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与政策选择的罗生门
对深陷长期发展泥沼的日本经济而言,反通缩是不容有片刻松懈的长期战役,即便宽松加码伴随着通缩加剧的不利趋势,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广泛质疑,日本央行依旧需要进一步坚定不移强化宽松力度,必要时候,甚至可实施更加大胆的政策创新。
日本经济一直让人纠结和迷惑,它看上去既强大又羸弱、既活跃又沉闷、既稳定又动荡,就像“罗生门(rashomon)”,充满了相互矛盾的信息,难以看清趋势运行的全部真相。这一点近来再次显露无遗:日本经济出现了短期亢奋迹象,但又难以对其改变长期萎靡的惯性抱有足够信心。日本央行出人意料地祭出负利率大旗,给日本政策选择也笼上了一层“罗生门”阴影。
回望过去,日本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经历了四次技术性衰退:从年度数据看,2008、2009、2011和2014年,实际gdp分别收缩1.04%、5.53%、0.45%和0.1%;从季度数据看,在过去32个季度,有14个季度实际gdp季环比增长年率为负,其中有四次出现连续两个或以上季度负增长。2015年,受益于日元贬值和宽松货币环境,日本经济又一次恢复增长,据imf的预测,2015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59%。今年,imf预测的经济增长率为1%。
尽管今年日本经济增长有望提速,但笔者更倾向于把这种数据表现视作短期现象而非长期趋势。周期的力量总是强大的,日本经济更是如此。2015年,日本名义gdp预估值为500万亿日元,而1995年,日本名义gdp首次超过500万亿,达502万亿日元,20年内,日本名义经济规模停滞不前。2015年,据购买力平价折算的日本经济总量全球占比为4.18%,较1991年的阶段高点下降4.59个百分点,今年这一指标预估值或降至4.18%。
周期力量如此强大,以致imf对2017年日本经济的预估值仅为0.45%。细节数据也显示了日本经济复苏的软肋:剔除库存影响后的经济增长数据更显羸弱,宏观经济复苏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增速均明显放缓。
从发展经济学看,经济发展的三大长期动力是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高储蓄特征意味着资本始终充裕,日本经济之所以深陷“失落的二十年”,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两大引擎熄火。值得强调的是,长期困扰日本的人口结构问题正在悄然缓解。受安倍政府鼓励女性参与就业的影响,日本劳动人口数量和比例长期双下降的态势得以缓解,甚至出现触底反弹迹象,截至去年10月,失业率仅3.1%,15至24岁年轻人口的失业率仅5.5%,日本经济尽管失落,但没有失掉人心和未来。
如此背景之下,日本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归结于全要素生产率。这不仅与科技“硬实力”密切相关,也与文化“软实力”深刻关联。日本是科技大国,研发投入长期处于上升通道,所以,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形成桎梏的,是文化。日本文化具有“菊与刀”的两面性,心理上的自信和强盛对于经济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安倍经济学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政策的预期引导、心理暗示和情景营造能否有效借由从众、说服、信念和传染等社会心理学通道打破路径依赖形成的惯性,改变经济发展常年“失落”带来的心理阴霾,为持续复苏创造基础性条件。由于风格强硬,安倍经济学一度在重建社会心理方面取得了成效,然而,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安倍心理学阶段性成果正在悄然消失,超常规宽松依旧没有改变日本的通缩大势,这对社会心理打击巨大。
事实上,日本是最早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家,也是最早将央行资产购买范围扩展至股市的国家,但宽松效果却最乏善可陈。2001至2015年,日本推行量化宽松15年,其中8年通胀率为负。宽松加码却伴随着通缩加剧,主要原因在于政策传导出了麻烦。通胀形成有三大途径,即成本推动、需求引致和预期引导。安倍经济学在这三个维度上都未能产生持久作用。
从成本推动角度看,通胀形成路径是“货币贬值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