产业链供应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优势对国际长期资本依然保持较强的吸引力。(证券时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8210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6240亿元,服务贸易逆差6405亿元,初次收入逆差12992亿元,二次收入顺差1367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1838亿元,储备资产增加6838亿元。(证券时报)

  36氪获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7%。

  36氪获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2.8%,服务价格上涨1.0%。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5%;食品价格上涨2.8%,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价格上涨0.8%。

  2月7日,2023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召开。上海市国资委、主任白廷辉在展望2023年工作时表示,努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力争全年主要经营指标增速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沪缴纳税费、重点行业等经济增长指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为全力巩固上海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做出新的贡献。(澎湃)

  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45亿美元,较2022年末上升568亿美元,升幅为1.82%,这也是我国外储规模连续第4个月上升。专家表示,2023年1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是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呈回升态势,将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中证网)

  央行发布数据,截至2023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45亿美元,较2022年末上升568亿美元,升幅为1.82%;黄金储备报6512万盎司。(证券时报)

  据四川省人民政府2月7日消息,《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近日印发。其中明确,推广“制惠贷”“园保贷”“税电指数贷”,推动制造业增速不低于15%、制造业中长期增量不低于1000亿元。支持地方发放文旅消费券、体育消费券,发挥川渝两省(市)文旅等资源优势,联合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促消费活动。(上证报)

  当地时间2月7日,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35%。(央视新闻)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皮尔表示,美国的利率可能需要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胀在英国根深蒂固的可能性高于欧洲;问题在于英国通胀的顽固程度;英国加息的力度可能会没有以往那么大。(财联社)

  湖南省近日出台《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 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加大促销费活动和消费补贴力度,“稳增长20条”鼓励各地联合金融机构、平台企业发放消费券,鼓励长沙等有条件的地区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省级统筹相关资金按各市州实际支出的30%给予补贴,最高可补贴1000万元。省级统筹相关资金对重点困难群体发放惠民促销券。(财联社)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周六援引一份未公布的政府报告报道称,英国央行和财政部认为,英国可能需要在2020年代末创建一种央行数字货币。报道称,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和财政大臣亨特在联合报告中称:“根据我们迄今为止的工作,英国央行和财政部认为,未来很可能需要数字英镑。”“现在承诺建造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还为时过早,但我们相信做进一步的准备工作是合理的。”(新浪财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日发布中国2022年第四条磋商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4。今年的报告称,中国经济在经历新冠疫情的初期影响后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复苏,但此后,受疫情反复、房地产行业收缩以及全球需求疲软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中国经济今年将出现反弹,因为在取消疫情限制措施后,流动性和经济活动有所回升,为全球经济提供推力。(环球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官网日前刊发的《2022年中国经济回顾与2023年经济展望》称,2023年,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扰动将明显趋弱,同时考虑到2022年各季度基数变动、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各季度增速变化规律,适当调整2023年各季度GDP环比增速的预测值。据推算,2023年中国GDP可能实现5.0%左右的增长,第一、二、三、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可能约为3.4%、7.2%、4.2%、5.2%。(澎湃)

  中国人民银行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新华网)

  欧洲央行2日宣布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并重申将维持资产负债表缩减规模,继续保持货币紧缩步伐。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央行持续大幅加息虽有助于遏制通胀攀升,但同时将抬高借贷成本,抑制经济活动,欧元区经济短期内恐将表现疲软。(新华网)

  当地时间2月2日,欧洲央行管委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加息50个基点。三项主要利率中再融资利率升为3.00%,边际利率为3.25%,存款利率为2.50%。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7月以来的第五次加息。在持续加息的作用下,欧元区通胀率已经连续三个月回落,但距离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央视新闻)

  据报道,日本国有芯片企业Rapidus董事长东哲郎周四表示,要在2027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先进逻辑芯片,需要约7万亿日圆(约合540亿美元)。(财联社)

  2月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商务部已经明确,把强化贸易促进、密切供采对接摆在优先位置来抓,全力支持我们的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21财经)

  商务部: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19.4%

  商务部综合司司长杨涛在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高于整体增速11.7个百分点。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也迈上新台阶,涵盖多个行业,其中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是1410.5亿元,沿线%,高于整体增速0.5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证券时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2月2日发布了2022年锂产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据海关统计,2022年1-12月,我国进口锂精矿约284万吨,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津巴布韦、加拿大等国,同比增长约42%。我国净进口碳酸锂12.57万吨,同比增长约72%;净出口氢氧化锂9.03万吨,同比增长约29%。(上证报)

  2月2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在2023年将合理扩大进口,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各国优质产品进口,从而稳定全球贸易供应链;深化贸易创新,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稳定外贸产业基础,持续优化外贸产业结构,在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升级发展。(证券时报)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依托重大经贸展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各地“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动更多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细化配套举措,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证券时报)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2022年,上海口岸出口跨境电商延续迅猛发展势头,全年出口申报达1.52亿票,同比增长58%,申报总量跃居全国口岸第三位;出口总金额达389.10亿元,同比激增2.8倍。(澎湃)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商务运行总体稳中有进,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从主要领域看:消费市场基本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万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对外贸易好于预期。经过努力,全年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货物进出口突破40万亿元,达42.1万亿元,增长7.7%。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6.3%。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59.4亿元,增长7.2%。多双边合作实现新突破。(央视新闻)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2日介绍,2022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4371亿元,执行额16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0.3%。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发展活力。据介绍,2022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3177亿元,执行额89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4.1%。(央视新闻)

  面对美联储从去年到今年的持续加息进程,中国人民银行一直保持政策定力,坚持“以我为主”,不进行“大水漫灌”,更注重通过改革的手段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去年到今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专家表示,今年的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精准”意味着政策工具将更注重解决经济修复中的结构性问题,“有力”意味着货币政策支持稳增长目标更为明确。(央视新闻)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布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临港新片区全年主要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长10%,税收总收入增长20%,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增长20%。 (上证报)

  36氪获悉,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4371亿元人民币,执行额16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0.3%。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3177亿元,执行额89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4.1%。

  随着防疫措施进一步优化,制造业景气略微回升,但仍连续第六个月低于荣枯线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2,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连续第六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这一走势与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制造业PMI录得50.1,高于上月3.1个百分点,时隔三月重返扩张区间。(财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李克强说,金融系统要继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这关系市场预期,稳定的预期是市场经济的硬通货,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加大金融对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的支持,改善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视新闻)

  实施细则》的通知,提出深圳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按照单户同一授信额度下无还本续贷总额的2%给予银行奖励,单户的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当年度已享受无还本续贷奖励的项目,银行在两个会计年度后才可再次作为申报项目申请奖励。(第一财经)

  Piper Sandler首席全球经济学家Nancy Lazar周一表示,2023年即将到来的衰退更像是上世纪70年代的衰退。她表示:“这更像是1973、1974年的情况,而不是2008年和2020年的情况。”她预测,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滞后效应发挥作用,2023年下半年将感受到经济衰退的全面影响。(智通财经)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近期多地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这有望促进观望者入市买房。据判断,供需两端政策加快落实,一二线城市需求旺盛,可望率先迎来市场复苏,楼市“小阳春”或将在少数城市出现。但陈文静也表示,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经济环境以及房价预期仍较弱,市场修复需要更长时间,“如果政策执行到位,预计全国楼市最早将于二季度企稳”。(上证报)

  今天上午,国家税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我国税收运行的总体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税费收入31.7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6.1万亿元(未扣除出口退税),社保费收入7.4万亿元,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央视新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新兴亚洲和发展中亚洲2023年和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升至5.3%和5.2%,对2023年的增速预期比10月WEO调升了0.4个百分点。IMF还预计中国2023年的增长率将升至5.2%。(第一财经)

  36氪获悉,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610.9亿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039.6亿元,下降9.5%;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638.4亿元,下降7.2%。

  阿里云提供计算与安全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未成年人保护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最近的宏观经济问题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