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通用红塔停工:经营状况恶化致劳资矛盾激化
如果不是一汽通用红塔在过去三周时间里发生了一起长达10天的“停工事件”,外界可能已经很难想起这个由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和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一汽集团,在三年前组建的这家合资公司——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通用”)。
相较于上海通用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风生水起,上汽通用五菱在微型车领域的“独孤求败”,被誉为通用在华事业“第三支点”的一汽通用,在成立三年后依旧默默无闻。除了在通用中国官网上,一汽通用旗下的“解放”(轻卡)和坤程(皮卡)被纳入通用品牌序列外,外界似乎从这家新合资公司身上找不到一丝来自美国通用的痕迹。
不过,5月初发生在云南曲靖的一汽通用红塔大面积“停工事件”,将这个生产基地遍布三个不同区域的合资企业管理难题一并暴露在阳光下。虽然这次持续了近10天的停工事件在当地媒体中鲜见报道,但截至发稿时,在百度贴吧“曲靖吧”里,一汽通用红塔一线工人已经用“不满”将一则标题为“一汽通用红塔事件讨论贴”的帖子,盖到了1132楼。
“上一个帖子我们盖到了1500多楼,点击率超过10万,但很快这个帖子就被删除了。”一汽通用红塔轻卡厂的一位员工通过网络接受记者采访时爆料称,尽管在一汽集团总经理等高管亲赴曲靖“灭火”后,“停工事件”基本得到平息,但员工向上面反映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高管涉嫌贪污和转移公司利润等员工最关切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我只能告诉你,从5月14日起,各厂各部门的员工已经全部返工,至于其他问题一概不能回答。”一汽通用红塔公司负责宣传的胡主任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出言谨慎,对于外界广泛关注的红塔员工为何“停工”,以及该事件最终是如何得到高层妥善处理等问题,一汽通用红塔官方选择了拒绝回应。
“至于高管贪污,那都是妄加揣测,并无根据。”在“停工事件”得到平息后,一汽通用相关人士上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此次停工其实是部分退休员工看到一汽通用合资后效益渐好,而自身福利未达到期望值而发起的突发事件,在职员工并非发起人,且实际参与人数远远少于部分媒体报道的3000人。
虽然“停工事件”已经得到平息,但却在无意中将挂牌三年的一汽通用合资公司推向了企业发展的十字路口——如果不能平衡好各地工厂的利益,尤其是协调好总部长春与地方分厂的关系,一汽通用极有可能因不同地区的融合难题,造成巨大的内耗从而阻碍。
“一汽通用合资是否能真正成功,最关键的一条除了产品和技术,还要看文化融合是否能到位。”数月前,在一汽通用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公司执行副总裁刘立岩直言,合资公司走到今天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融合问题”。
刘一语成谶,话音刚落,一汽通用就上演了云南红塔“停工事件”。
停工前后
首次“停工事件”发生在五四青年节当天。
当天下午五点半左右,在一汽红塔总装车间工作的小宝(化名)像往常一样,来到曲靖市南宁北路368号的新厂上班。由于当天安排的是夜班,小宝提前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总装车间,不过等待他的并不是像往常一样的夜班和白班交接,而是车间员工们的一哄而散。
而据记者采访了解,整个“停工事件”的导火索并未发生在车间,而是在职工住宿的生活区。
小宝告诉记者,当天下午,曲靖当地的某房地产开发商来职工生活区拆房,并要求住房人员搬家腾地。这次“拆迁事件”彻底激怒了正在总装车间工作的一线员工,因为他们意识到,既然房地产商都来拆迁了,厂里的高层肯定已经同意将生活区的用地卖出去了。
“2009年他们打着要改造职工的住房福利待遇的口号,将厂里的一块地皮盖了两栋高楼,结果被他们当商品房卖了,赚了钱后现在又要卖厂里的生活区。”对于厂领导未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就擅做主张将生活区用地卖给开发商的做法,大多数像小宝这样的一线员工都表示愤慨。
当天晚上,一汽通用红塔工厂总装车间就因为工人抵制“高层卖地”陷入停工,很快,整个“停工事件”愈演愈烈。在生活区退休员工的发起下,厂子里有人号召所有员工都到厂门口聚集,并要求公司领导出面,接受员工代表的质询,其问题涉及退休职工住房改善、高管是否涉嫌贪腐以及是否转移公司利润等。
5月7日,发酵了数日的“停工事件”开始演变为群体性聚集。在一汽通用红塔官网发布的新闻通告中,对于“停工事件”是这样表述的:5月7日、8日,一汽通用红塔公司部分退休人员和部分在岗员工,因住房、薪酬、企业发展等诉求,在厂区大门和厂门口的南宁北路群访,造成停产。
在百度贴吧“曲靖吧”里,员工代表表达了对公司现有管理层的强烈不满以及“停工”背后的利益诉求,其中还有一份落款为“一汽红塔公司退管会”(编注:即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的《一汽红塔职工给曲靖市领导的请愿信》。
在这封“请愿信”中,员工历数了管理层在实际工作中的种种“违规操作”,并以涉嫌严重贪腐和转移公司利润为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在‘停工事件’闹得最激烈的那几天,厂领导都一下子不见了,听说他们都跑路了。”当发现公司管理层集体“蒸发”后,参与“停工事件”的员工发现,自己这一拳竟然打在棉花上。直到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平和集团公司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光等高层组成的工作组亲赴曲靖,事件才得以最终平息。
工作组平息“停工事件”的关键举措,是为全体员工加薪。按照一汽通用红塔近日发布的调薪通知:生产及管理类员工人均下达增资指标229元/人;技术类员工人均下达增资指标275元/人;个人具体增资金额由各单位根据员工2011年绩效及日常考核结果确定,并报公司薪酬委员会审定批准。
一汽通用隐忧
“一线工人都增加了工资,但普通员工的加薪幅度有限,据说班组长以上加薪幅度挺大,而且还有‘维稳’奖金。并且,领导还威胁我们说,如果继续‘停工’一汽和通用都将撤资,到时厂子倒闭了大家都要喝西北风。”在“停工事件”持续发酵10天后,一汽通用红塔的员工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尽管工人反映的诸多问题并未一一解决,但最终权衡之下,工人还是选择返工。
一汽通用红塔官网上,5月16日12时发布的一则新闻通告,证实了公司从5月14日起已经全面复工的消息。而几乎在同一天,通用中国就一汽通用红塔“停工事件”发布官方声明,称“合资公司正在和所涉员工进行具体沟通,目前没有进一步的细节可以提供”。
而据记者从企业内部员工处了解到,尽管持续超过一周的一汽通用红塔“停工事件”已经得到初步平息,但包括退休职工和一线工人对于管理层的诸多做法的合理性依然心存质疑。尤其是在一汽15年前接盘“云南红塔”,并在3年前启动与通用合资项目时,就为今天劳资双方矛盾的激化埋下了伏笔。
“现在事态虽然得到了平息,但这就像一座休眠火山,如果一汽通用不能摆正三地工厂的利益天平,管理层不能从根源上消除劳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等以及沟通不顺畅这些基础性难题,不排除类似大规模的‘停工事件’还有可能再次上演。”一位在一汽红塔工作了5年的老员工向记者感叹道。
据悉,一汽通用红塔的前身是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一汽红塔”)。而一汽红塔公司是由原云南蓝箭汽车厂分别以51%、30%和19%的股份归属于一汽集团(长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云南红塔集团、云南轻型汽车集团三家股东,于1997年3月组建的国有股份制公司。
2009年8月,随着一汽通用合资公司在长春挂牌,一汽红塔进入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公司旗下,更名为“一汽通用红塔”,除红塔外,一汽通用还有一汽通用哈轻公司,并在长春设有新工厂。这种一个公司多地布局的架构,本身就考验着一汽通用管理层对全盘的驾驭能力。
而据记者了解,导致“停工事件”的一个根本性原因是,在并入一汽通用体系下,本以为能带来“合资利好”的一汽红塔,自身经营状况不升反降,销量和盈利都在“开倒车”。而直接结果是,企业无论是在新产品投放还是员工在薪酬待遇提升上,都受累于公司经营状况的不断恶化。
一汽红塔内部员工告诉记者,在并入一汽通用之前,红塔最好的年份曾依托轻卡和专用车产品销量达到6.5万辆,且有相当的盈利,但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却骤降到4万辆,且公司财务曝出了近9000多万元的经营亏损。
“干了二十多年的老产品现在还在干,拿了十多年的一千几工资,现在还是一千几。”更让企业内部员工感到忧心的是,并入一汽通用合资公司三年,一汽红塔并没有在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投放和企业硬件投资上有明显改观,反倒因为从一汽引进一些过时产品让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而后者被认为是公司高层向外“转移利润”的佐证之一。
对此,一汽通用相关人士在上周接受媒体采访时澄清道,实际上自合资公司成立3年以来,每年经营性亏损都在三四亿元,其中,哈尔滨和长春的新工厂建设都是靠厂房抵押、土地抵押来获得资金,并非“停工事件”中提及一汽通用把大部分资源都转向哈轻。
除了企业经营上的挑战,在管理上的诸如南北文化融合难题,更为“停工事件”中劳资矛盾的激化埋下了隐患。例如,在一汽通用挂牌之初,一汽通用红塔现任总经理、党委书记王延军,副总经理王月星由一汽派驻曲靖接管一汽红塔,但在企业内部,员工并不认可这种由总部派遣“钦差大臣”管理的模式。
“这类(南北)文化差异,实际上在我们合资之前就存在。比如,北方是干事比较快,南方干得比较慢,但是比较注意细节,一步干到位。”一汽通用执行副总裁刘立岩在上个月的北京车展上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陈合资公司在管理上可能因南北文化差异面临极大挑战。
尤其是在基层员工管理上,一汽通用红塔的诸多“格色”规定,就成为员工抱怨的对象。例如,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实行员工工资保密制度,但在一汽通用红塔,如果谁相互传阅工资条,一经主管领导发现都将面临300元(相当于一线员工月薪的1/4到1/5)的重额行政罚款,以至于有员工抱怨称,公司制定上述规定的初衷,就是为了避免基层员工知悉与管理层在薪资待遇上的巨大差别后,引发更大不满。
尽管一汽通用高层已承诺,将适当提高一汽红塔员工福利,对于退休老员工的住房问题也会适当考虑,但下一步能否通过更大力度的管理变革,消除劳资双方业已存在的积怨,彻底杜绝可能再度引发“停工事件”的隐患,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