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 "高品质"背后的故事(下):锱铢必较,人尽其才
一汽-大众鲜少对外开放的三大核心实验室揭开“神秘面纱”,这里有超过2800名员工,他们心怀“造出超越用户期待的高品质产品”的愿望,并为此“吹毛求疵”、“锱铢必较”。
据李松梅介绍,秉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一汽-大众早在2003年就从德国引进了AC测评,并为员工规划高效的职业发展通道。自引入AC评测以来,一汽-大众已开展评测90期,256人通过AC走上经理岗位。
“被誉为‘选人神器’的AC评测,通过科学、严谨、公开、透明的方式,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出来,为一汽-大众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松梅自豪地表示。
近日,“一汽-大众品质之旅——‘众创未来’媒体青年营”在长春开营,来自全国的30名“90后”记者,深入一汽-大众长春基地,通过参观三大核心实验室,以及学习人才培养体系等,了解一汽-大众对产品品质和人才的不懈追求。
三大核心实验室揭开面纱,确保品质“锱铢必较”
本次活动,一汽-大众鲜少对外开放的三大核心实验室,揭开了“神秘面纱”。据介绍,三大核心实验室包括整车安全试验室、质量保证检测中心和匹配分析测量间,这里共有超过2800名员工,他们心怀“造出超越用户期待的高品质产品”的愿望,为此他们“吹毛求疵”也“锱铢必较”。
拧紧技术
作为大众集团第一个在海外获得认证的整车安全试验室,一汽-大众车辆安全中心集先进设施、核心技术及完备试验项目于一体,不仅可进行整车碰撞实验,还能对车身、气囊、安全带等安全性能装备进行实验和分析。活动现场,一汽-大众正在进行速腾左20%碰撞试验,随着巨大的撞击声和四散的零件,在场的媒体纷纷发出惊呼,“以前也看到过C-NCAP碰撞测试后的车辆,没想到现场这么震撼。”
一汽-大众对安全的投入,可谓不余遗力。“安全试验需要各种各样的假人,由于密集分布的传感器和垄断等原因,每个假人造价都很昂贵。”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实验室的假人可以满足多种安全试验,总价值在5000万元以上。”
在质量保证检测中心,一汽-大众展示了拧紧、工业CT、色谱质谱分析、材料气味评价方法等技术。而作为汽车制造的“幕后英雄”,一汽-大众匹配分析测量间以精确量化的质量标准,展示了严谨的工匠精神。据介绍,一汽-大众检测仪器精确度高达20微米,相当于头发丝六分之一的大小,要求零部件尺寸公差不能超过0.5毫米、发动机等精密零部件尺寸精度更精确到微米、且力求确保零部件100%合格。“我们这一套检测仪器差不多要1500万元,也会伴随一款车型的全生命周期。”
分析测量间
AC测评选拔优秀人才,打造车界“黄埔军校”
一汽-大众的严苛要求,也造就了大批的汽车人才。在业界,一汽-大众素有车界“黄埔军校”之称,如长城汽车副总裁柳燕、小鹏汽车公关总经理李鹏程,以及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尤静等业内精英都曾在一汽-大众学习和工作过。
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松梅介绍人才发展体系
据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松梅介绍,秉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一汽-大众早在2003年就从德国引进了AC测评,并为员工规划高效的职业发展通道。自引入AC评测以来,一汽-大众已开展评测90期,256人通过AC走上经理岗位。
以前,上海和杭州等南方的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来一汽-大众,现在这些地区的招聘会挤得满满当当,他们认为有了AC测评的标准,每个人都能获得公平的升迁机会。李松梅表示,“经过十多年本土化内化过程,AC测评成为了一汽-大众科学严谨、公开透明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尺。”
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主管物流规划工程师刘国际
此外,在车市下行的当下,成本优化成为汽车企业渡过寒冬的战略要点,其中物流也是重要的一环。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主管物流规划工程师刘国际介绍了E-Lane项目,他指出,E-Lane通过车身流、订单流和物料流形成“三流合一”的规划与管理,达到提质增效、精益管理的效果。“E-Lane模式目前已经在成都工厂应用,将助力捷达品牌全新起航。” 刘国际自信地表示。
展望未来,一汽-大众方面负责人表示,面对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挑战,一汽-大众将继续肩承“造价值经典汽车,创卓越出行服务,促人、车、社会和谐”的企业使命,在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产品的同时,还将持续开展更多交流活动,搭建更多元的交流平台,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长远稳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姜智文)
相关阅读:
一汽-大众 "高品质"背后的故事(上):严苛标准,坚守细节
【专题】一汽-大众五大基地巡礼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