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罕见暴跌!20家公募基金、外资机构紧急解盘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芬
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降至0.00%-0.25%的水平,并推出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美联储的操作令全球哗然,受其影响,中国股市同日高开低走,沪指失守2800点关口,大跌3.40%。
对此,工银瑞信、招商、国寿安保、融通等16家公募第一时间解读美联储降息对A股后市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市场短期承压,海外股市对A股的边际影响将逐渐淡化,基本面、政策面、估值等仍支持中长期积极向好。债券市场方面,基金公司普遍认为我国货币政策较有节制,并不盲目跟随海外,预计债市难有大幅下行空间。
总而言之,由于中国疫情稳定、基本面良好,且政策空间充足,国内股债不仅在短期是全球避险资产,还在于长期可能是提供回报和增值的全球核心资产。因此,多家基金公司建议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国内市场,继续持有相关股债资产。
海外情绪的扰动或导致A股短期波动偏高
泰达宏利基金师婧认为,目前欧美恐慌根源可能还是在于疫情无法得到控制。但单纯货币政策降息对于经济的拉动已经越来越小,后续不排除美联储继续购买企业债或高等级债或者直接干预股票市场的操作。市场估计,第一季度疫情对中国、日本、韩国影响较大,但2、3季度疫情向欧美传导,甚至不排除出现一定的衰退。目前看金融体系内部尚未出现有毒资产和连锁反应,但海外美元资产的流动性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需要继续关注后续疫情发展和资产购买计划。
景顺长城基金投资部表示,向市场紧急注入流动性有利于缓解目前美国所出现的流动性紧张问题,特别是风险较高的能源板块,但此举也进一步压缩了美联储本就有限的政策空间,也验证了海外经济基本面将受到了疫情的明显拖累。资本市场对此的解读偏负面,短期来看海外资本市场的高波动状态仍未结束,此外还需要关注疫情对于我国外需的负面冲击。国内股市方面,尽管外围市场上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历史性一周,但A股走势仍然体现出一定的韧性。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短期市场波动可能仍然较大。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经理刘安坤认为,海外情绪的扰动或将告一段落。其一,上周A股伴随海外疫情的进展波动较大,结合A股的估值、政策空间、防疫成果看,调整幅度已较为充分。虽然海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的疫情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全球的经济总需求、产业链等产生中长期的冲击,但短期来看各国开始升级防疫措施,同时出台量宽措施对冲短期的流动性危机,疫情和对冲措施的清晰度不断提高,进而可以降低波动率。我们判断,海外市场仍会伴随疫情数据的上升出现二次探底,但波动率如果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对A股的情绪扰动或可忽略。其二,A股后市的交易主线将聚焦在国内企业的受损评估、政策的对冲力度等因素。目前来看,这些因素利好、利空参半,尚未有明显的能够影响大盘方向性的驱动力,所以接下来A股大概率将缩量盘整。
对于3月16日A股大跌,招商基金认为主因是周末海外疫情恶化速度较快,陆股通大幅流出,同时国内政策宽松程度低于预期。周末欧洲多国宣布疫情防控措施升级,美联储周末紧急降息100个基点,并重启量化宽松,宽松的力度和时点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但该举措反而加剧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空间受限以及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的担忧。同时,上周五央行降准落地,但周一MLF利率与上期持平,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落空,叠加3月16日公布的1-2月实体经济数据大幅下滑,引发市场对于国内经济的悲观情绪。并且受全球股市继续大幅下跌影响,国内陆股通继续大幅流出,令A股指数承压。
海富通QDII基金经理陶意非表示,受外围影响,A股近期也出现一定回调,主要出于对包括国内在内的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若疫情在全球蔓延,可能会造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从而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压力。此外,可能造成国内已经逐渐好转的疫情状况重新面临挑战,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消费经济复苏。美联储的措施虽然长期可能保证市场流动性,但短期对海外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其后续效应需要根据各国政府央行的进一步反应。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主要在情绪层面,同时,也会加剧投资者对国内出口产业发展前景的忧虑。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在短期疫情扩散不确定性仍在的背景下,预计市场高波动性还将延续。综合来看,虽然短期宏观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流动性相对偏松,同时改革开放政策还将逐步落地的背景下,预计权益市场将以结构性投资机会为主,不过需要对市场波动做好准备。风险方面,继续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及政府相关政策。
浙商基金认为当前市场利空与利好同存。目前防疫防稳工作仍不可忽视,需警惕大量海外病例回输国内(北上深尤其),造成二次爆发,与国际资产价格下跌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海外大型金融机构产生危机。
宝盈基金表示,方向上,中国外需可能会出现“暂停”的状态,海外金融市场波动也会向A股传染,A股存在一定调整压力,极限点位可能需要再次向长期价值底部靠近。结构上,剧烈波动状态下,A股市场同跌不同涨,淡化风格与行业选择。A股相对韧性较强,有利因素包括中国在疫情控制中相对领先,A股、港股估值较低,财政、货币及产业政策空间足等。
中融基金则认为,欧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就是欧美股市到底的时候。目前欧美股市尚未到底,但欧美日股市对A股的边际影响将逐渐淡化。
第一,目前全球主要央行中,中国央行的政策空间是最大的,中国国务院和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应对这种外部冲击。
第二,虽然欧美疫情会影响中国出口,但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叠加国务院和央行的各种扶持政策,足以抵消这种外部冲击。
第三,如果欧美日各国企业因为疫情不得不降低开工率甚至退出市场,中国企业可能会替代这些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扩大市场份额。这对相关企业是利好。
第四,按照一般的规律,海外疫情蔓延之初,对A股的负面影响较大,随后影响将越来越小,逐渐消失。实际上,我们认为A股经过前期调整,长期看非常具备配置价值,短期受外围拖累其实是很好的配置时机。等欧美疫情出现拐点,A股也大概率会出现相应的拐点。我们建议基金份额持有人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淡化短期波动,长期持有。
后市中长期积极向好
多个低估值板块择机参与
对于后续大势,上海某券商系公募的权益投资总监表示,预计国内经济有望在三月底回归正常状态,内需复苏,经济逐步从底部走出,但因海外疫情控制还需要一定时间,外需较难在短期内恢复。政策面上,政府当前采取的下调利率、减免税费等政策有助于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尤其是对经济薄弱地区的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较强,有力支持中小企业恢复正常经营,但由于需求难以快速补足缺口,预计上半年企业利润不会太乐观。从中期(6个月)角度看,市场可能仍将处在震荡之中,经济会逐渐恢复,但流动性也会收紧,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预计经济在三季度企稳并处在较高增长,股市可能会有短期反弹,但反转要到下半年。
招商基金认为,海外疫情进展及全球股市的风险偏好短期来看仍难言见底,且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较大扰动,也可能使得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弱化,进而对需求端形成明显冲击,短期形势仍不明朗;与此同时,国内疫情高峰已过,对冲政策近期落地节奏有所调整,使得流动性驱动的逻辑有所弱化,A股仍有调整整固压力。但中期来看,外需若因疫情影响继续走弱,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出台的必要性也将进一步强化;目前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中枢以下,同时流动性充裕和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市场整体的下行空间不大。下一阶段,海外疫情的进展、各国托底政策的出台节奏以及全球股市是否阶段性见底仍是关注的重点。板块上,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逆周期政策加码且当前估值仍低的周期性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如地产、汽车、基建等;同时对于回调之后估值趋于合理、行业景气度确定性向上的成长板块仍可精选个股,择机参与。
国寿安保基金表示,考虑到短期外部疫情冲击、政策环境、资本市场波动等多个因素尚未确认拐点或阶段性趋稳,目前仍是左侧布局阶段,趋势性行情仍待启动。受全球市场持续调整,A股整体也大幅下挫,但相较外围市场更加坚挺,积极信号也相对更多。方向上,外需进一步不可控下还是回归内需,甚至要全面回归内需。除了前期我们认为的新老基建,一些超跌的板块的短期修复、基本面小趋势和消费政策,本周对一些超跌的电子、汽车整车、钢铁等行业更加看好,中期要布局实质价值的还是内需中的新老基建,包括5G产业链、汽车整车、光伏、军工等。
展望后市,融通基金刘安坤认为可以从逆周期调节和一季报预告中寻找机会。当前,国内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复工复产和逆周期调节,而逆周期对冲较明确的是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同时发力,只是传统基建目前仍存在节奏、力度上的犹豫。这需要等待1-2月经济数据发布后带来政策的反馈。此外,当前上市公司已经陆续发布了一季报预告,率先发布预告的公司业绩一般相对较好,可能会带动相关个股或细分产业的活跃,目前看科技中的游戏、在线办公、云计算、部分电子股,消费中的超市、养殖股、部分医药股,周期中的工程机械、重卡等是可以关注的重点。
对于未来投资操作,浙商基金认为,当前权益资产中长期价值凸显,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大幅波动,但随着波动持续,资产价格也将逐步回归到基本面逻辑,从确定性来说,国内需求可能会成为市场下一阶段的主线。
海富通陶意非表示,大量优质股票在当前位置已有很高的吸引力,但短期市场恐慌情绪可能会造成波动性偏高。需密切关注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济以及疫情方面是否提出强力有效的政策。
汇丰晋信首席宏观及策略师闵良超认为,全球健康风险加大对于内外需的影响可能集中体现在1-2季度。短期来看,不排除市场波动会进一步加大,但我们认为,在中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可以积极把握不确定性下的相对确定性机会,包括三方面,一是A股的进一步大幅调整空间不大。二是国内政策空间远远大于海外。三在结构上,宽松的流动性会强化成长风格占优的行情,但成长股的波动性会加大。投资者或许可以通过配置内需占据主导的板块来对冲海外健康风险加大带来的不确定性。
浦银安盛基金表示,近期市场迎来的回调也使得前期涨幅较大的成长性科技股进入较为合理的估值区间。申万一级行业中,除了食品饮料、计算机、通信与汽车外,全行业都低于历史平均值;钢铁和采掘等行业估值明显低于历史均值,低估值的吸引力已经初步显现。短期来看,近期市场的反复主要是由于海外疫情形势不断加剧,避险情绪抬头。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的配置价值较为显著。我们认为代表中国未来经济结构转型方向的科技、医药、消费仍然是中长期市场投资主线。
在行业配置上,中融基金建议规避出口占比较多的个股、生产基地主要在欧美的个股、对标美股的个股。建议三大配置方向:一是供求主要在国内的个股,比如禽畜养殖、医药生物等;二是信息化应用创新方面的受益标的,其中很多子行业基本不受海外疫情的影响;三是会受益于海外供给收缩的个股,比如维生素。
债市预计难有大幅下行空间
部分券种吸引力更高
德邦基金表示,美国开启大规模量化宽松,但市场并不买账。国内政策方面,3月13日央行即宣布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资金,3月16日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但中标利率并未下降,仍维持3.15%。这显示我国货币政策较有节制,并不盲目跟随海外,也为后续政策储备了充足的子弹和空间。
民生加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陆欣,美联储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和特朗普施压而紧急两次降息,幅度都很大,往后看美联储应该已没有再次降息的空间。国内来看整体还是比较稳定,3月16日MLF利率没有下降,只是降了准,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的定力比较足的。目前看来,国内疫情是逐渐向好的态势,我们也先于美联储降了一次准,但目前看并不具备再次降息的动力。其货币政策端的主要矛盾是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较为困难的信贷投放状态,但目前看,在这方面央行未来可能会有所行动,包括对符合普惠金融这一标准的金融机构调降准备金率等。未来我觉得很大概率会从信贷扩张方面入手,基准利率方面会比较稳定,毕竟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并不支持大幅下调基准利率。
诺德基金曾文宏表示,中美利率走扩,国内货币宽松空间打开,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流动性目前的宽松对资本市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条件。经此一疫,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成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和看好,这正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对于国内债券市场而言,国寿安保基金表示,短期来看,疫情在多国扩散,且各国难以复制单一国家统一、有效的强力隔断措施,疫情稳定仍需时间。叠加美股、原油大跌强化市场危机交易行为,市场预期反复中债市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从中长期来看,基本面和流动性环境对债券市场的支撑依然明确,对债券市场持乐观态度。
展望未来,德邦基金认为国内政策将继续“以我为主”,保持当前节奏是较为合理的,大水漫灌并不会很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反而会助长资本市场的波动。就资产配置而言,全球再度迎来零利率/负利率时代,中长期看更利好权益资产,固收资产的到期收益率可能不断下行,投资者做好多元配置的意义更加凸显。从区域看,由于中国疫情稳定、基本面良好,且政策空间充足,国内股债不仅在短期是全球避险资产,还在于长期可能是提供回报和增值的全球核心资产。因此,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国内市场,继续持有相关股债资产。
万家基金认为,美联储大幅宽松增加中国央行宽松概率,但中国央行会审慎考虑市场反应。坚定看好A股未来,但短期建议适当关注外部风暴,债券预计震荡偏强。债市方面,近期出现了15BP左右回调,一定程度上释放拥挤市场风险,债券短期具有一定避险属性,可以逢低适当布局,但考虑到预期管理,央行能否短期显著宽松,存在一定疑虑,债市预计难有大幅下行空间,整体呈现震荡走势。
宝盈基金表示,本次降息是极其巨大的放松。对债券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利好,不光是对美债,对中国国内的债券也会有一定的带动。由于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零利率时代,所以国内如果再往下调利率障碍减小,中美将近100多BP的利差,事实上是一个比较好的保护。短期来看,由于国内的疫情控制比较好,所以放松的步骤不可能像外围一样一步到位,但是方向是不变的。在疫情达到峰值之前,整体债券市场还是会有机会的。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认为,疫情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固收资产投资价值凸显;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信用分层加剧,需注意风险分化,规避低等级信用债,高等级信用债与利率债更具投资机会。但中资美元债相对境内信用债吸引力更高,一方面目前同一企业发行的美元债票面利息高于国内债券,静态收益更有优势;另一方面,目前中资高收益美元债的信用利差高于过去三年的历史水平,或将为今年入场提供更厚的安全垫,当前1-2年期中资高收益美元债的投资价值凸显。中资美元债市场违约率较低,在控制好信用风险的前提下,持有到期策略收益确定性较高。
不恐慌!外资巨头看好这些入市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婷
美联储的“All in”给市场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市场情绪进一步恐慌,今天A股和港股再次大跌。
美联储为何要“打光所有子弹”?美国还有哪些“牌”可打?中国跟不跟进?市场走势如何?面对全球市场的大幅波动和不确定性,惠理集团、景顺、富达国际三家外资巨头集体发声,看好危机中的战略性机会。
富达国际:美联储降息在短期内带来入市良机
富达国际亚太区首席投资官Paras Anand认为,美联储这次降息至零及重启量宽的行动,旨在稳定金融市场,并借此降低疫情冲击需求这一难以避免的影响。
目前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是,美联储此举的成效如何,以及除此之外,投资者作长线投资部署时,还要关注那些因素。
首先,尽管美联储这一举措有助于纾缓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压力,但面对疫情影响生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扩大,以减息及量宽来抵销影响的作用有限。因此,预期美国及其他成熟经济体将在中期推出更多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第二,亚洲的央行,特别是中国的人民银行,未必会跟随美联储的剧本将利率下调至零点附近。因为国内经济活动在经历年初的低潮之后,最近有迹象显示国内经济状况或已见底。其二,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也显示其推行政策的哲学与其他央行有所不同。过去十三个月,中国在应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时,便倾向采用更广泛的财政及货币组合政策以支持经济。
第三,短期市场或将出现相对有吸引力的入市机遇。股票等风险资产在公开市场的估值已进入错杀阶段。由于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企业的中期营运指标,以及折现价格的假设,无可避免需要较长时间证实价格的确被低估。然而,风险资产在公开市场的价格每天都会受到市场情绪、以及市场对基本面看法变动的影响而波动。投资者需要留意,实际价值发现与市场情绪波动之间的时差所构成的入市机会。
惠理投资:优质公司价格和价值偏离
港股存战略性投资机会
惠理投资董事兼中国业务总裁余小波认为,疫情给经济带来冲击,但近期的资本市场价格波动也提供了好的布局机会,一些港股在价格和内在价值上出现大幅偏离,其中存在战略性投资机会。
余小波称,疫情短期对经济的冲击都容易看到,但长期的影响可能非常深远,导致全球产业链的布局甚至世界格局的变化,这取决于后续事态的演变。
资本市场的波动由多个因素导致,疫情只是其中一个。作为专业投资者,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外界因素变化带来的扰动,需要看得长远一些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比如疫情短期冲击很大,但是以目前中国的经验看来,还是有科学方法可防可控的,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后续疫苗和药物的开发结果。不要忘了我们遇到这种新病毒也才2-3个月的时间,随着对其越来越了解,相信最终防治住是大概率事件。
价值的根源在于企业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各行各业在这次冲击后,哪些会确定性恢复,哪些会发生产业格局改变,正是我们现在重点研究的。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可能提供给我们非常好的机会去布局未来的胜者。
目前判断大中华区域内港股的机会比较好,尤其是港股上市的中国优质公司。其价格与内在价值上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偏离。这种偏离是香港市场自身特点和近期全球波动等因素造成的。这里可能存在一个战略性的投资机会。
目前港股整体估值已经到了历史均值一倍标准差下方不少,无论是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的角度都很低。过往在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欧债危机情况下也出现过低点,危机后都出现了估值回归。如果横向与全球其他市场比较,也可以发现港股处于最低位置。
景顺:美国高收益债券和股票等风险资产有吸引力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尽管美联储最初被批评可能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决定,但在现在的市场上提供尽可能多的融资是合情合理的。
随着最近金融状况收紧,跨国公司的贷款增加,投资级别的信贷息差扩大,小型企业的现金流开始紧张,这一切都表明美联储采取了“防患未然”的政策模式。
美联储最近的激进措施将对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普通雇员和主流产业产生较大的影响。重要的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应保障家庭和企业的现金流。美联储通过将利率降低至接近零水平,并重新启动量化宽松,确保金融机构拥有足够的现金和流动性,以向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民众提供支持。
预计美国国会将在短期内通过一项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法案。新型冠状病毒短期内为整个全球经济带来外在及系统性的冲击,这就是信贷和资产市场处于如此波动的原因。
在投资方面,市场的短期走势难以预测。
美国和欧盟新增感染病例持续攀升,短期内产生的负面情绪最终仍将盖过美联储和其它央行近期公布的声明。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强有力的疫情遏制和经济刺激措施,则各国将会面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严重威胁。
我仍然认为,鉴于美国近期采取的激进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美国经济有可能出现V型复苏。
较低的油价和利率将有利于消费者。美国高收益债券和股票等风险资产正变得更具吸引力,因为它们的溢价相比一个月前的水平大幅下降。
- 标签:国外素材网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