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傻眼了!3月杀进中国债市但立马就大跌
据彭博报道,3月份投身中国债市的境外投资者,可能是在最高位进场。
继去年6月放开海外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市的额度限制后,央行今年2月份宣布进一步开放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取消了多数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额度限制。
放松外资进入限制后,彭博数据显示,中国债市3月份外资持有规模在八个月里二度上升,增长了2.4%,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1,050亿美元)。
不尽如人意的是,自此之后,国债、公司债集体沦陷。在经济回暖、资金收紧波动加剧,供给难以消化等利空接连冲击下,债市遭遇重大调整,各项收益率上行不止。而“营改增”的火上加油,大宗商品的狂欢更加使得债市颓势尽显。
《期货日报》昨天提到,3月中旬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率先从2.81%左右的低点附近开始反弹。4月开始,中短端国债收益率的上涨也接踵而至。周二5年期国债现券收益率上涨至2.76%上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至2.93%上方,分别较前期低点上涨30bp和12bp左右。可以看出,资金流动性的短期波动对本就处于价格顶部位置的国债价格带来向下压力。加上近期持续火爆的大宗商品市场吸引资金流入,国债期货价格出现加速下跌在所难免。
彭博称,在国债与公司债全体沦陷的背景下,5年期国债收益率势将创出2013年年中“钱荒”发生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长债收益率加速上蹿引发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拥挤抛售,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证券报》援引兴业证券指出,长端利率债出现了恐慌性下跌,幅度和速度已经超出了基本面能够解释的部分,关键原因可能在于信用风险上升导致金融机构去杠杆引发的资产端流动性的冲击,也表明市场的交易结构非常拥挤,一旦下跌很容易超调。
彭博援引招商证券分析师孙彬彬评论称,融资成本的波动和信用债风险不断曝露令债市流动性趋紧,鉴于市场预期央行将采取中性货币政策,投资者可能会进一步被迫去杠杆。
信用市场方面,风险爆发路径已从民企行至央企。彭博称,垃圾债创出2014年有纪录以来的最大跌幅。另外,暨上月448亿元的发债规模取消后,本月以来又有至少103家发行人取消或延迟了共计1173.8亿元债券发行计划,金额是去年同期约3.4倍。
不过,上海证券在昨日报告中指出,随着资金面的逐步向好,大宗狂欢暂歇,已升至高位的收益率方本周已出现下降时机,将带动一级市场转暖。
彭博援引基金经理表示,预计中国央行将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可能在跌势消退时买入5年期及其以下国债。
据《第一财经日报》援引外媒报道称,德意志交易所子公司明讯银行(Clearstream)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成为唯一一所直接联通CIBM的国际中央证券存托行(ICSD)。而上海清算所周三表示,即将推出面向国际投资者的自贸区人民币债券业务。
这些“引进来”的新动向都标志着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继续开放的努力。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