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政策走势不明 市场风险累积
2016年3月,全球市场波动加剧,走势出现逆转,风险不确定性增加。在3月欧美日央行货币政策密集更新发布的影响下,汇市波动再次出现美元单边贬值走势,其他主要货币波动性大幅增加。
在汇市波动增加、全球货币政策走势不确定性增加、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中国经济前景尚不明确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冲高回落、股市大幅震荡、股汇联动趋势出现减弱。
未来随着美联储议息政策预期的变化和议息会议的再次临近,以及英国可能退欧影响的不断演变,全球市场风险不断累积。
美元再现单边贬值、全球汇市波动加剧
2016年,全球汇市在预期美元一季度加息概率微弱、并终获证实的背景下,出现美元短期、单边、大幅贬值的现象,非美货币短期均获不同程度提振。但是伴随着市场回调对市场预期和市场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在美元二季度首次议息会议快速临近之际,欧美关键经济数据即将再次上演大比拼,有望进一步加剧汇市前期累积的波动动能。至3月末,全球主要货币市场波动呈现下列特征。
首先,美元长期加息升值背景下,短期震荡贬值走势加剧。3月底美元出现的小幅v型回弹,并没有改变美元一季度走跌的整体势头。美元指数在美国疲弱数据和美联储相关官员政策口径频繁变化中不断波动,2月下旬小幅回升后进入3月份,美元延续前期波动中贬值走势,并于2016年3月17日,即fomc议息会议后,降至年内新低94.8点,相对会议开始日15日贬值1.9%,创7年以来的最大两日跌幅。
3月初以来,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金融市场动荡背景下,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已经出现大幅降温,带动美元持续走低。在市场预期提前预支的情况下,3月议息会议后的美元大跌。但是,随后在美联储多位地方主席先后发声、形成“鹰派和声”,支撑美指再次迅速反弹1%,重新站上96点,截至3月24日,美元指数收于96.1点,较月初贬值2.26%,较年内低点回升1.5%。
其次,欧元和英镑短期回升面临尽头,分化震荡不确定性增加。继2月底英国6月退欧黑天鹅的影响,英镑一度跌到7年来的低位,之后进入3月,在市场对美国加息延缓预期愈演愈烈的情况对比之下,市场对于英镑退欧的可能性有更多谨慎调整,推动欧元、英镑大幅反弹。3月中旬,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议息会议相继发声,欧元、英镑在延续升值的同时,升值幅度有所减缓、波动增加、分化势头再次出现。
由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大幅宽松、大超市场预期,而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基本保持不变与市场预期基本吻合,欧元和英镑出现短期贬值。随后德拉吉无进一步降息等言论,推动欧元对英镑回升。截至3月24日,欧元和英镑兑美元分别收于1.1和1.4,较月初分别升值2.59%和1.63%。欧、英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势,以及英退欧公投对两区域影响的差异,将持续成为两种货币走势再显分化的重要冲击。
第三,日元震荡升值、波动将进一步增大。3月初,由于美国良好制造业和建筑业数据提振美元,美元兑日元小幅回升。但是,由于日元财年临近,3月中美元兑日元贬值是过去15年以来的大概率事件,2016年到目前为止仍无例外。期间,日本央行议息会议决策虽然保持基本不变,但是由于在负利率政策方面不及市场预期,日元升值走势短暂转弱。但是日本央行对日元贬值容忍度有限,市场有预期认为在110点附近日央行入市干预风险将增加。截至3月24日,美元兑日元收于112.9点,较月初升值0.09%。
第四,新兴市场货币短期升值、中长期压力积蓄。由于欧美日货币政策和币值的波动,新兴市场货币短期资本外流冲击有所缓和,在大宗商品出现反弹的配合下,新兴市场货币短期出现整体升值的局面。至3月24日,阿根廷比索、美元兑俄罗斯卢布、巴西雷亚尔升值幅度较大,分别较月初升值9.4%、8.4%、7.4%,兑印度卢比、土耳其里拉分别较月初升值1.9%和1.8%。
展望后市,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仍不确定,美元短期波动仍将延续,欧日等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全球汇市短期波动或将加剧。
首先,从美元来看,超跌回调、主要经济数据国内和国际对比和货币政策走势,将成为美元波动,进而全球汇市波动的主要因素。就加息而言,就业和通胀的稳定回升、接近目标值,是美联储加息与否的指南针。3月份多地制造业数据强劲,支撑市场对4月1日即将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表现乐观,推动市场对4月份作为二季度第一个议息会议加息的预期开始增长,对美元回调形成市场支撑;但是服务业景气指数影响市场对就业前景的预期,形成美元进一步下行的压力。
其次,欧英在货币政策能否达成预期、以及英国6月退欧对欧元区影响的对比上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欧、英、美之间币值波动将进一步增加。
第三,日元或再现波动性贬值。日本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在货币市场上产生贬值成效,市场普遍预期3月29日即将公布的新的财政刺激计划将成为进一步货币宽松的前奏。尽管具体财政宽松规模要到5月公布一季度gdp数据时才可能公布,然而在债务/gdp比率攀升的情况下,没有经济增长支撑的日元重新疲弱贬值将是未来的大概率事件。
第四,新兴货币中期贬值压力不断增加。由于美国货币政策收紧基调不该,欧日等宽松政策后期变动不确定性增强,新兴市场地缘冲突短期难以缓解,短期内,新兴市场币值贬值压力减弱、资本外流动能降低,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赢得相对更大更灵活的空间,中长期新兴市场货币的波动将进一步分化,对短期经济和货币政策调整形成较大压力。
黄金原油结束连续上攻,短期震荡盘整
过去一个月,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冲高回落走势。在全球央行竞相宽松,美国放缓加息节奏,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rj/crb大宗商品指数在2月11日触及14年低点后,绝地反弹,持续上攻,并于3月17日美联储议息会释放超预期鸽派信号后冲高至177.66,较此前低点上涨14.6%,随后逐步回调,截至3月24日,收于172.18.
原油和黄金价格走势则更为突出。沙特 、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国推进“将原油产量维持在1月份水平”的“冻产”协议谈判,及欧洲恐怖袭击加剧地缘风险等因素给予了国际油价超跌反弹的充足理由。截至3月24日,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报收于39.46美元/桶和40.44美元/桶,分别较2月11日上涨28.3%和31.4%。
黄金依然是2016年以来表现最佳的资产,在避险情绪和多国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刺激下,金价连续上涨2个月。此后受美元走强影响,于2月中旬后震荡走低。进入3月后,因市场预期美联储不会在3月议息会上加息,金价再度冲高至1248.32美元/盎司,但随后因多位美联储高官公开发表鹰派言论,美元再度走强,金价亦随之回调。截至3月24日,纽约黄金现货价格报收于1216.82美元/盎司,较2月初上涨7.8%,较3月高点回落2.5%。
展望后市,短期来看,国际油价的走势将更趋复杂,基本面不支持油价持续走高,但不断加剧的地缘风险往往带来最大变数。从基本面来看,国际原油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延续,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状态决定了原油需求短期内不会加快增长,而原油供给依然充裕。
一方面,沙特、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国的“冻产”努力难以实现降低原油产量的目的。当前沙特、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均处于历史高位,“冻产”也只是让高位产量不再进一步增加,同时,伊朗和伊拉克由于长期饱受战乱和制裁之苦,有着强烈的扩大产出和出口的诉求,加之两国开采成本都非常低,两国很难与沙特等其他opec国家达成一致政策目标。
另一方面,美国的页岩油行业确实遭受了惨重打击,但商业原油库存依然充裕。根据油服公司贝克休斯的统计,3月25日当周,美国石油钻井减少15台,降至372台,创2009年11月以来新低。但同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3月20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暴增935.7万桶,连续第六周刷新纪录新高。
总体而言,虽然钻井平台数量持续减少会促使美国原油产量继续减少,但难以在短期内快速下降,而且核心页岩油产区对低油价的承受力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在30美元/桶的低价附近并未停产。
然而,地缘风险将增大国际油价的变数。一是“伊斯兰国”在欧洲连续制造恐怖袭击事件正在大幅提高欧美对其采取联合军事打击行动的可能性,中东紧张局势在升温。二是重要产油国委内瑞拉形势也不甚乐观。在持续低油价下,高度依赖石油出口创汇的委内瑞拉经济遭受重创,委内瑞拉政府已于今年1月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经济状态”,对内通胀严重,对外面临债务违约,政局动荡迹象日趋明显,一旦因经济问题引发国内政局失控,将对原油市场形成打击。
综上,我们认为27美元/桶已构成国际油价的中长期底部,但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不支持油价持续反弹,短期内国际油价仍将在30-45美元/桶的区间震荡,地缘风险集中爆发的不确定性将加大油价波动。
短期内,国际金价将在有利与不利因素的交织中震荡盘整。
有利方面,一是超宽松依然是全球货币当局的主基调,尤其是欧元区、日本等央行仍在强化负利率政策,这极大压低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将持续支撑投资者持有黄金的意愿。截至3月24日,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的持仓量达到2648.4万盎司,已连续增长4个月。
二是避险需求依然处于高位,英国脱欧公投在即,恐怖袭击导致欧洲和中东局势紧张,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存在多重不确定性等都将强化市场避险情绪。
不利方面,美联储在6月底以前再度加息的可能性在增加,加息预期将抑制金价走势。美国失业率已降至4.9%,而核心cpi通胀率则连续4个月位于2%的目标水平以上,2月同比增速达到2.3%的四年高位,加之2015年四季度经济增速大幅上修至1.4%,消费增长非常稳健,为美联储再度加息提供了数据支撑。近期多位地方联储主席接连发布鹰派观点,旨在引导市场预期,6月前再度加息的迹象日趋明显。
综上,国际金价的上升周期尚未结束,但未来两个月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和快速上涨后的获利回吐压力下,纽约现货黄金或将在1190-1220美元/盎司的区间内震荡,不排除中东、欧洲局势突然紧张可能带来的金价快速上涨。
英国退欧或引发全球政经动荡
2016年2月28日,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后发布联合声明,警告英国如果在2016年6月的公投中选择脱离欧盟,将引发一次“全球政治经济震荡”。
1。英国退欧公投原因
(1)历史回顾:英欧长期若即若离
二战之后,英国与欧盟(前身为欧共体)一直维系着若即若离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世界和欧洲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去殖民化运动风起云涌,英帝国名存实亡,二战结束初期美苏英的三足鼎立早已让位于美苏争霸。在此背景下,欧共体逐步取代英联邦,成为英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英国置身欧共体以外的代价越来越高。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数次申请加入欧共体都被法国否决,戴高乐以英国“欧洲籍”值得怀疑及英联邦过于庞大为由加以阻挠。最终,英国在1973年才最终加入欧共体。
加入欧共体后,英国国内政党便围绕欧共体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博弈,英国国内政党的变动及欧共体/欧盟的重大变革往往引发英国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1974年威尔逊工党政府上台后,立刻表示要兑现其竞选纲领中对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重开谈判的诺言,并在1975年举行了公投。
20世纪80年代保守党在欧洲汇率机制等问题上分裂严重,撒切尔夫人在其布鲁日演讲中展示的对欧强硬立场激怒了保守党亲欧派,最终使她失去首相职位。20世纪90年代,约翰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