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汽车

“缓堵”再添力策 北京为“停车管理”征民意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专家认为,此举可谓“首都综合缓堵措施”在静态交通治理方面的具体实施,有望对“滞后于动态交通发展的停车管理”带来一定改善。

 

  9月16日,首都政府网站正式公布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共计34条内容,旨在就北京停车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从“加快停车场建设、提高现有停车资源利用、加强停车秩序管理、规范停车企业经营服务行为”方面做出规定。自本月17日起,对全社会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意见征集。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此举可谓“首都综合缓堵措施”在静态交通治理方面的具体实施,有望对“滞后于动态交通发展的停车管理”带来一定改善。

  “五大内容”明确管理方向

  据记者了解,自北京市于2001年制定《北京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管理办法》以来,历经十年发展,其相关规定内容早难以顺应当前北京机动车发展速度和形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停车问题日益凸显,北京亟待通过更新升级“管理软实力”顺应发展形势。

  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处长潘波介绍,根据调查显示,北京市现有经营和非经营的各类机动车停车场2.1万个,停车位248万个,与当前近50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所呈“车位对比矛盾”十分突出。

  对此,此次全文征求意见稿着重从重新明确办法适用范围、强化停车场建设、提高车位利用率、完善停车场服务规范、规范停车经营行为等五方面对今后实施具体措施缓解车位矛盾予以明确。

  “具体管理办法是对此前‘综合缓堵意见’要求的延续”,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欧国立对本报记者表示,“强化停车场建设”明确了今后规划配建适应机动车增长的规定,其中“新建、改建、扩建停车场”的规定保证了停车位的增量。此外,“提高车位利用率”应该作为常态予以坚持,此举对于缓解老旧城区的停车压力极为重要。

  “缓解停车矛盾是个大工程,需要结合全市整体的交通发展综合考虑。”欧国立强调,将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下成“一盘棋”才是根治北京交通顽疾的良策,且需要长期投入方见成效。

  新建停车场准入受关注

  根据“首都综合缓堵意见”指出,北京全市将力争5年内建设中心城5万个以上公共停车位,并另由各区县负责因地制宜建设20万个以上基本停车位。各界对此普遍持“为社会提供巨大停车场建设市场”的解读。

  加深此种理解的一项重要支撑在于北京对“鼓励社会单位及个人投资新建、改建、扩建停车场”态度的明确。业内人士指出,社会力量对涉足停车场建设热情高涨早已有之,但因建设用地、相关手续审批等原因造成操作难度向来较大,也对民间力量涉足停车产业带来阻滞。

  据长期从事立体停车设施研究的民间人士孙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因为上述原因,一直找不到得以顺利进入停车场建设领域的平台,以致让已取得相关专利的停车设施建设方案至今尘封。

  “有关立体停车设施的技术解决早已成熟,现在就缺少政策的支持。”孙先生对本报记者表达了其期待参与北京停车场建设的迫切心情。他认为,吸纳社会力量进入将为停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停车行业毕竟属于公益性较强的行业,也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欧国立强调,这也是政府在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停车行业该做重点考虑的,相关后续对价格、经营的监管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据记者了解,按照此次征求意见稿,驻车换乘停车场和根据规划独立建设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居住、就医停车服务的停车场是具有公益性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地,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