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与总裁调整 老牌国企深振业发展遇困
深圳国资委旗下的上市房企深振业在经历去年的股权争夺风波后,日前又进行了主要的人事调整。
今年5月底,深振业发布公告,李富川因工作变动原因将不再担任公司总裁,原副总裁蒋灿明被聘任为新一任总裁。
资料显示,蒋灿明现年43岁,高级工程师,从2004年5月起先后担任深振业策划设计部经理,湖南及广西(楼盘)分公司董事长,自2006年6月起任深振业副总裁。
而离任的李富川现年52岁,曾历任深振业资产管理部经理、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自2006年6月起任深振业总裁。
此次深振业的高管调整,在相关接近深振业的人士看来较为突然。该人士称,因为按照原计划,李富川的任期要到2015年5月才到期,如今提前两年进行调整,让更为年纪且有地方公司运营经验的蒋灿明接任,或许与近期深圳(楼盘)国资委欲加强旗下上市公司的整合有关。
国资重组
上诉人士透露,深圳市属国有企业近期召开了2013年度资本运作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深圳今年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上市公司市值和资产证券化率,并推进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的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工作。
就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深圳国资整合的步伐在加快,而在上市房企中,深振业无疑是最有可能成为深圳国资委整合地产业务的a股上市平台。
此前,就曾有包括国泰君安在内的众多机构对这一可能行进行了分析。
当时这些机构给出的理由是,目前深圳国资委旗下地产业务散落纷繁,未来若要做大做强,必然要资源整合,而在深圳国资委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地产公司中,深振业无论是品牌、规模,还是业绩都排名靠前。
另外,今年初深圳国资委主动放弃同为上市房企的深长城(行情,资金,股吧,问诊)的控股权,也增强了深振业成为整合地产业务平台的可能性。
对于这一可能性,深振业董事长李永明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曾表示,目前还无法说清楚,就算是真有可能,也无法向外界透露太多信息。
虽然当时李永明的表态较为含糊,但其也并未否认,反而让外界觉得整合一事可能性极大。
而在如今深圳国资委明确表态欲推动本地上市公司重组进程的同时,深振业又恰好进行了总裁调整,这在外界看来并不是一种巧合。
相关分析师认为,深圳国资旗下优质上市公司平台本身不多,作为整合重点,地产平台则更为稀缺。但在目前深长城去国资化已经十分明朗的情况下,深振业无疑会被赋予更多期待,此次深振业总裁的调整,也应该是从整合的大背景出发。
但实际上,就算深振业成为整合平台,也还需面临一些复杂问题。
上述分析师指出,截至目前,深圳国资委虽然为深振业第一大股东,但并未拥有绝对控股权,并还因此在2011、2012年遭遇民资“宝能系”的频频举牌,其控股地位曾一度遭到挑战。
发展之困
虽然深圳国资整合在明显提速,深振业成为地产业务整合平台的可能性也很大,但从深振业本身的发展来看,近年来却并不突出。
首先就规模而言,2012年深振业的销售金额仅为41.72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5%,但如此规模在上市房企中实属末流。
另外,在土地储备方面,深振业也面临发展瓶颈。最近三年,深振业未新增任何土地储备,并且在其大本营深圳,除目前开发中的振业峦山谷二期外,已没有任何土地储备。
对此,相关分析师表示,深振业其实一直以来的业绩锁定性都不佳,主要是过于谨慎的作风制约了销售情况,同时因土地市场升温、竞争加剧使其拿地难度加大,这使得深振业的土地储备严重欠缺,导致其发展缓慢、甚至过于保守。
而在房地产企业较为常用的财务杠杆方面,深振业也表现的极为谨慎。
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末,深振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2%,扣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仅为36.5%,这些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深振业财务相对稳健,但在业界看来,却更多的缺乏进取,因为在强调高杠杆的房地产领域,这就意味着资本腾挪空间小。
相关分析师就直指,深振业的财务状况会直接导致其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融资能力不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对此,深振业董事长李永明也曾坦承,“我们公司还是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也偏弱,土地获取方式不多,个别地区公司土地储备不足,应该说公司的最大风险还是土储不足的问题。”
而究其原因,相关分析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作为老牌国企,深振业本身在经营方面不会有主动创造的欲望,所以其一直不具备做大的诉求。
“不过在如今深振业极有可能成为深圳国资系地产整合平台后,上诉状况或许会有所改观,最近的总裁调整也许就是深振业变革的信号。”上述分析师还提到。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