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严禁境内分装 “假洋鬼子”奶粉断生
国家"严管"奶粉的细则正逐步浮出水面。12月3日,记者从国家食药总局了解到,为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管,《关于禁止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公告》(下称《公告》)日前正式下发。除了规定国产奶粉不得贴牌生产,还提出进口奶粉严禁境内分装。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奶粉关乎生命健康,国家此举意在打击那些没有工厂、没有研发能力、捞快钱就走的企业行为,这也是上述公告出台的初衷。同时,国家也不能容忍同一个奶粉配方仅"换个马甲"就卖高价的情况。
叫停贴牌分装
记者留意到,近年来,有关假"洋鬼子"奶粉的争议在市场中掀起波澜。业内人士表示,市面上确实存在不少由中国投资者在国外注册品牌、再委托境外工厂贴牌生产的奶粉,但在国外市场根本没有销售。
为此,《公告》明确规定,企业不得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委托,为其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也不允许为其他品牌持有人或代理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冒用他人品牌和包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在国内生产其仅在境外注册商标和企业名称、地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在国内生产标注为境外企业名称、地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此外,严禁使用相同原辅料构成的同一种配方,生产不同产品名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使用除牛、羊乳及其乳粉、乳成分制品(包括乳蛋白、乳糖等)以外的其他动物乳和乳制品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上述《公告》还有多处"新意",比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合同或约定,委托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为其加工、制作婴幼儿配方乳粉。另一大看点是,不得采购或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直接进行装罐、装袋、装盒,或者改变包装、标签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记者注意到,包括贝因美、圣元、雅士利,甚至美赞臣、惠氏、雀巢等绝大部分奶粉生产企业都是通过进口乳清蛋白粉(俗称"大包粉"),或已调好段位的基粉,然后在国内工厂再添加营养素加工生产而成。对此,王丁棉认为,上述情况属于境内分装。"以后国家可能只允许两种奶粉的存在:一种是中国奶源同时在中国生产,另一种是原装进口奶粉。"
淘汰假"洋鬼子"
"细则的公布,对消费者和正规经销商、品牌来说都是好事。"一家外资奶粉品牌的中国独家经销商告诉记者,正规大品牌都会在原产地生产、印好罐子,装罐后再直接原装进口中国。一些小杂牌洋奶粉为节省成本,会选择在境内加贴中文标签。"禁止在境内加贴标签,或可淘汰不少杂牌'洋鬼子'."
该经销商认为,此举最大好处在于能打击高风险的"水货"奶粉。据其称,去年曾有一批水货奶粉被质检总局查出矿物质超标而销毁,最终影响"行货"品牌的声誉。
记者注意到,从今年6月起,国家九部委就正式打出奶粉监管"组合拳",打击贴牌假"洋鬼子",加强进口奶粉检测门槛。事实上,目前在一线城市,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总体超过国产奶粉。然而,进口奶粉对国产奶粉的冲击力,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此前曾透露,2013年,乳制品进口仍然维持高速增长,出口基本无增长。
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上委托、贴牌生产的奶粉中,存在大量由个人或公司到新西兰或荷兰等世界主要奶源地注册品牌,并委托海外工厂加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打着产地为新西兰或荷兰的奶粉品牌,多达三四百种。事实上,在新西兰或荷兰等地,绝大部分都是雀巢、惠氏、达能这类大品牌,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市场上打着新西兰、荷兰旗号的进口奶粉,大多数都是"水货".
须自建自控奶源
在国家如此大手笔、大规模规范乳制品行业的背景下,"先奶源,后市场"被众多企业认为是自救之道。
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对原料乳粉和乳清粉等实施批批检验"的细则也被多次提及。国家食药总局近日也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规定》,明确要求企业应当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建立并落实原辅料采购查验制度。国家要求,生产企业在2014年5月31日前整改落实到位。
一位大型国产奶粉负责人此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自建"的意思是有自己的牧场,但是国内目前只有约三成的牧场是企业自建的。目前,有些企业不仅没有自建奶源,原料奶粉主要依靠其他企业,而且多是贴牌生产或者委托生产,因为无力自建奶源,希望通过和奶源源头合作,并肩控制关系是很难的。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