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模仿缔造传奇 丰田品牌历史介绍
● 丰田汽车的初步发展(1938年-1954年)
以模仿起家,针对日本本土市场推多元化产品
◆ 1938-1954年:坚守模仿比创造更简单,涉足电动汽车、客货两用车、SUV等多领域
1938年,由于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原址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由这一年起,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将工厂迁至举母,也就是今天的丰田总公司工厂。后来举母市因为丰田公司的存在迅速发展壮大,再后来就直接改成了现在的丰田市。
日本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因此丰田喜一郎认为,开发燃耗功率高、可靠耐用的汽车对日本汽车工业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课题。1939年,公司成立了蓄电池研究所,开始着手电动汽车的研制。1940年,丰田生产了约l5000辆汽车,其中98%是货车。当年它推出了一款较为紧凑的AE新型轿车,配备4缸2.2升48马力发动机,在外形上更接近沃尔沃的pv60。
丰田公司虽然在汽车方面没有多少经验。但却坚守一个信条:模仿比创造更简单,如果能在模仿的同时给予改进,那就更好。喜一郎与其父亲的理念一脉相承,他知道首先必须生产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而不是创新性的产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丰田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二战结束时,日本的工业生产设施几乎毁坏殆尽,丰田的工厂也在战争中受到了惨重的破坏。战后头几年,日本经济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对于原本就相当落后的日本汽车工业,公司员工无不对其发展前景深感担忧。为了将汽车工业作为和平时期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丰田喜一郎完成了厂房的重建,同时在1945年9月,丰田公司决定在原有的卡车批量生产体制的基础上组建小型轿车工厂。做出这项决定主要是考虑到美国在日本不销售小型轿车,希望因此而避开同美国汽车品牌的直接竞争。1947年1月,第一辆小型轿车--丰田SA的样车终于试制成功。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这辆样车采用了流线型车身和脊梁式车架结构,配以四轮独立悬架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车体机制,最高时速达到87公里/时。
1951年,由于当时的日本警察预备队对日本汽车厂招标小型越野车项目,丰田当时推出了BJ系列越野车,车身采用帆布篷,由于通过富士山六合目的攀爬试验,BJ系列证明了它的越野性和耐久性,所以这款车不仅受到了警察预备队的欢迎,而且之后不断生产和壮大,这便是今天全球闻名的陆地巡航舰系列车型的鼻祖。此外丰田还趁着出租车需求急剧增大的机会加速了轿车生产,到1953年已经将此前每月50辆左右的产能提高到250辆以上,丰田开始进入飞速的发展时期。
◆ 丰田的创新生产模式:相比传统模式生产更专业/效率更高
在1952年3月27日,丰田喜一郎因患脑溢血去世。其实在丰田喜一郎在世时,丰田汽车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生产模式。其创新之处包括了:公司内部的调整、零部件的分类和即产即用的存储模式,首先公司内部调整方面,当时丰田公司旗下的新川工厂被改为了爱知钢铁公司;机床生产部被改为了丰田机械公司;新川工厂被改为了爱新精密机械公司;车身部被改为了丰田车身公司;电气安装部被改为了日本电气安装公司。经过调整公司实现了自身结构的专业化、合理化、科学化,从而改变了大一统的混乱生产格局。
其次在零部件的分类上,在生产过程中,组装汽车所用到的所有零部件被分为内制品和外购品两大类,其中,内制品又分为内部制造件(技术难度大,进货价格高)和准内部制造件。外购品分为一般外部订货、特殊订货、专门订货三种。如此一来,各部门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次,丰田公司还形成了全新的存储模式。按照传统做法,汽车生产从铸件一半成品都要先入库,需要时再取货、加工,加工好的零部件每天也要依工厂生产需要办理入库、出库。按照这一程序动作,无形之中加大了库存的需求量。丰田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传统的整批生产方式改为弹性生产方式。即产即用,需要什么零件就生产什么零件,工厂无需设置存货仓库,无需占用大量周转资金,许多外购零部件在付款之前就已被装车卖出了。这样的生产模式经后来公司进一步的发展之后,成为完善的“丰田生产方式”。今天,“丰田生产方式”已超越国别、行业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争相学习的先进经验。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