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IT

评论:监管层规范中概股回归不会造成市场深跌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熊锦秋:监管层规范中概股回归不会造成市场深跌)

  ◎熊锦秋

  近期市场传闻,证监会拟暂缓中概股企业私有化并重返沪深股市上市,中概股回归国内a股无论是借壳、重组还是ipo都可能受到限制。5月6日a股出现急跌。当日盘后,证监会发言人表示,证监会已注意到相关舆情,正对中概股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此前众多垃圾股凭借中概股借壳概念出现非理性爆炒,甚至在“壳市”中间人介绍双方见个面就要价上千万元,这种荒唐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证监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紧急研究对策,规范或控制中概股回归,有利于推动股市健康发展,有利于化解市场扩容压力,这是件大好事。当然,一些遭遇爆炒的壳股会由此闻风而逃、价格急跌,市场抽资效应明显,也会带动整个市场下跌;另外也不排除部分利益主体借机砸盘。

  现在有观点认为,a股市场历来炒壳风气较重,如果“一刀切”限制借壳乃至并购重组,可能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属于负面作用较大的“休克疗法”。

  笔者觉得这纯属歪论。笔者一直认为,既然创业板考虑到借壳上市的危害,禁止借壳上市,那么在主板、中小板也应全面禁止;重大重组和借壳都是较大体量的新资产上市行为,不宜分出不同的上市渠道(ipo、重大重组、重新上市),只应保留ipo审核通道。管理层应该坚决全面禁止借壳上市,或者将借壳上市、重大重组全部纳入ipo审核通道。

  只有禁止借壳上市、规范重大重组,市场才能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市场虽然短暂下跌,但对价值投资者来说这却是吸纳绩优股的绝佳机会,深跌基础并不存在。一些垃圾股本无内在价值,投资者偏要买入投机,欲图博取借壳上市、重大重组炒作出的巨额利润,那么自然需要为此承担相应风险。

  中概股通过借壳或重组回归a股,显然是为了谋取境内外市场的巨大估值差价。一些中概股遭遇境外空头“做空”攻击,估值大幅回落。反观a股市场,吹捧上市公司很少受到查处,但一旦质疑上市公司,就可能被上市公司追究“损害商誉罪”,因此a股市场一些股票的估值远高于境外市场。

  尤其中概股不少处于新行业,题材新颖,a股市场更是追捧有加,但这背后未必就全是市场的自我价值发现,而可能存在市场操纵。

  中概股回归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人说可让a股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但现在国人炒美股、炒港股并非难事,尤其港股通已经开通,a股投资者可以很容易买入港股,为什么不让投资者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在境外市场买入,非得让投资者在a股市场以高于境外市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买入,这不是坑害投资者吗?

  而且,有些中概股企业接受境外融资而成为“外资公司”,其中不少采用了vie结构,中概股回归需要私有化和拆除vie结构,但私有化向市场发出收购要约一般都比市价高出不少,中概股凭空让境外投资者轻松获得暴利,转而再到a股市场来找回成本和利润,这种行为实在要不得。

  目前中概股回归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实是a股市场长期蓄积问题的集中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操纵已深植a股基因。

  现在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监管较严,但对市场操纵监管力度或需加强。很多内幕信息其实未必有什么价值、甚至一文不值,内幕交易大亏其本的也有不少。

  一些内幕信息之所以值钱,主要是被操纵者借题发挥。比如虽然重大重组有业绩承诺以及补偿方案,但这些业绩往往夸大其词、甚至未来三年的补偿承诺也可能成空,而在主力操纵下却连续十几个涨停板。只有严厉打击市场操纵,a股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获得重生。由此,监管部门应将部分监管力量配置在打击市场操纵上面,尤其是上市公司以信息披露相配合的大规模内外勾结型市场操纵。

  (作者为资本市场专业评论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