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消费

惠州再现“倒奶卖牛”:部分乳企拒绝续签收奶合同(图)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编者按

  中国乳业经过6年好不容易走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在历经深度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后也已拥有放心安全的国产奶源,然而,受大量低价的进口奶粉(用来生产复原乳)和进口奶的冲击,市场的平衡再次被严重打破,酿成近期席卷全国的倒奶卖牛宰牛危机,目前危机有呈扩大之势。从数据上看,中国乳业已渐渐步入复原乳时代,有专家指出此次危机还仅仅是一个开始。目前各级农业部门虽已介入事件,但仍未有较为有效之策,业界此前多次呼吁建立进口乳粉的配额及反倾销机制,遗憾的是在各种利益博弈下直至目前仍未有实质性动作。(徐炜旋)

  重点提示

  “我们的鲜奶主要是向清远蒙牛、深圳绿雪等公司供奶,中间商在去年12月15日突然通知我们合同不续签。我所在的小区今年一滴奶都没人收,只能每天倒奶,或者贱价卖给附近的养猪场。那些牛也卖的卖宰的宰,以前16500元买进的奶牛,现在只卖出6500元的价格。”

  本报记者 叶碧华 肖玫丽 惠州、广州报道

  自今年年初山东奶牛养殖户倒奶杀牛事件曝光以来,国内多个地区奶牛养殖户倒奶、杀牛事件频频传出。

  1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惠州市博罗县实地走访发现,倒奶杀牛现象至今仍然存在。目前,惠城区和龙门县的生鲜奶销售较为稳定,而博罗县有多家奶农因中间商不愿续签收购合同导致生鲜奶囤积,每天都在上演倒奶、卖牛、杀牛事件。

  针对养殖户倒奶、杀牛事件,农业部1月7日便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千方百计组织协调加工企业保证生鲜乳收购。此外,各省市相关部门亦组织乳品企业、奶牛养殖户就生鲜牛奶收购进行沟通协调。

  对此,乳品行业专家王丁棉分析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卖奶难”的问题,既要在政策的引导下,改变当前乳企、奶农的经营模式。同时制定具体的行业规则,使得奶农与奶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25家养殖户倒闭过半

  在距离广惠高速龙溪出口约八公里处,是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镇合湖村奶牛养殖小区。资料显示,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市,惠州全市奶牛存栏约6500头,年产鲜奶约2万吨,主要分布在博罗县、惠城区和龙门县。

  “早期这里只有几户奶农散户。我原先在深圳宝安的畜牧场,2001年惠州提供了一些政策优惠让我们过来,组成现在的养殖小区。” 博罗县龙溪镇一养殖小区奶农潭先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记者在当地了解到,龙溪镇共有两个奶牛养殖小区。一直以来,奶牛养殖小区与奶站中间商签订收购合同,一年一签,由中间商统一收奶、统一付款。在高峰期的时候,这两个小区共有2800头奶牛。不过,去年12月中旬,奶站中间商突然中止与小区的合作,并从2015年元旦开始停止从小区收奶。

  “我们的鲜奶主要是向清远蒙牛、深圳绿雪等公司供奶,中间商在去年12月15日突然通知我们合同不续签。我所在的小区今年一滴奶都没人收,只能每天倒奶,或者贱价卖给附近的养猪场。那些牛也卖的卖宰的宰,以前16500元买进的奶牛,现在只卖出6500元的价格。”潭先生说。

  短短半个月,这两个小区的奶牛数量已减至1600头左右。而两个小区的农户数量亦由原先的25户,减至现在的12户。其中,除了5户暂时找到奶站中间商收奶、有几百头奶牛已经卖掉之外,剩余的奶牛既卖不出去、产奶又没人收,只能每天倒奶。

  无人收奶,但挤奶、饲养的工作却不能停止。奶农每天依旧在凌晨五点挤一次奶,下午五点再挤一次,而后倾数倒进水沟。小区的奶农告诉记者,养大一头奶牛需要花费2年左右的时间和心血,而如果想要达到50头以上的规模则需要多年的经营。

  如今,小区每个农户至少养七八十头奶牛,多的则达两三百头。除去养殖场的地租,一头奶牛每天至少要花费50元饲养成本,包含饲料、人工、水电、草。面对高额的饲养成本,部分奶农被迫改用价格低廉的啤酒渣当饲料,替代原先的玉米秆和蒸料,撑不下去的只能卖牛撤场。

  “我的奶牛马上就要全卖掉了。”同一小区的奶农熊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元旦开始倒了三天奶就陆续把牛卖掉,而那些还在苦苦撑着的奶农日子更难过,估计也快撑不下去。

  在记者采访期间,不时有货车拉玉米秆进场,潭先生告诉记者,这样一车玉米秆就有3吨半重,每吨玉米秆要260元,每头牛一天要吃80斤玉米秆。而为了节省成本,该小区奶农从原来的一天喂食三餐改为一天两餐,奶牛由于营养不足,已经影响到产奶质量和数量。

  记者就上述情况向蒙牛公司求证,该公司并未做出正面答复,但坦承:“受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原奶价格、采购量均有一定波动性。去年以来,国内、国际奶价均有较大降幅,我公司收奶的价、量亦会根据市场及需求情况适当调整。”

  据了解,今年最早曝光倒奶杀牛事件的是山东。2015年1月4日,山东潍坊的部分奶农因企业拒收、减少收奶份额以及关闭奶站而要求当地政府出面。9日,又爆出河南新乡奶农倒奶事件。此后,广东、浙江、陕西等地陆续传来倒奶、杀牛、卖牛的消息,虽然已有相关部门从中协调,但至今仍未消停。

  部分乳企不愿续签

  “一开始私人送奶过去给企业,只需要一个卫生许可证就可以了,2008年之后正规经营,需要卫生许可证、收奶许可证、鲜奶运输许可证等等。所以现在只有中间商有资质收奶、送奶。”熊先生说道。

  而倒奶杀牛的情况在我国也并非首次发生。资料显示,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一度使国内奶业发展陷入危机,倒奶、卖牛、杀牛现象频发。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9月21日至10月22日,我国13个奶牛优势产区共计倒奶11.4万吨。此后,国家开始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三聚氰胺以及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之后,大家对国产乳业丧失了信心,都在购买进口的奶粉。”食品饮料专家徐俊雄分析认为,中国的乳业巨头纷纷迎合消费者对国产乳业的不信任的现状,加大对国外牧场的合作。此外,国外的乳业巨头也加速进入中国,使得中国乳业市场渐渐饱和,到如今的供过于求。而奶农散户对市场波动没有强大的风险意识、应对能力,本身亦不具有成本优势,只能被动的应对市场波动。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4年1至11月,我国奶粉进口达到100.2万吨,同比增长34.8%。受进口奶粉影响,奶价在去年下半年出现跳水。农业部统计显示,2014年7月底的平均奶价已降跌至3.99元/公斤;9月中旬,山东、河南、内蒙等地区的奶价已跌至3.4~3.5元/公斤,散户奶价更是跌至2.5元/公斤。

  而与外省一月一签不同,广东鲜奶采销实行的是一年一签制,由于合同一般在年初续签,因此去年广东的鲜奶收购价格与国内拉开较大水平。广东省奶业协会会长陈三有此前表示,由于是订单生产,去年下半年广东原奶一枝独秀,2014年生鲜奶的价格达到每吨6044元,全年价格涨幅高达12.5%。

  “本该两年赚的钱他们一年赚完,所以到了今年企业不续签也是情有可原的。”一位乳企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透露出双方的矛盾所在。而多家乳企人士亦对记者确认,早在去年中开始,乳企就加大了对进口乳粉的采购。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去年进口奶粉价格一跌再跌,从年初的5万元/吨,后来跌到3万、2.5万,到现在的1.8万元/吨左右,企业普遍在3万元/吨的时候开始加大采购,目前基本就是满仓的状态。

  与此同时,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签订,欧盟配额制今年4月将要取消,国内乳企加快境外布局奶源,洋牛奶、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据王丁棉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常温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已有27个,品牌多达近100个。液态奶进口量预计由2005年的3800吨增长至2014年的28万吨。

  反观去年国内乳品消费市场并没有出现较大增量。去年上半年,蒙牛乳业液态奶收入为人民币217.648亿元,占该公司总收入的84.2%,但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伊利的液态奶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速已经比2013年同期要低。而贝因美去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34.41亿元,同比下降了25.77%。

  据了解,目前全国的乳品加工企业大约有650家,2013年的液态奶生产总量2335.97万吨,干乳制品生产总量362万吨。去年上半年全国的乳品生产加工总量已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奶粉生产总量同比下降10.87%,液态奶同比下降1.42%。“截至10月底全国的乳制品生产总量为2198.8万吨,同比增长只有0.04%;其中,液态奶的生产总量有1193.1万吨,同比增长也只有0.72%。”王丁棉认为国内乳品市场已出现了过剩的情况。

  分散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为了应对本轮“奶剩”,农业部日前专门发文,称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扶持和救助力度等措施,尽快解决“卖奶难”的问题。

  “14日上午省农业厅的负责人也来我们这里了解情况,现在就是由他们出面,去约几家乳品厂的负责人过来跟我们座谈,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个折中的方法。”潭先生对记者说。

  王丁棉告诉记者,目前对于倒奶杀牛事件一般是由各市奶业管理办、省奶业协会牵头,组织乳品企业、奶牛养殖户就生鲜牛奶收购进行沟通协调。“广州仅有一户奶农倒奶,现在就是通过协商,让甜品店、咖啡馆消化掉他的牛奶。但现在只是一个口头协议,先解决当务之急,具体的合作内容要他们双方去谈、去签合同。”王丁棉说。

  记者注意到,连日来北京、广东、河南、山东等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已频频联手,协调企业和奶农做好生鲜奶的收购。例如,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下辛庄村每天要倒掉上千斤牛奶,该镇政府为奶农找到了新的收购商,入村入户收购牛奶。

  “说到底,奶农倒奶卖牛,反映的是我国奶业结构不合理、抗国际市场冲击能力低等问题。”王丁棉分析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卖奶难”的问题,首先改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国内现有的奶牛养殖小区,是在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但成立后又缺乏有效的引导,经营规模很难扩大,成本就难以降低。他建议,政府要有政策扶持奶农家庭式畜牧,保障他们的经营规模,从而实现科学的经营模式,以降低成本、保障质量。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奶牛存栏量2010年到2013年分别为1420万头、1440万头、1493万头和1442万头,其中,100头奶牛以上并规模化经营的养殖户约占41%,其余的皆为养殖规模不足100头牛,或者是奶牛数量超过100头但没有规模化经营的散户。

  “奶农一方面要跟乳品厂购买饲料、药品等,一方面又在奶价上面被压低,许多散户因此倒闭。所以还是要制定具体的行业规则,使得奶农与奶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王丁棉进一步说道。

  作者:叶碧华 肖玫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