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IT

你所追的热点 可能给甲方做了免费公关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也许,公关公司才是最厉害的媒体。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日益猖獗”的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新闻已经难辨真假,被微博微信刷屏的消息只有快慢,点击率成为评判文章的标准之一。

  而标题和噱头又会成为打开率的关键因素。所以,你在刷屏中看到的新闻或许不那么纯粹。就像我们津津乐道看完一篇文章,看到结尾处才发现,原来是广告,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广告植入,或许也不会让你太过反感。

  细数曾经刷屏我们朋友圈的热点事件,有哪些是真实的新闻,又有哪些或许就是本身公关策划好的一场炒作?

  1.网红代表papi酱

  前不久,以短视频进入我们视野的papi酱,凭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原创视频成为网红。

  3月19日,papi酱出让股权12%,获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1200万元天使轮融资,估值1.2亿人民币左右。随后,正所谓树大我们被广电总局封杀papi酱的新闻刷屏了朋友圈,很多人猜测这是罗振宇策划的一场营销。

  4月21日下午,papi酱的视频贴片广告招标会召开,拍卖会开始10分钟,2号竞拍者丽人丽妆以2200万的价格拿得标王。papi酱成为网红有她自己独有的特色可以博得大众好感,成为网红之后的一系列刷屏新闻,我们很难判断是不是会有末后推手在精心策划。

  2.和颐风波

  和颐酒店的风波,发生之后传播速度惊人,瞬间刷屏了微博微信。抛开这件事的道德层面不去评论,看其传播效果,不由得会让我们怀疑在这传播的背后,其幕后推手的力量。

  2016年4月3日,从外地来北京办事的女士弯弯(化名)表示,其在位于朝阳区酒仙桥北路望京798和颐酒店入住时,被陌生男子跟踪后强行拖拽,后被抓住头发用力撕扯,在该女士大声呼喊后,围观者逐渐增多,陌生男子逃走。此消息正在网上微博疯传。

  从和颐酒店的事件来看,当网友站在道德制高点表示愤怒,借此宣泄自己情感的时候,一定会因怒传播。然而这么快疑似病毒式的传播,难道不像是竞争对手借此机会在背后推波助澜吗?

  3.微信公开课的炒作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被“我与微信的故事” 这个h5刷屏,一瞬间,这一链接疯狂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

  就在每个人乐此不疲去分享的时候,突然微信后台服务器崩溃,后来又收到,这一链接是病毒,会有盗号现象的发生。这个消息,又一轮刷屏了朋友圈。

  之后,微信之父张小龙出面了,一嘲微信公开课”宣布了微信推出了企业号,张小龙的演讲,又引起一轮刷屏。 一个新闻事件的产生,轮番造成了几轮刷屏,难道这不是一场公关?

  你为他写的每一篇评论文章,不是在跟刷屏热点的同时,也给微信做了一场免费的公关?

  4.六小龄童&百事可乐

  还记得春晚前大家为六小龄童讨伐央视吗?

  还记得百事可乐刷屏朋友圈的广告吗?

  2015年12 月 29 日,朋友圈里出现了一段关于猴王六小龄童的动态广告,讲述了从田间地头到电视荧幕,章家四代人坚持用猴戏把快乐带给千家万户的故事,鼓励年轻人们都能化身乐猴王,在春节来临之际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广告一发出便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议论。

  百事可乐借助猴年与六小龄童制造话题,六小龄童上不上春晚让六小龄童话题升温,同时带动了百事可乐。

  从阴谋论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或许应该是百事可乐,但从品牌传播的角度看,这会不会又是一场传播?广大媒体与自媒体对六小龄童的报道是不是免费为百事可乐造了更大的声势?

  5.高晓松&罗永浩“漂亮得不像实力派”

  2015年八月份,罗永浩发布了锤子手机。这位以会炒作会营销著称的老罗,在微博上与高晓松上演了一场撕逼大战。

  5.高晓松&罗永浩”漂亮得不像实力派“

  高晓松以罗永浩侵犯他的肖像权为名,发了一条声讨罗永浩的微博,之后,罗永浩以此做出了回应。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也许他们之间的讨伐回应,更是给锤子手机造成了更大的声势。

  罗永浩与高晓松都是话题性人物,这两个人之间的声讨与回应当然自带流量,引起话题性传播,那么,关于他们的每一篇评论,我们可以说是一篇公关稿吗?

  结 语

  在很大程度上,“炒作”和“公关”之间是几乎披的是同样的外衣,似乎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分界点来标明二者的区分,但是,新闻公关和炒作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炒作是往往是有形式无内容,在吸引眼球的同时往往又造成不小的争议和负面影响。

  现在营销界很流行两个词, “事件营销”和“新闻公关”,按照国内许多专家给的定义是:在真实和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行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销售的目的。

  无论是媒体还是自媒体,我们每天写文章贴热点,追求打开率的同时,或许也会无意中了公关的“圈套”,为甲方做了一场免费的公关,这是公关的高明之处还是在略显浮躁的互联网环境下发生的必然现象?

  本文作者翟子瑶,速途网主编,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博客中国等专栏作者。致力于人物专访报道、互联网分析评论等。新浪微博@翟子瑶,微信 787272060 欢迎联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