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出海”提速 东南亚千亿美元蛋糕隐现
国泰君安(香港)基建行业分析师黄家玮表示,相对于欧洲的竞争对手,中国的高铁在技术上处于同一水平,但是价格却极具竞争优势。“中国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高铁核心芯片及模块封装、测试、应用技术,拥有高铁的完整产业链。以南车作为例车,动车组较欧洲原型车价格低1/3左右,但南车仍能拿到20%以上毛利率。”
而在东南亚市场,中国高铁不仅更具竞争力,还拥有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东南亚各国大兴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高铁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这是东南亚各国经济腾飞的标志性事件,也必将给参与其中的国家和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以高铁为代表,预计2016年以前是初步投入期,各项目开展施工建设;2016-2020年将逐步进入收获期,到2020年末, 东南亚区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中金分析师吴慧敏在报告中指出,“这必将给东南亚周边及全球产业链、贸易格局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国内基建、特种装备、航运、农业、电子、汽车、化工等领域均将有所收益。”
“东盟人口约为中国的45%,假设其高铁投资的强度只及中国的80%,以每公里高铁约2亿元建设成本计,东盟将投资1.2万亿元左右。如果这是未来10年能够完成的,那每年投资约1200亿元。”黄家玮表示,“如果世界其它地区的高铁总需求与东盟相当,那全球每年除中国以外的高铁需求高达2400亿元。”他认为,这种估算已经是很保守的预计。
尽管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出口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成绩喜人,但相对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来说,其所起的作用仍微不足道。“从贸易结构看,今年的加工贸易出口增速远低于一般贸易出口,显示国内制造业面临海外市场冲击的时间仍在延长,也显示了中国转型的困难。”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薛鹤翔表示,“至少明年出口的形势仍然是看淡的。”
他认为,“现阶段看,上述高端装备出口属于订单驱动型,虽有利于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但大额订单难以持续,且绝对金额仍然较小,对中国出口增速的拉动力有限;但从长远看,服务贸易才是中国未来出口增长的主要空间,高铁产品出口的背后,是线路建设、设备安装、系统运营和维护,乃至技术共享和转让等一整套服务出口,也是中国的国家战略。”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