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房产

力推“万象城倍增”华润半年融资47亿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5月30日,华润置地与四川省泸州市签署总投资额高达350亿元的合作协议,涉及水电、地产、燃气、医药等多个项目。其中在地产方面,华润置地拟投资30亿元在当地开发城市综合体。在零售百货业并不景气的今天,凭借万象城、华润中心等商业模式,华润置地2012年出租业务营业额达到38.36亿港元,增长37.4%。

  华润置地表示,未来的2年内,旗下品牌项目万象城至少再添6座,投入将超过420亿元;至2015年全国将有13座万象城开业,达到目前数量的两倍多。

  然而,大力扩张的华润置地近5年负债额一路攀升,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2012年1月至今,其融资额已超过160亿港元。仅今年以来的半年时间,融资额就达59.8亿港元(约合47.2亿元人民币)。

  记者致电华润置地相关人士,但截至发稿对方仍未接受采访。

  万象城大规模扩张 商业地产渐显过剩苗头/

  华润置地泸州综合体项目的定位和具体地点尚未公布,不过华润向来擅长“集体”合作,此次签署项目涉及水电、地产、燃气、医药等多方面,中国城市运营中心主任戴欣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预测,华润集团旗下包括华润电力、华润燃气、华润水泥控股甚至华润三九(行情,资金,股吧,问诊)都有可能参与泸州项目。

  近几年,华润置地商业项目迅速深入至二、三线城市,扩张频繁引人关注。

  万象城去年内再开南宁、成都两店,令万象城的总数上升至5家。华润置地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公司已运营的持有投资物业建筑面积为220.83万平方米,较2011年增长59.98万平方,增幅约37%。公司计划未来两年内,郑州、青岛、无锡、合肥、西安、温州6个城市的万象城都会相继开业。

  过去2年,华润置地完成了综合营业额从337亿港元至443亿港元的爆发式增长,其中酒店经营等投资物业营业额达到38.36亿港元,虽然仅占总营业额的两成左右,但增速达到37.4%,远远超出房产业务的23.1%。

  加码商业一直在华润置地的计划之中。早在2010年,华润置地高层已公开表示,商业地产的资产比例和盈利贡献在2015年要达到40%。

  但竞争对手们也是这样想的。由于住房调控不见放松,大量开发商已开始将重心转移至商业地产。据机构统计,2012年全国商业地产累计开发投资为12000多亿元,同比增幅近三成,虽然增速同比有所回落,但这个速度仍然高于住宅2~3倍。

  深圳市综合开发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记者表示,预计到2015年,大量的商业地产将建成并开始运营,从招商方面来讲,如何吸引足够的高端品牌入驻就是个大问题。万象城品牌资源固然较有优势,但只要城市中已存在同样定位中高端的综合体,也就同样将面临白热化的的竞争。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商冲击导致消费者对综合体的体验性大大提升,商业项目与文化旅游、3d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结合不断衍生出新的创意,对旧有的商业模式形成巨大冲击。

  融资成本优势突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华润置地对于未来6座万象城的投资将超过420亿元,其中无锡25亿元、温州和郑州各50亿元、合肥66.5亿元、西安80亿元,而青岛万象城光拿地就花费67亿元,投资更是超过超过150亿元。

  由于商业地产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要求非常严苛,华润高速扩张的背后,是不断攀升的负债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公司近5年年报,发现其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从2008年的57.1%跃升至2012年的66.5%,不断逼近70%的“警戒线”。

  从频繁融资的举动中,亦能看出华润置地对于资金的渴求。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以来的半年内,公司通过银行借贷、为子公司担保等方式融资3次,融资金额达59.8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置地在融资成本方面优势明显,据其去年年报显示,2013年12月31的加权平均有息负债利率仅为3.77%。

  戴欣明认为,华润置地能间接获得华润集团在信用和融资方面的优势,另外华润置地本身的央企背景也使得“拿钱”相对轻松。

  盛富资本和盛诺金地产基金总裁黄立冲表示,大部分商业地产租金收入是无法跑赢债务成本的,华润置地4%以下的低融资成本是非常大的优势。

  义乌国际贸易再次推出新政策。昨日(6月3日),浙江省工商局与义乌市政府联合出台《关于义乌市开展商事登记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国际贸易产业链上的各相关行业为重点领域,推出若干条创新举措。其中外贸商品交易的采购主体,允许放宽为外商投资的公司。

  浙江省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商品采购主体是义乌国际贸易产业链上一类新的市场主体,主要是在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并在相应的主管地海关或口岸海关报关出口。义乌依托国际商贸城,存在大量以此类方式开展活动的市场主体,之前只能以一般贸易商形式进行登记。义乌前期启动了商品采购主体登记试点,允许登记为内资有限公司。

  《意见》扩大了国际贸易的商品采购主体,在允许以内资公司登记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外商投资的公司。同时还放宽试点行业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允许试点行业企业以乡镇人民政府、居(村)委会、各类园区管委会、市场举办者出具的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办理工商登记。对没有办公实体的电子商务企业(交易平台服务提供商除外),允许通过电子商务秘书企业进行日常办公托管,可以使用电子商务秘书企业的住所(经营场所)办理工商登记。

  记者注意到,《意见》特别提到了新型的监管模式,就是以信息公开为基础。

  《意见》规定,搭建商事主体信息网上公示平台,形成商事主体“一旦失信,人人可知,处处受限”机制,同时改革现有工商年检制度。全面推行网上年检,简化年检手续。

  浙江省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放宽准入的同时将加强事后监管。现在义乌20余个政府部门的监管信息已经实现集中,消费者和交易相对方均可对主体信用进行评价。有市场经营户告诉记者,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设立在市场内的200多台电子触摸屏进行查询,并且可以现场评价,不敢自己耍小聪明了。

  《意见》还明确了将进一步下放登记审批权限,实行“局所登记一体化”。

  有外资企业经营户告诉记者,以前,外资企业由县级工商局登记,现在直接延伸到基层工商所,外资企业以及港澳个体工商户只需去就近的辖区工商所办理即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