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房产

一线城市“房冷地热”现象突出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部分房价上涨较快一线城市和区域热点城市,市场进入了观望期。图为某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参观者了解楼盘信息。 新华社发

  国土资源部15日发布一季度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受GDP增长预期下调和产业调整发展影响。市场分化加剧,一线城市“房冷地热”现象突出。针对相关问题,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负责人、中国土地规划勘测院地价所所长赵松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分化、去化,关键还是要相信市朝

  记者:为什么说城市地产市场呈“分化”、“去化”格局?

  赵松:今年以来,中央政府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房地产领域双向调控、差别化调控、长效机制建设等更加契合市场规律,加之房地产税立法、不动产统一登记推进的间接影响,有助于形成理性预期。地方层面,产业结构调整、自主调控市场等政策性因素综合影响,区域和城市地价分化日趋明显。

  对住宅地价而言,一方面,部分人口增长缓慢、商品房库存高、消化周期长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有所回落,地价水平涨幅收窄,甚至出现下降迹象;另一方面,部分房价上涨较快一线城市和区域热点城市,通过推广自住型商品房、限制预售、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土地供应等措施加大调控力度,加之2013年四季度部分城市调控收紧新政持续发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市场进入观望期。

  记者:“房冷地热”说明什么?

  赵松:房屋和土地市场买卖双方是不同群体。“房冷”说明房屋市场观望氛围较浓,购房者不急于出手,或受限于资金支付能力(银行收紧购房贷款)不能形成有效需求,房屋供需矛盾趋于舒缓,供需力量对比正在调整。“地热”则说明开发商对未来的正常经营、获利仍充满希望,所以踊跃出手拿地,形成有效交易。

  楼市与地市“时间差”是很正常的,二者间的影响要一个传导期。就目前情况而言,关键要分析清楚当前“房冷”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是个别楼盘营销策略,还是市场整体行情;是形成断崖式深跌,还是逐步降温。新一届政府强调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不妨继续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培育更加理性规范的市撤境。

  降温、降价并不代表就是“崩盘”

  记者:相关专家研判认为,开发商需以价换量快速回笼资金,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渐浓,拐点或将形成。拐点在眼前吗,怎么看“崩盘论”?

  赵松:一季度地价变化一大特点是上涨态势放缓趋稳,综合地价环比涨幅在连续7个季度后首次收窄,虽然收窄幅度还比较微弱,但仍值得关注,其原因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信贷规模增速趋缓及部分城市市场调整密切相关。

  如果楼市真出现“拐点”,将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后全面传导至土地市场,进而反应在地价信号中。至于拐点是否就在眼前,我觉得整体而言,尚不会出现得这么快。经过十几年高速增长,我国楼市确实该随着经济降速、调整而降温,但降温、降价不代表“崩盘”,价格小幅波动应该是正常市场常态。主观上,恐怕多数人不会希望中国不动产市场像当年日本那样出现致命性“崩盘”;客观上,刚需仍然旺盛的区域热点城市强大的内在支撑还会持续一段时期。

  记者:您担心的是什么?

  赵松:我倒是担心两种倾向,一是个别地方政府“闲不妆,等不得市场的自发调节,又要急于出手救市,非把邪泡沫”炒成大“泡泡”不可;二是舆论盲目跟风,把点上的问题炒成面上的问题,进而形成强大的“市场预期”,催动市场的大幅波动。所以,正如我们报告中分析“对市场中的量价信号、预期变化,既要敏感跟踪又要全面、理性解读、审慎应对,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我认为,在当前的复杂形式下,这一点很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