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躺着赚钱的好日子没了 专家:利率市场化所致
新闻配图
3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同一天公布了2015年业绩报告,净利润增速纷纷跌至1%左右,与两年前的双位数增长挥手诀别。对此,工行行长易会满在会议上无奈表示:2016年利润增长是正是负都难说了,只能“天帮忙、人努力”。
曾几何时,银行业始终保持净利润增速20%以上的高增长。但2013年起,银行业开始出现疲态,2014年,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降至14%左右就已经掀起了舆论风波。如今却连1%都不到,只能感叹“韶华易逝”。
工行行长易会满之所以对今年利润增长不如从前允满自信,主要原因有二:从外部来看,宏观经济发展大势和国家政策会否有变。如利率、营改增、存准率都会影响影响银行利润。而从内部来看,银行自身如何转型创新、风险管控。所以要完成全年计划需要“天帮忙,人努力”。
不过,虽然2015年各大银行的利润增速大幅放缓,工行和建行的净利增速均跌破1%,分别为0.5%、0.28%,中行净利润增速稍好一点,为1.25%,三大行均交出了近十年最差的业绩。但实际上银行方面赚的钱并不少。据工行、中行、建行这三大行年报,三大行日赚合计18.77亿元,其中中行日赚4.92亿;工行日赚7.6亿;建行日赚6.25亿。只不过现在的利润增速与过去年均20%利润增速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滑坡幅度的确惊人。
先了解一下银行赚钱模式。其一,赚息差。银行吸收居民手中的存款,然后再把存款贷出去,一进一出银行从中可赚取中间息差。其二,支付结算和手续费,消费者出去购物吃饭pos机刷卡,所支出的手续费、服务费,银行也要分得一杯羹。其三,除了存贷息差以外的业务都统称为中间业务,因中间业务不计入资产负债表,所以又称为表外业务,如银行理财、信托、基金等业务。
笔者认为,2013年之前银行业的利润高增长不仅得益于经济高增长降低了银行不良率;同时,信贷大跃进又使银行业坐享存贷高利差;更是由于国内投资渠道匮乏,利率水平长期偏低,储户将存款投向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业务快速增长促进银行利润率上升。现如今,银行业突然“落寞”并非一天形成,与整个经济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首先,近年来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脚步不断加快,银行净息差从高位回落。之前银行存、贷利率都由央行决定,这样可保证3个点左右的息差,而百姓的理财渠道又少,所以只能把钱交给银行,企业多途径融资渠道也不多,只能求银行贷款,所以银行就能“坐享其成”,躺着赚钱。
但进入2013年后,利率逐渐市场化,投资理财渠道开始增多,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中小银行都上调了存款利率,大银行也只能紧跟其后,所以银行息差明显收窄。而息差收窄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银行利润增速的大幅放缓。所以,银行业要想利润增速探底回升,只能拓展中间业务或投资业务。
再者,各种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横空出世”,不仅使银行存款大搬家,而且还使银行类理财产品拥有了强劲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曾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去改变银行”。随着余额宝面世,众多“宝宝类”理财产品也脱颖而出。
过去银行把储户存款当作极为廉价资源,只给0.35%的活期利率,银行的存贷差随之扩大,每年利润增速自然不会小,但现在储户们发现干嘛不放到“宝宝类”货币基金里面,坐享3%以上的协议存款利率。于是各大银行为了对抗互联网金融的来袭,只能将各档期利率向上调整。
最后,宏观经济不给力,银行的利润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下行,使得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率急剧上升,于是银行在贷款上更趋谨慎,这就造成了银行即使有可贷资金,也不敢轻易放贷。
另一方面,经济高增长时期的信贷扩张,使银行业尝到了苦果,四大行的新增不良贷款达2261亿元,农行不良率破2%,成为了“重灾区”。不良贷款上升,资本充足率上调,吞噬了银行的净利润。
从2011年,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说,“我们银行业赚钱赚得不好意思公布”。到现在工行行长易会满对完成今年利润正增长缺乏信心。我们发现,银行业的大环境正在逐步改变。随着,经济高增长和高利差时代结束,银行业已经面临转型关口,要么利润率增长继续萎缩,要么开拓中间业务、创新业务完成结构转型。
炒股亏了怎么办?看这里,无论你炒a股、美股、黄金还是外汇,在这里能够获得最精准的投资情报。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尔街情报】(微信号:imarkets)
交易累了怎么办?看这里,汇聚全球知名媒体头条,拓宽投资者交易视野。能赚钱的头条才是真头条。关注微信公众号【今日全球头条】(微信号:ifeng_igold)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