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最新重磅!看国资委如何抄楼市的后路
“地产+基建”的土地财政模式终归有一天会走到尽头,短期内借助城市化发展红利,楼市还可以继续“蹦跶”几年。但未来如何在发展过程中逐步降低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为其找到可替代的财政创收之路,正在变得越来越急迫了。
3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一根本目标,用好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这两个途径,以价值创造为关键抓手,扎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特别是提到“要突出效益效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聚焦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切实提高资产回报水平”。
这样的提法,显然呼应了去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说法。
近日,在2023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上,易会满主席再次提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它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那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其实,目前我们的主流估值体系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基于资本逐利性的要求,往往更加看重上市公司在当前阶段体现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我们其实是希望“中”字头的央企国企能够肩负起落实国家战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任,把基于盈利和现金流的PE、PB估值和国家战略、政策导向、社会责任等公共价值统筹起来,更好地发挥出资本的社会价值。
这么说吧,土地财政是必然要退出舞台的,因为房子不可能无限制地建下去,城市化率减缓、人口负增长,以及老龄化少子化因素,都已经锁死了楼市发展的天花板。
那么,以后地方没有土地财政这一大块收入之后,靠什么“搞钱”呢?有人说房地产税可以替代,如果你知道2020、2021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都达到了8.41、8.71万亿元,就明白房产税怎么收都不可能填得上土地财政退出后留下的大窟窿。
那靠什么?按照国务院向全国会的报告,按企业、金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三大类国资口径统计,2020年国有资产为635.2万亿元。
如果600万亿的国有资产回报率能够增长1个点,则对财政的贡献就是6万亿,完全足以弥补乃至替代土地财政收入。
那这巨量的国有资产有这种潜力吗?实际上,多年来国资总体运营效率一直是比较低的,全国国资资本收益率大概是3%左右,这样的收益率你说有没有空间?
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上,上榜国企95家,占中国企业总上榜数(不计11家台资和港资企业)的72%,民企仅占28%。
可以说,盘活存量巨大的国有资产,是我们在存量世界寻找增量的最佳路径:一旦成功,既可解决国有资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能弥补经济转型、新兴产业及创新发展嗷嗷待哺的资金缺口,实质性替代土地财政。
3月2日,高层在北京调研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并主持座谈会时明确表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用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力量。
未来要让芯片半导体产业在美国技术封锁下拥有市场化的收入和盈利保障,政策、财力的支持必不可免。
要让国有资本充分流动起来,就要从管资产低效率逐步转向管资本的高效率,国资的保值增值才能省力且效率高、效益好。
- 标签:最近财经新闻报道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3月最新重磅!看国资委如何抄楼市的后路
“地产+基建”的土地财政模式终归有一天会走到尽头,短期内借助城市化发展红利,楼市还可以继续“蹦跶”几年…
-
知识宝典
研究专长:广告学、美学、文化研究
- 2022《金融时报》全球金融硕士排名发布!华通留学
- 本周中国重要财经新闻回顾
- 期货周报|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浓厚国际油价剧烈波动有色金属沪镍、沪锡大幅下跌
- 回顾丨金融时报评出2022年中国金融十大新闻
- 一周财经热点_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