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2015年中分析解读
经济发展
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平衡点
中国经济2015年中分析-金融篇
为助力“稳增长”,上半年央行先后两次全面降准,一次定向降准,三次降息。在频度大、力度强的政策推动下,社会资金状况和融资条件有所改善。但经济下行加剧货币政策传导“梗阻”,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全面发挥。
下半年,“稳增长”仍不可松懈,美联储加息施压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和人民币贬值、股市剧烈波动不仅干扰社会资金分布还成为金融风险的“风暴眼”,地方政府大规模发行置换债券对市场流动性形成一定冲击。
货币政策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做到松紧适度,更加强调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
上半年金融运行形势及特点
1.社会流动性增长“稳中偏紧”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前4个月整体呈下降态势,4月份降至10.1%,创下了自1995年以来的历史新低。随着降准和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提振货币乘数,M2增速在5、6月份逐月反弹,6月末反弹至11.8%,比去年同期低2.9个百分点,略低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2%预期增长目标。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持续低迷,6月末同比增长4.3%,比去年同期低4.6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持续低迷,6月末为26.7%,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
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情况也不及去年同期。增量来看,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新增8.8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46万亿元。分月度看,除了2月份当月社会融资新增规模高于去年同期外,其余各月份均低于去年同期。存量来看,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1.9%,增幅比去年全年低2.4个百分点。从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关系看,上半年两者比例为29.7%,比去年同期低8.2个百分点。
2.人民币贷款投放成为支撑社会融资增长的主力
社会融资规模在构成上包括实体经济从正规银行体系获得的本外币贷款、通过影子银行进行的表外融资以及通过股市和债市进行的直接融资三大部分。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低于去年同期主要源自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加强、部分表外融资逐渐向表内转移造成表外融资大幅萎缩。上半年表外融资增加5933,同比少增1.83万亿元。
除此之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预期形成,企业购汇意愿下降致使外币贷款少增,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36亿元,同比少增3251亿元。去年出台的国发“43 号文”明确规定:“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地方融资平台发行债券收到严格约束致使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缩量,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9286亿元,同比少增3751亿元。
人民币贷款多增较多,成为支撑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59万亿元,同比多增8742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4.8%,比去年同期上升19.2个百分点。上半年与股市暴涨相伴随,新股发行明显提速,股票融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强。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245亿元,同比多2372亿元,占比4.8%,同比高3.0个百分点。
3.社会资金成本有所回落
降息、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措施有效推动银行间市场利率下行并引导社会资金成本回落。经过去年11月份以来的四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降1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降1.15个百分点。银行间市场利率下行幅度大于降息幅度,6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44%,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41%,分别比去年同期低1.41和1.48个百分点。社会资金成本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小于降息幅度,更小于银行间利率下行幅度。根据社会融资规模计算,6月份实体经济融资的综合成本为6.32%,比上年同期下降0.85个百分点。
就各类金融工具的融资成本看,借贷成本下行幅度大。截至今年6月末,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为19.07%,P2P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4.17%,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01、1.12和4.37个百分点。债券发行利率与银行和信托理财资金成本下行幅度相对要小。6月份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发行加权平均利率为6.05%、5.37%、3.99%,分别比去年同期低0.91、0.75、.080个百分点。
6月末银行1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为5.34%,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3.48%,6月份1年期非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预期年收益率额为8.14%,分别比去年同期低0.31、0.76和0.17个百分点。
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保持稳定
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美元走强,则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反之则反之。年初至3月中旬,美元指数走出一波强势行情,3月13日突破100,较上年末累计上涨10.9%。随后有所下跌,横盘震荡。与美元指数走势相对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先贬、后升、随后保持稳定”。年初至3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按中间价计算累计贬值0.69%,其后伴随美元走软,人民币兑美元走升,4月末较3月12日累计升值0.79%。5月份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稳定在6.11-6.13之间。
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整体稳定,累计升值0.1%。不过,人民币对欧元、澳元、加元等非美货币升值较多,上半年累计升值幅度分别在8.52%、6.77%和7.16%,因此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较大。按照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6月份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较去年12月份升值3.63%和2.95%。
5.跨境资金流出放缓
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一季度,伴随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增大。一季度,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下降,购汇意愿上升。衡量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为69%,较2014年四季度下降3个百分点;衡量购汇动机的售汇率为79%,较2014年四季度上升6个百分点。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914亿美元,月均305亿美元,外汇储备减少1130亿美元。
二季度人民币兑美元转升后保持稳定,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由降转升,购汇意愿则由升转降,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减弱。二季度企业和个人结汇率为74%,较一季度上升5个百分点;售汇率为75%,较一季度下降4个百分点;结售汇逆差大幅收窄至139亿美元,其中4月份逆差收窄至173亿美元,5、6月份分别转为顺差13亿和21亿美元,外汇储备当季减少362亿美元,降幅明显收窄。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