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转正有望解开房地产调控死结
十年调控九成空,中国的房地产调控似已陷入一个无解的僵局。多年来,提高首付、加大交易环节成本、清算闲置土地、加大保障房供应、房产税试点、限贷限购……手段用尽,房价依然像脱缰的野马。刚需们沮丧之余,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冀望强烈,此次决定中国未来的会议,能否打开房地产市场的死结?
日前,作为中国官方高层智囊机构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首次公开了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其中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表述尤为引人注目。该方案提出,在规划和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对已经形成的小产权房,按照不同情况补缴一定数量的土地出让金,妥善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这意味着,如果该方案实施,我国体量庞大的小产权房,将会有条件地“转正”。
笔者手头有一组数据:截至去年底,深圳住房总量约为4.2亿平方米,其中小产权房面积占比约47%,即接近2亿平方米;而处于“地下”状态的小产权房交易市场,房价行情约为商品房的1/3~1/2。而据统计,全国范围目前小产权房总量或已超过70亿平方米。可以想象,如此巨量的供应一旦合法地进入市场,其效果将令人震撼。我们或许会发现,以往的种种调控措施还真算是白费力气了。
我国的房地产调控往往脱不了行政干预的色彩,从“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来看,一个“限”字,令“看得见的手”显露无遗,而效果却适得其反。而从“383”改革方案来看,政府的调控思路开始注重于市场化手段,即以供求关系的改变来改善市场现状。它一方面会彻底颠覆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供求,一方面又打破了政府垄断土地的局面,这对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显然都是有益的。
当然,这个方案并非为了平抑房价,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是一场新的“土改”,可以改变土地二元结构,使农民享受到土地增值带来的益处,同时改变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现状,从而彻底转换地方政府职能。尽管如此,我们仅仅从房地产调控的角度来审视这一设想,已经是“搂草打兔子”的意外收获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有理由对这一设想的实现抱以期待。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