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齐聚上海感知中国经济“温度”
上周末,在全球瞩目g20“中国时间”的同时,高盛、德银、野村、汇丰、渣打等大批外资金融机构高管齐聚中国上海,第一时间感知中国经济动能、中国政策的“温度”。
在他们看来,在全球市场动荡、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之际,中国作为g20主席国推动重启了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以加强讨论,共同塑造更加平稳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环境。而中国的经济前景、金融市场改革、外储的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
中国经济前景令全球关注
近期,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乏力,金融市场出现波动,下行风险有所上升。在这一背景下,g20迫切需要分享中国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在世界范围内仍属较高水平。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6.4%,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6%。
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柯恩(gary cohn)在上海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向消费驱动型增长转变。在过去三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做那些它告诉市场它要做的事情,包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变等。
“中国是一个大的经济体,过去不仅自身快速发展,还通过进口自然资源等方式带动了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柯恩说,而现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外部很多投资者在评估,究竟中国经济是否足够强劲、仍然能推动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长,还是仅能保障中国经济自身的增长。
德勤上周末发布一份报告称,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在海外尤其欧洲的并购仍旧持续升温。中国经济现已进入“新常态”,面临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国际化、新“五年规划”等多项挑战。
“中国海外投资现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从2014年开始,中国已成为资本净流出国。并购是中国企业扩大业务、拓展国际市场的最快途径之一。过去五年,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主席杨莹如是说。
金融市场改革或加速
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参与度的逐步提升,也被外资认为有助于提升人民币作为中长期全球投资和储备货币的前景,将促进资本流入。
德意志银行预计,中国将在2016年加速金融市场改革。德意志银行高级策略师刘立男表示,近期向境外投资者开放银行间债市,使得中国已经完成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国内固定收益市场“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预计未来境外投资占国内债市的份额有望增至8%-10%,即约有8万亿-10万亿人民币的潜在资本流入。
德银还预测,中国将在未来两年继续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境外资本流入。具体来说,中国或将向境外投资者降低进入股市门槛,取消qfii、rqfii、沪港通等的额度限制,逐步简化申请流程,进一步巩固合并qfii、rqfii等项目。同时,中国或将放开境外投资者投资在岸全种类可投资产品,使其享有和国内银行间市场投资者同样丰富的投资机遇。
知名评级机构穆迪分析师钟汶权也认为,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对于外资资产管理公司具有正面信用影响。投资灵活性的增大,也将促进外资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逐步流入。
尤其是“如果msci决定将中国a股纳入其msci新兴市场指数,有qfii资格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将能够围绕该指数构建投资策略。”钟汶权说,这将促使它们扩大投资范围,进入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迅速的中国市场。
外汇储备的变化是必然的
从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减少7620亿美元至3.231万亿美元。这使得中国的汇率、外汇储备,以及是否能够保障未来进口需求和支付对外债务等,不可避免地成为外资机构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野村亚洲(除日本外)首席经济学家兼全球市场研究主管苏博文(rob subbaraman) 上周末在上海表示,“虽然经常项目盈余曾经是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流动现在已成为一个更大、更波动、也是更重要的驱动因素。”
他认为,避免中国外汇储备大幅萎缩的关键在于成功推进供给侧改革,不然中国私人部门持有的外国资产可能会加速增加。
事实上,从2002年到2014年,强劲的资本流入和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一直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显著特征。2015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33万亿美元,当年有明显的资本流出。
外汇储备规模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交叉汇率变化以及支持“走出去”的资金运用等。也有一部分外汇储备的变动是由于市场参与者近期的预期基础上的行为所导致的。
正如央行所说,总体来看,外汇储备的变化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某些时候甚至可能会产生一些“过冲”,但也不应把这种“过冲”当成趋势。外汇储备的波动终将回归理性,中国的外汇储备会保持在合理、适度的水平。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