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促过后现低谷是规律 过度消费成节庆消费通病
“双十一”期间,京东交易额超100亿元,这个数字是去年25亿元的4倍,约占整个年度销售额的5%~6%。另一家电商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在“双十一”当日成交350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双十一”确实会透支未来一段时间的用户消费需求,某些快速消费品的消费会恢复很快,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整体上还是会透支和影响未来几个月的销售。
大促过后现低谷是规律
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认同“透支消费”现象的确存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表示,“双十一”期间消费者集中购买,出现一些冲动购买的现象,导致消费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不论是在生活快消品方面,还是大件家具、电器方面,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双十一’的影响可能会波及‘双十二’、圣诞、元旦、春节期间的电商销售。”莫岱青表示。“其实过度消费是所有节庆消费的共性。‘双十一’作为一个被电商经营者造出来的节日,也不例外。”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赵萍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往往春节所在的月份之后的一个月,整个社会消费会出现一个低谷,同样是有过度消费的因素。在这一点上,线上线下的规律是一致的。”
用网店经营者施小姐的话来说,就是“‘双十一’之后是淡季中的淡季”。
施小姐主营演出服装,她告诉记者:“现在在卖的都是特价产品,普通产品的销量是一年中最差的时候。”她认为,她所经营的这种产品,虽然不像电器、家具那样单价高,但同样是受透支消费影响较大的品类。“舞蹈演员买舞鞋,最多穿一双存一双,很难在短期内再度购买。再加上‘双十一’之前的一部分需求也已经集中在‘双十一’释放了,因此我们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她说。
消费者更理性
在经历了数年电商大战的风风雨雨后,网购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理性,这恐怕也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的消费者对‘双十一’有比较理性的认识,毕竟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了,消费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不论是好是坏,消费者都会提前有一个预期。比如有些消费者想要购买一件单价较高的商品,他可能会持续关注该商品很长时间,在‘双十一’之前就早早放进收藏夹,只是在‘双十一’当天下单付费。”莫岱青表示,准备充分的消费者的比例正在上升。
赵萍同样认为,理性消费者的比重更高了。“但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数字统计,恐怕这种统计也不太好搞。”赵萍说。
确实有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改变。受访者韩小姐说“我今年‘双十一’一件东西也没有买,但去年和前年却买了不少。”当被问及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的时候,韩小姐说:“有些东西没必要非要赶到‘双十一’才购买。”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