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三年来首现利润下滑 手机代工厂面临市场洗牌
富士康日前公布2015年财报,遭遇三年多以来首次季度利润下滑。作为知名手机代工企业,其利润的下滑或预示着手机代工厂的“寒冬”已至。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手机代工厂必然会经历一个市场选择的淘汰过程,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成为厂商需要突破的关键。
富士康利润下滑面临挑战
专注于手机代工的富士康电子近日发布了2015年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在2015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7%,遭遇三年多以来首次季度利润下滑。有分析称,富士康利润之所以下降,是因为受到iphone销售放缓的影响,代工业务竞争加剧等因素的拖累。尽管整个2015年,富士康净利润为1469亿新台币(约合46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444亿新台币,但是在其最大客户苹果的组装业务下滑这一事实面前,富士康仍面临着今后利润继续下滑的严峻挑战。
受此影响,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同样面临压力,鸿海半数营收来自苹果,而苹果则在1月份警告称,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公司季度销售额可能将遭遇十几年来的首次下滑。
为了应对压力,避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一直寻求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从纯代工商转型为一家同时生产关键电子配件和设备的公司。鸿海和几家关联公司日前宣布,斥资35亿美元取得夏普控股权,将日本智能机屏幕供应商加入其企业帝国。这或许可以看成是鸿海迫切希望能够摆脱对苹果的依赖的一个举措,作为苹果的代工厂商,这为鸿海带来很大优势,但过度依赖苹果已经给这家企业带来很大危机,鸿海已经到必须转型的时候了,收购夏普则有利于推动鸿海的转型,寻求多元化的发展。
手机代工迎来“寒冬”
富士康作为知名手机代工企业,其利润的下滑可看作是一个风向标,这也许预示着手机代工厂的“寒冬”来临。
去年底,锤子手机代工厂深圳中天信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倒闭,由此舆论的目光开始关注智能手机的“幕后制造者”代工厂这一行业。其实,中天信的倒闭只不过是近来倒闭的手机代工厂中最新的一家而已。据悉,如今每台利润2分钱的手机代工单也有不少代工厂抢着做,甚至“零利润”也要抢单,因为不继续生产就得遣人关门。由此可见,手机代工行业已经步入困难时期。
首先,手机行业步入发展缓慢期,代工厂受此影响步入寒冬。前期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手机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时至今日,步入发展缓慢期,订单的下降已满足不了胃口巨大的手机代工厂群,“倒闭”这一事实便开始在代工厂行业中蔓延开来。
其次,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是手机代工行业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廉价劳动力是国外品牌在中国设厂的原因,国内品牌更是长期享受本土优势。但近两年来,这种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幅减弱,国内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而这方面的成本并不能通过精减人员来减少。以往的优势直接转化成劣势。
此外,现在的代工厂生产出来的货品难以跟上手机厂商的发展需求,也导致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手机品牌的激烈竞争,导致手机产品的利润被不断的压低,一批小型、山寨手机厂商的资金链出现断裂,作为下游的手机代工企业也必然受到严重冲击。目前,在国内无论是手机品牌还是手机供应商,都是处于多和乱的状况,市场的泡沫已显而易见。一旦市场骤冷,泡沫破裂,手机代工企业同样难以幸免。
手机代工行业亟待转型
任何企业想要生存,最重要的是掌握最新核心技术和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商业模式,手机带工企业更是如此。然而,国内大多数中小代工厂仍停留在原始的制造阶段。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成为厂商需要突破的关键。当“寒冬”来临时,必然会导致行业的洗牌,摈除泡沫,使行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一方面,代工企业应跟上技术的革新,在“生产线”上做文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从重劳工的生产逐步向更注重技术研发投入转型,进而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手机品牌的生产再也不能沿用过去“吃定一家”的做法,而需通过多代工不同品牌,来分散风险压力。
总之,手机代工厂必然会经历一个市场选择的淘汰过程,在经过行业洗牌之后,未来中小代工厂将会加速升级或被淘汰,能够生存下来的必然是掌握最新技术的代工企业,也必然能经得起市场考验。
富士康利润下滑面临挑战
专注于手机代工的富士康电子近日发布了2015年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在2015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7%,遭遇三年多以来首次季度利润下滑。有分析称,富士康利润之所以下降,是因为受到iphone销售放缓的影响,代工业务竞争加剧等因素的拖累。尽管整个2015年,富士康净利润为1469亿新台币(约合46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444亿新台币,但是在其最大客户苹果的组装业务下滑这一事实面前,富士康仍面临着今后利润继续下滑的严峻挑战。
受此影响,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同样面临压力,鸿海半数营收来自苹果,而苹果则在1月份警告称,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公司季度销售额可能将遭遇十几年来的首次下滑。
为了应对压力,避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一直寻求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从纯代工商转型为一家同时生产关键电子配件和设备的公司。鸿海和几家关联公司日前宣布,斥资35亿美元取得夏普控股权,将日本智能机屏幕供应商加入其企业帝国。这或许可以看成是鸿海迫切希望能够摆脱对苹果的依赖的一个举措,作为苹果的代工厂商,这为鸿海带来很大优势,但过度依赖苹果已经给这家企业带来很大危机,鸿海已经到必须转型的时候了,收购夏普则有利于推动鸿海的转型,寻求多元化的发展。
手机代工迎来“寒冬”
富士康作为知名手机代工企业,其利润的下滑可看作是一个风向标,这也许预示着手机代工厂的“寒冬”来临。
去年底,锤子手机代工厂深圳中天信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倒闭,由此舆论的目光开始关注智能手机的“幕后制造者”代工厂这一行业。其实,中天信的倒闭只不过是近来倒闭的手机代工厂中最新的一家而已。据悉,如今每台利润2分钱的手机代工单也有不少代工厂抢着做,甚至“零利润”也要抢单,因为不继续生产就得遣人关门。由此可见,手机代工行业已经步入困难时期。
首先,手机行业步入发展缓慢期,代工厂受此影响步入寒冬。前期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手机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时至今日,步入发展缓慢期,订单的下降已满足不了胃口巨大的手机代工厂群,“倒闭”这一事实便开始在代工厂行业中蔓延开来。
其次,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是手机代工行业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廉价劳动力是国外品牌在中国设厂的原因,国内品牌更是长期享受本土优势。但近两年来,这种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幅减弱,国内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而这方面的成本并不能通过精减人员来减少。以往的优势直接转化成劣势。
此外,现在的代工厂生产出来的货品难以跟上手机厂商的发展需求,也导致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手机品牌的激烈竞争,导致手机产品的利润被不断的压低,一批小型、山寨手机厂商的资金链出现断裂,作为下游的手机代工企业也必然受到严重冲击。目前,在国内无论是手机品牌还是手机供应商,都是处于多和乱的状况,市场的泡沫已显而易见。一旦市场骤冷,泡沫破裂,手机代工企业同样难以幸免。
手机代工行业亟待转型
任何企业想要生存,最重要的是掌握最新核心技术和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商业模式,手机带工企业更是如此。然而,国内大多数中小代工厂仍停留在原始的制造阶段。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成为厂商需要突破的关键。当“寒冬”来临时,必然会导致行业的洗牌,摈除泡沫,使行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一方面,代工企业应跟上技术的革新,在“生产线”上做文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从重劳工的生产逐步向更注重技术研发投入转型,进而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手机品牌的生产再也不能沿用过去“吃定一家”的做法,而需通过多代工不同品牌,来分散风险压力。
总之,手机代工厂必然会经历一个市场选择的淘汰过程,在经过行业洗牌之后,未来中小代工厂将会加速升级或被淘汰,能够生存下来的必然是掌握最新技术的代工企业,也必然能经得起市场考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