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上天 政策扶持要跟上
据报道,中国民用航空局12日向中石化颁发了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标志着国产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可以投入商业使用。我国生物航煤研发始于2008年,中石化于2009年就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于2012年10月成功将餐馆废油转化为生物航煤产品。
狭义上的"地沟油",指的是流入下水道等排污渠道里的食用废油,它们经不法商贩打捞收集,最后又流入餐桌,成为公共卫生隐患,一直以来,公众对"地沟油"闻之色变,避之不及。广义上的"地沟油",则指一切餐饮废油,这些貌似得到处理的废油也有报道称被不法商家回收后变身为餐桌上的食用油,它们也被一并被称为"地沟油",甚至包括流向动物饲料的"泔水油".不论是何种"地沟油",这些"废物"长期管理失范,为祸民间。今闻"地沟油"变废为宝,由"妖"变"仙",成为航空清洁用油,实在令人欣慰。
"地沟油"的华丽转身,首先应归功于我国悄然推行的"循环经济"战略,在这战略下,对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其次应归功于国内科技进步。然而,战略及科技进步本身,并不能令变废为宝形成市场矢量,不能自动形成商业化。商业化最大推力在于市场利润,在地沟油进行处理后成为清洁燃料的市场化过程中,先期研发成本、本身产品成本等各类成本,依然令清洁再生燃料使用者面临市场竞争力下降的可怕后果。也基于此,后续政策配套与扶持仍然相当重要。
首先是政策配套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跃跃欲试的欧盟航空碳排放税的角度得到启发。要令清洁能源形成市场,就得令不清洁能源增加政策性成本,排放税就是一个最好的选项。假如欧盟的碳税已经实施,首先会令采用了生物航煤产品的航空公司受益。也就是说,要让"地沟油"找到更有市场获利预期,就得让"地沟油"流向生物燃料等途径的市场成本,低于流向餐桌的成本,而在前者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唯有增加后者的政策性成本才成为可能。政策性成本包括惩罚性成本。
其次就是政策扶持。政策扶持手段主要在于财税支持,在融资、减免税、公共财政支持等方面倾斜于致力于研发、使用清洁生物燃料的单位或公司,用"看得见的手",形成市场调节。
"地沟油"虽然现在看已经上天,成为航空燃料,但技术革新是永无止境的,"地沟油"如何更低成本得到管控和回收利用的问题,与一切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问题有同一规律可循。没有一劳永逸的成果,期待在"地沟油"飞天入地之时,宏观及微观政策调整也能跟进,唯此,才能令循环经济这一战略落地生根。
日机密部队潜入中国,安培竟谎称不知情;美日军机轮流闯入东海防空识别区,联手对华;菲律宾更是猖獗,借此狐假虎威;这充分说明,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航母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威慑力量之一,美日等对辽宁舰的接力监控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联起手来,保卫祖国!爱国人士只要填写手机号码,即可获取最新的股票信息,让我们共同成为爱国人士。
华讯财经郑重承诺,本信息与朋友们完全免费共享,不收取任何费用,请大家放心领取!投资朋友们可通过下方端口免费获取最新的股票信息。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