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主动安全技术领域的丰田逻辑
[腾讯汽车(微博)原创报道 蒋东镭]汽车安全哪家强?抛开所谓日系和德系车“钢板薄厚”差异的脑补与偏见,从客观的碰撞试验成绩中,丰田绝对属于优等生。无论是GOA吸能车身,还是具有预紧限力功能的安全带,亦或是防止追尾时鞭打效应的WHIP座椅,都让丰田树立起自己在汽车安全领域难以撼动的地位。然而,随着近年来汽车安全的发展重点逐渐由“如何在碰撞发生时保护乘员”的被动安全,转为“如何避免碰撞发生”的主动安全,丰田甚至整个日系车在相关领域的声音似乎都不多。
如果仅凭这点,就判断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正在脱离时代的步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和一些品牌更重视“表达”的风格不同,日系车骨子里带着东方哲学中“行胜于言”的特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风格也许很难讨好舆论,但正是如此,当丰田的主动安全解决方案最终浮出水面时,其高完成度才更令人惊讶。
不久前,在丰田的“2014年丰田全球安全技术交流会”上,一套名为Toyota Safety Sense(简称“TSS”)的主动安全主动套装成为绝对的焦点。和其他主动安全领域的“先行”品牌相比,TSS的亮点有两个:其一,它是一整套的主动安全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实现某一功能的单一配置,这保证了其对车辆的安全性提升与同类技术不可同日而语。其二,它不是汽车品牌展示技术实力、只配装在顶级车型上、可望不可及的“图腾”。TSS将从明年开始逐步配装丰田旗下全系车型。
于是,两个问题来了。首先,TSS的套装包里都包括了什么?其次,丰田这个成本控制的高手,如何把主动安全配置拉下高贵的“价格神坛”?
在具体功能上,TSS套装主要包括三项配置,即预碰撞安全系统(PCS)、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A)、远光灯自动控制(AHB)。其中,预碰撞安全系统使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探测前方障碍物,如存在追尾的危险,首先通过蜂鸣器和显示器发出警报,提示驾驶员刹车。驾驶员注意到碰撞危险并踩下刹车后,系统将启动有力的制动辅助功能;而在驾驶员未踩刹车的情况下,自动刹车功能会将车辆时速减少30km左右,辅助驾驶员预防碰撞。自动刹车功能可以在10km/h-80km/h的速度范围内启动,可应对80%以上实际发生的追尾事故。
车道偏离警示系统通过摄像头识别行驶车道的白线和黄线,探测到可能脱离车道时,通过蜂鸣器和显示器向驾驶员发出警报,从而避免因偏离车道而引起的碰撞事故。
远光灯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摄像头探测对面车的大灯、前车的尾灯,自动切换远近光灯,从而减轻其他车辆的驾驶员的炫目程度,同时确保夜间行驶的前方视野。
TSS C功能与硬件组成
以上三个功能,笔者将其总结为车辆根据实际驾驶情况,对制动、方向、灯光上的主动干预。可以说,这基本涵盖了追尾、偏离路线、视线干扰这几个影响安全行驶的主要状况。这样的选择,背后必然有大量的事故统计和数据分析,同时也有处于成本考虑而对关联度相对较低的功能的筛选和梳理。而让更多的人享受到TSS主动安全套装的保护,则是丰田最主要的目的。
对于选择更高级别车型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对成本提升的敏感度也许并不高,而更希望拥有更多、更强大的安全功能。对这种需求,丰田显然不会视而不见。丰田将TSS分为面向紧凑车型的TSS C版本和面向中高级车型的TSS P版本。在拥有前面提到的PCS、LDS、AHB三大核心功能的基础上,TSS P不仅采用功能更强大的毫米波雷达(TSS C采用激光雷达)提升性能,还增加了行人探测功能、自适应巡航系统(ACC),以及作为选装配置的协作型驾驶辅助系统(ITS)。
TSS P功能与硬件组成
TSS P上的自适应巡航系统,使用毫米波雷达探测与前车间的车距,在设定车速内根据前车车速调节速度,可在保持一定车距的情况下跟车行驶。其还可通过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探测前车的换道情况,实现加减速控制。
TSS P的行人探测功能,采用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探测行人及前方车辆,通过警报、制动辅助及自动刹车功能辅助驾驶员预防碰撞或减轻受损。面对行人时,自动刹车功能可在10km/h-80km/h的速度范围内启动,会将车辆时速减少30km左右;面对车辆时,自动刹车功能可在10km/h至最高时速的大范围速度区域内启动,会将车辆时速减少40km左右。
协作型驾驶辅助系统(ITS)则具备车联网V2V、V2X的雏形,即通过实现道路与车辆间以及车辆与车辆间的通信,获取车载传感器无法完全捕捉到的信息,与自主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相配套,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由于涉及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目前该功能只在日本国内作为选装配置。
如果仅从功能上看,TSS系统似乎并无令技术极客们眼前一亮的独家绝技,然而,从技术的集成度、成本控制水平及市场推广计划中,TSS却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实惠。汽车安全技术是什么?是旗帜、是标杆,或是润物无声的细雨?在TSS上,丰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