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种中成药“混搭”西药成分 “混搭”用药提防成分叠加
制图/陶刚
中成药“维C银翘胶囊”搭配西药“泰诺”,是市民刘女士家应对感冒的标配,不过最近她在用药时,却出现强烈的恶心呕吐,停药后症状跟着消失。细心的她对照成分说明赫然发现,“中字号”维C银翘片,竟含对乙酰氨基酚等西药成分。
记者走访武汉市内多家药房发现,中成药添加西药成分并非个例。
中成药里加西药很常见
记者从药店购回“泰诺”和“维C银翘胶囊”对照发现,前者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650毫克、马来氯苯那敏4毫克、盐酸伪麻黄碱60毫克、氢溴酸右美沙芬30毫克;“维C银翘胶囊”除了包含金银花、连翘等10种中药成分,也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1.05毫克、对乙酰氨基酚105毫克。两者含有两种相同成分。
对此,市第五医院临床药师王懿睿介绍,对乙酰氨基酚用于缓解感冒时的发热、疼痛症状,成人每天摄入总量超过4克,可致肝损害;大于10克,患者有可能因肝衰竭而死亡。无论西药还是含有该成分的中成药,单一使用安全有效,两者叠加就超出了安全剂量。
中药“混搭”西药成分并非个例。记者走访中发现,“复方田七胃痛片”等多款针对胃肠道疾病的中成药,含有碳酸氢钠、氧化镁等西药成分;“镇咳宁”等多款止咳平喘药,含盐酸麻黄碱、咖啡因成分。
湖北省中医院药事部副主任药师严劲松介绍,目前中成药共有5000多种,其中“混搭”西药成分的有160多种,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
中西药结合“1+1”未必大于2
武汉市中医医院副主任药师梅凌介绍,1978年,为了促进祖国医学走向世界,当时中医领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中成药开始大批“混搭”西药成分。
他说,“中西药结合”不等于“中西医结合”,许多人认为西药治标、中药治本,中西药结合就理所当然“标本兼治”。实际上这种协同作用并不能达到“1+1>2”的效果。
严劲松介绍,中西医基于不同的理论体系,如中医讲究“八方辩证”,将人体按照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分类,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调节;西医首先针对症状,发烧了先退烧,进而找出发烧的原因,再对症下药。与此相对应,西药的成分清晰明确,而一味中药含有几十种成分,一个方子含有几味甚至几十味中药,具体是哪一种成分在起作用,以现有技术力量很难弄出个究竟。
严劲松坦言,中西药结合的协同作用有多大,很难量化;加入西药成分以后,是否会产生新的不良反应,也难以评估。随着“混搭”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增多,从2000年起,药监部门几乎不再审批通过任何“混搭”药品。
“混搭”用药提防成分叠加
梅凌介绍,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在使用时,最突出的问题是成分叠加。比如,治疗糖尿病一度十分风靡的“消渴丸”,主成分为熟地、茯苓,但为求快速起效,加入了快速降糖成分“格列苯脲”。市民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和其他含有“格列苯脲”成分的西药“二次叠加”,就可能产生严重的肝肾损害。
严劲松介绍,“混搭”西药成分的160多种中成药,集中在感冒药、胃肠道用药、减肥药、壮阳药和皮肤外用药等领域,建议市民选购中成药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含有西药成分,需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西药叠加使用。如果用药期间加入新药,应先咨询医生,看新的药物与原有治疗方案是否冲突。
记者武叶 通讯员张姝 邵金凤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