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汽车

中国汽车的“心脏”在哪?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一本名为《中国如何计划统治全球汽车产业》的书中,作者格雷格 安德森说,中国政策制定者希望,到2010年能够拥有三四家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汽车公司,并拥有成功的自主品牌和技术。然而,到目前为止,即使是中国最具有创新能力的独立汽车制造商仍严重依赖模仿、成本控制和公关来装出创新的样子。

  该书这点出了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的弊端,以及中国汽车制造仍处于世界二流水平的客观事实。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和韩国不让外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给国内品牌发展空间。中国允许外国汽车公司进入,但前提是它们要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令中国汽车制造商全球一流汽车的本领,然而再抛弃它们。不过,这一想法并未实现。

  在国内一些汽车企业看来,在可以购买到外国汽车技术和设计人才的今天,只要能够拿来,另起炉灶已毫无意义。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如今几乎所有欧美和日韩的汽车企业携带品牌踊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设有汽车生产基地,各大品牌纷纷把最产销的车型、最先进的技术引入到中国市场。

  现在看来,这些外国汽车制造商的赌注押对了,目前中国已是世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06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2008年,中国又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仅2011年,中国卖出了1850万辆汽车,而美国同期的销售量是1310万辆。

  国内汽车业在高调庆祝中国实现全球产销第一的时候,躲在背后偷着乐的却是与中国合资的外国公司,由于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大部分利润的轿车中,自主品牌的份额较少,特别是中高档轿车更是微乎其微。正是这样,外国公司坐拥了中国2011年汽车销售1310万辆的大部分利润。

  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汽车产销超过美国、日本,但并不能说明汽车业整体水平超过了他们。从目前情况看,这仅仅是数量上的超越。在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产业集中度、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中国汽车业与美国、日本等汽车大国,还有很大差距。这也许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短板,大而不强。

  其实,中国的汽车人心里都明白,如果自身没有一流的品牌,生产再多的车也是为他人做嫁衣。在轿车中,奇瑞、比亚迪等中国自主品牌,由于价格低廉,销售数量也比较可观,但与国际上的主流轿车不同步,很难代表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水平。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汽车业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强势品牌。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只是利用劳动力优势赚取加工制造费用。其产品的利润比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利润要低,主要是因为没有在国外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