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十八湾沿岸“断路”将打通 将再造“西宫”
普陀区是上海中心城区拥有苏州河岸线最长的区,苏州河普陀段形态曲折优美,呈现天然“十八湾”,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何深入挖掘苏州河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重要地标。昨天在普陀区举办的“苏州河论坛”上,普陀区透露“打通沿河‘断路’”、“进行‘西宫’再造”等规划,专家学者们对此建言献策,建议建立“苏州河博物馆联盟”、在沪西工人文化宫设立“劳模口述历史纪念馆”等。
修复文化基因
“普陀区苏州河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已有51处。”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雪敏曾经做过深入调研,他细数,其中古代文化遗址1处,为元代水闸;近代工业遗产17处,为信和纱厂、阜丰机器面粉厂、申新九厂、上海啤酒厂、中央造币厂和中华印刷厂等。
普陀区政协委员们提出“修复文化基因”的观点。建议建立“苏州河博物馆联盟”,增加沿线博物馆群的博览体验方式,彰显苏州河博物馆长廊的功能。例如,扩建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增加展览容量和智能复原展示技术;优化策展方式,衍生博物馆商业,导入户外主题活动,打造苏州河工业文明集中展示带。
专家们建议,将防汛墙的防洪功能和苏州河整体景观提升相结合。通过地面铺砖、3d景观墙、动漫故事墙、涂鸦广告墙等方式,突出苏州河“十八湾”文化功能,开发商业功能,增强沿河视觉效果。例如,可在江宁路桥、长寿路桥等陆上交通通达性较好的河段防汛墙内外侧进行艺术涂鸦。
打造休闲品牌
目前,苏州河“十八湾”沿岸还有不少“死路”和“断路”。居民们都希望,打通这些沿河道路,让更多人近距离亲水。
区政协委员建议,通过建造水岸回廊、绕行通道、岸边栈道等方式,构建景观步道,力求岸线贯通、畅达,为苏州河旅游和休闲提供充足的滨河公共空间。
“城市水上风情线”需要丰富的娱乐活动作为支撑。专家们说,建议开辟若干滨河区域,以市民亲水、夜间文化表演、旅游观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展览展销等为主要内容,提供水上游览、岸边休憩、码头休闲、岸上活动等多方位立体式旅游体验。
目前,苏州河沿岸许多区域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长风地区具有开放滨河空间优势,可以完善休闲业态设置,构建商务消费和文化体验集聚地;长寿地区可以依托m50创意园区,以艺术、休闲、商业的融合并举为特色,构建情景独特、体验奇特的水上艺术体验带,还可以围绕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优化码头、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促进苏州河水上旅游与梦清园、浅水湾文化艺术中心的功能联动。
重塑“西宫”形象
根据普陀区的“西宫”再造规划,将结合公交停车场的联合改造,形成较大载体空间,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力争在沪西工人文化宫区域打造文化新地标。
今后,普陀区将整合和开发利用区域丰富的劳模文化资源,以育人、立德为核心,以教育、培训、旅游为载体,以打造市民精神家园为目标,以职工文化活动为支撑,紧扣劳模精神主题,实施红色品牌战略。
区政协委员建议,可以在西宫设立“劳模口述历史纪念馆”,通过历史资料整理或视频采访,运用影视资料形式和口述历史记载,集中展示劳动模范的风采,进一步发挥劳模精神的价值引领和滋润心灵功能。此外,还可以在曹杨村史馆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第一工人新村纪念馆”,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地之一。
如需供稿、商务洽谈、机构合作,请拨打金融界房产热线13817941936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