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航母合生创展“没落”真相
创业篇
崛起于世纪之交 成立八年销售额破百亿
时势造英雄。
1992年,邓小平南巡掀起二次改革之风,珠三角沿海的经商浪潮席卷而至,正是这一年,来自广东梅州的朱孟依和朋友创立了合生创展。
20岁出头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倘若要追溯朱孟依的生意史,最早可以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彼时朱孟依所在的广东梅州丰顺县城商业处于兴起之初,不少人通过摆地摊做生意,但这类商业显得粗放而散乱。
颇具慧眼的年轻人朱孟依看到了商机。公开资料显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朱孟依在丰顺县留隍镇建起了第一条商业街,正是这条商业街,让20岁出头的朱孟依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此后朱氏兄弟以一个建筑队作为依托,从粤东来到广州。由于有着独到的市场洞察能力以及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朱孟依很快在广州扎根下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又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外界对于朱孟依通过何种渠道获得香港居留权知晓甚少,但在那个年代,他的香港居民身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以港商的身份在内地投资,可以享受到多种政策优惠。
关于早期的朱孟依如何能不断发迹,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1992年5月成立的叶剑英研究会,其成员大部分来自于广东省政协、广东省委党校资历较深的老一辈。但资料表明,时年33岁的朱孟依已位及研究会副会长。资料还显示,1993年成立的珠江投资最初为叶剑英研究会名下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注册资本仅280万元,法人代表为朱孟依,成立当初并没有房地产经营业务。
显然,朱孟依在开启大业之初,就极具眼界。
1992年成立合生创展后,按照当时国家规定,除投标及投地外,合生创展没有独资开发房地产的资格。朱孟依于次年在广州注册成立了珠江投资。外界后来把朱孟依运营两家公司的手法称为“珠联璧合”,合生创展做房地产营销,珠江投资做前期拿地,两套班子一套人马。除此之外,发展初期就坚持高端定位也为合生创展迅速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铺平了道路。
“珠联璧合”令其一路高歌猛进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开始就坚持高端定位,应该说合生创展具有非常长远的眼光。”一位要求匿名的国内房地产职业经理人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毕竟那是房地产市场启动初期。
1998年,合生创展在港交所上市,但直到2002年,也就是成立10年之后,它才开启迈出广州的第一步。2002年1月,其宣布参与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的4个大型项目,总投资额约为8.2亿港元。
在时任合生创展董事总经理兼总裁谢世东眼里,2002年他们成功跨越了新的里程,这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拓展取得成果。合生创展在2002年年报中表明了其一线城市战略,“一线城市拥有庞大的人口,经济发展举足轻重,人均收入亦较高,此等因素有助推动当地的购买能力。此外,都市化发展步伐急促,中产阶层不断膨胀,居民不断追求都市化生活之优质产品和服务,均是位处此等城市且具良好策划之项目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2000年,合生创展先于国内其他房企,一举突破百亿元的年销售额,真正迎来了其创立以来的“巅峰时刻”。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