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汽车

宝马品牌求变?宝马高层异动三大高管接连离职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月11日,一则关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已递交辞呈,或将在近期内离职”的消息在汽车界引发强烈反响--2012年德系三大豪车品牌中销量增幅最大的宝马,为何在取得优秀业绩后却面临三位高管离职?

  上周五,成都商报记者电话联系华晨宝马公关部了解情况,对方表示正在开会稍后答复。当天下午5点30分左右,成都商报记者收到了华晨宝马的官方邮件,宣布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博士由于个人原因辞职并将在工作交接后离开公司,但未接受进一步的采访。对于近期的重大人事变动是否会给经销商层面带来影响,部分本地经销商负责人因话题敏感而谢绝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

  继前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宣布提前退休,宝马(中国)销售副总裁陆逸随后离职后,戴雷的突然离职将之前已备受关注的宝马高层人事变动推到了风口浪尖。

  ◆ 2012年12月初,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提前退休

  2012年完美收官 却迎来高层大变动

  业界常说,旺季卖车淡季换人。但宝马2012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为何也会出现如此大变动?

  2012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bmw和mini品牌全年总销量达32.6444万辆,逼近奥迪的40.5838万辆,同比增长40.4%,增速领先奥迪和奔驰,创下bmw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年度最好销售纪录。其中,bmw 5系总销量达107844辆,同比增长52.2%--这是bmw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第一次有单一车型在一年之内销量超过十万辆。在这样的尖峰时刻,作为宝马中国区总裁的史登科火线“退休”,不得不让人有些生疑。

  对于这个提前退休,业界大多归为“急流勇退”,58岁的史登科原本应在今年底退休,但在宝马全球定期轮岗制和提前退休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不少业界同行都认为,“2012年在市场并不太好的情况下,宝马取得的成绩已经在一个高位,2013年市场形势怎么样还很难说,不如现在退下来留下一段辉煌。”的确,去年底以来,豪华车品牌市场的跳水表现已经初露端倪,价格探底、利润下滑、库存积压……2013年,豪华车品牌能否在大市不好之际独善其身,谁也不敢说。

  至于宝马(中国)销售副总裁陆逸,其追随史登科多年,是宝马在华销量跨越式增长的功臣,坊间猜测,他的离职或与史登科的提前退休有关。史登科在任期间,以陆逸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的华人高管被委以重任、充分授权,这也是史登科力主人才本地化的重要一环。

  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对宝马全球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宝马德国总部对中国业务的“干涉”也越来越多,宝马中国管理层权力可能会进一步受限,宝马中国高管已深感与德国总部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存在差异、下一步本土化推进之难。在这种变化之下,陆逸、戴雷选择了离开。

  ◆ 2012年12月20日,宝马中国负责进口车销售的副总裁陆逸宣布辞职

  宝马高层告别“中国通”?

  如果说前两位高管的离去都还有迹可寻,那么负责华晨宝马销售业务的“二号人物”戴雷的突然请辞着实让人费解。戴雷2003年任宝马集团亚太及非洲销售大区产品经理,开始接触中国市场;2005年开始,进驻宝马汽车北京代表处,担任大中华区业务拓展总监;2007年4月至今,担任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

  风度翩翩的戴雷一直备受媒体喜爱,初次接触他的人几乎都会被其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震撼。刚满40岁的戴雷虽然是德国人,但在宝马中国工作近10年的他早就可以娴熟地运用中文,成都商报记者曾多次与他面对面用汉语沟通,完全没有障碍。正是因为其对中国市场有深入了解,他与陆逸等华人高管一并被认为是宝马在中国深度本土化的象征符号。戴雷在任期间,大力拓展了宝马在华的销售网络。2005年,宝马在华的经销商仅为60家左右,而当时竞争对手奥迪的经销商数量已达到110家。但截至2012年底,宝马在华经销商数量已接近400家,成为国内豪华车品牌经销商数量最多的企业。

  同样来自德国的史登科博士,也是跨国车企中少有的中国通--1980年就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是他提出了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宝马在中国的口号“宝马之悦”,他重用很多中国本土的青年才俊,使得宝马的中国团队更为本土化、年轻化,也更善于倾听中国消费者声音。基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他的带领下,有了中国特色的长轴距版宝马,有了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豪华品牌,不再一味追求高档品牌的高价格。史登科在任的8年时间里,硬是把奥迪在中国豪车市场大一统的局面“逼”成了双雄会,把宝马在华年销量从不足2万辆拉升到了32.644万辆。

  两位深谙中国市场、成绩突出的外籍高管离职,加上本土高管人才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的陆逸,让一向被认为本土化策略做得风生水起的宝马,下一步如何走下去?相信尝到本土化甜头的宝马绝不会轻易放下制胜的利器。

  ◆ 2013年1月11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其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辞职

  2013年宝马求变?

  下个月,现任宝马德国总裁安格将正式接替提前退休的史登科。对于安格来说,如何顺利度过“后史登科”时代管理团队的动荡是眼下最为迫切的任务。今年正是宝马在中国全力追赶奥迪的关键阶段,尽快找到一批懂宝马,更懂中国的新高管非常重要,宝马不会不了解其中利害。

  其实,尽管此次人事变动被不少人认为影响巨大,甚至可能影响之前备受推崇、避免内耗的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将销售等部分职能整合的“宝马模式”,但成都商报记者认为,史登科团队打造下的基础或会因人事震动而调整但不会弱化,宝马中国的速度也不一定就会慢下来。根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2012年成都三家宝马经销商都完成了每家3450辆的年度销量目标,2013年,成都的宝马经销商将由现在的3家增至6家,经销商数量翻了一番,但三家老店的销量任务却与2012年持平,很明显,宝马对2013年的高速增长充满信心。正如陆逸离职时所说:“宝马肯定将会越来越好,这点不用担心。”奥迪、奔驰在华高官都曾有走马换将的经历,可高层更迭没有动摇其竞争力根基,更没有直接导致公司土崩瓦解。

  不久前,戴姆勒成立销售服务公司,整合在华相关业务部门,同时由董事会直接管理中国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在华车企对宝马模式的推崇。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改革,才能跟上节奏,超越对手。这个时候,宝马选择动一动,并不一定是坏事。而外界分析的德国总部收权,对企业而言可能会提高效率,如之前需要先向董事会汇报,今后如果由董事会直接掌管中国市场,那就会更省事,这是一种趋势,时下很多企业都已经在这么做了。

  ★ 新闻链接:2012年豪华品牌高管变动

  奔驰

  2012年12月,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尔斯完成在华任期,其职务由奔驰日本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nicholas speeks接替。有分析人士将麦尔斯的卸任解读为奔驰在华销量颓势所致,作为掌舵者的麦尔斯负主要责任。

  2012年4月,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付强在加盟北京奔驰一年多后离职,成为继原经销商网络发展与管理总经理方锦江之后,北京奔驰2012年离职的第二名高管。5月,付强正式出任沃尔沃中国副总裁。

  奥迪

  2012年7月11日,效力于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6年之久的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正式卸任,升任一汽轿车销售总经理。与此同时,原一汽轿车销售总经理葛树文走马上任,接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

  大众

  2012年9月1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迎来了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德国人海兹曼教授,接替了受累dsg变速箱质量危机而离职的前总裁倪凯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