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

六机构解读央行重要举措 两大目标成关键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国泰君安:诡异的偏离 揭开“脱实向虚”真相 】

  国泰君安:诡异的偏离 揭开“脱实向虚”真相

  问罪脱实向虚

  最近,各方在无情地鞭挞脱实向虚之罪。鞭挞的对象有两群,一是不务正业、过度投资的企业,二是助纣为虐的金融企业。但脱实向虚的深层次原理,似乎还没有谁说得太清楚,反正大家就是抓住了一个表象:金融利润占GDP过高了,经济就是脱实向虚了。

  创设一个语义含糊的名词,然后用来批斗他人,是酣畅淋漓的。我们在过去年代享受过这种酣畅淋漓,现在换个名词换个场合,继续享受着。

  但这种喊喊口号的行为,无助于找到问题的根本,更无助于解决问题。既然,金融利润占GDP过高是这项罪状的根源,那么就让我们从这一点出发,按图索骥,找到问题的最根本实质,然后分析判断,这脱实向虚终究是谁之罪。

  实虚之间:从定义出发

  首先,我们来尝试定义下脱实向虚。

  实:指实体经济,即一切为满足人民各种物质、文化需求而进行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流通工作。比如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流通,是实业。

  虚:指虚拟经济,暂无准确定义,一般是指基于资产价格上涨来获利的经济投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炒作”,主要对象是金融工具、投资品、收藏品等。

  更为简洁地,我们可以理解为,实,是指围绕居民消费的生产与流通;虚,是指基于资产涨价的投资(资产的二级市场投资)。

  但是,对于该定义,有三点需要注意:

  (1)虚拟经济本身,也并非全部都是不合理的。老百姓手里有余钱了,于是做点投资,比如房产黄金等,用以保值增值。这种需求自古便有,类似储蓄行为,合情合理。而且,二级市场本身有其功能,比如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等,根本上为资源配置服务的。我们平时所批判的“脱实向虚”里的虚,不是指所有虚拟经济,而仅指过度投机。但如何界定过度投机,实务中又是大难题,过度与不过度之间,并无准确分界。

  (2)实和虚之间的划分,也不是简单的行业划分,同一行业里就有实有虚。比如房地产业,供给端,开发商建房子的过程是实,倒买倒卖地皮算虚;需求端,若是民众买来自住的,那么就应该是实业,而若投机性需求,购房待涨准备赚差价的,那么就是虚拟经济(有时则是两者兼有)。再比如金融业,银行为民众提供汇款服务,为支持企业正常生产而提供贷款,券商为民众的理性投资提供经纪服务,都是明明白白的具体服务,满足其实际需求,都属于实业。但是,如果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投机,或者企业拿贷款资金去炒房炒股,那么就不应该属于实业了。所以,不能把金融业、房地产业天然地全划入虚拟经济。

  (3)实践中,哪怕同一项业务,实体与虚拟的划分也非常含糊。商品本身,有时兼具使用价值、收藏价值、投资价值。比如在流通环节,正常的批发业务是实业,但故意囤积抬价是虚拟经济,但两者之间几乎没有清晰边界。包括银行自己,也不能精确统计自己放出去的贷款中,有多少是拿去自住购房,有多少是去炒房。

  然后,我们要弄探究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可以设想,如果货币贬值预期较强,那么理性的人就会选择减少持币,改为持有资产,甚至是去举债购买资产。这是保值需求。而如果这样做的人多了,资产因受到追捧而开始涨价,那么将吸引更多的人来买(他们不再是为了保值,而是为了获利增值),这就形成了加速螺旋的自我强化。而如果资产价格增速如此之快,以致于做其他生意都不如持有资产赚得多,那么理性的资本当然会投入到购买资产的大潮中来。这就一个典型的经济脱实向虚的过程 ,若不及时得到控制,资产价格会很快达到严重高估,风险高度集聚,危如累卵。

  简言之,就是比较资产价格增速与实体利润的高低,前者更高,吸引逐利的资本,经济就有脱实向虚倾向。其原因,可能是通胀导致前者过高,或者是经济疲弱导致后者过低,也可能是其他更复杂的原因(比如体制不佳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实业)。

  所以,与其指责企业不务正业,指责金融企业助纣为虐,还不如反思,为何我国资产价格增速高过实业利润。是因为通胀预期过高,还是因为经济太弱?

  脱实向虚的衡量指标

  按前述逻辑,近几年通胀压力小了,脱实向虚是不是会得到缓解呢?似乎没有。因为:

  (1)CPI是下行了,但资产价格增速好像还是不低。这有可能反映了CPI的成分并不科学,通胀其实被低估。

  (2)经济增速下行,实体产业赚钱也更难了。所以一比较,持有资产可能还是比实业容易赚钱。

  所以,现在经济脱实向虚肯定依然存在,大家直观上感觉也是如此。但如果想知道它是不是更严重了呢?这就需要找到衡量脱实向虚程度的指标。

  一个较为常用的指标,就是金融业利润占GDP比重。这一指标的假设是,GDP可大致代表实体经济(或者说,至少GDP里的大部分,是实体经济,即围绕民居消费的生产和流通),然后又假设每单位GDP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是相对固定的。因此,该比重理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参考值。

  显然,这些假设都过于简单粗暴,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很严谨的指标。但是,在我们找到更好的衡量指标前,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值得分析研究。

  该指标的一个不严谨之处,就是在于它受经济周期影响极大,还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股市波动,就会明显影响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盈利,导致大牛市年份金融利润占比过高。2007年、2009年、2015年,因股市暴涨,金融业利润占GDP比重均显著提升。

  我们先剔除股市影响,改为选用银行业增加值/GDP的比重。我们没找到银行业增加值数据,暂且使用银行利润替代(银行利润要小于银行业增加值)。我们看到一条逐年上涨的曲线。

  这个逐年上涨,可以有多种解释。我国银行业在2004年左右完成改革,重新踏上发展之路,因此有一个类似“金融深化”的过程,银行服务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实体开始享受到银行服务,银行业占GDP比重从原先过低的水平,持续上升。这是好事,不是脱实向虚。

  诡异的偏离

  但是,这一势头在2011年GDP增速掉头向下后,竟然还持续了几年。一般来说,一个经济体每一单位的GDP,所需要的信贷服务终归是有数的,该比重也不会过高。

  而我国这一指标越来越高,但这并不代表一定有问题。因为,由于贷款利息的刚性,银行的收入与利润,会比实业更具有刚性。

  比如,企业收入下滑后,依然要按照贷款合同约定,按时支付全部利息。因此,付息后的税前利润,会呈现出比收入更大的下滑。此时,银行收入依然正常。因此,在经济刚刚出现下行时,实业的收入、盈利会比银行更早下行。

  这种现象在经济周期由热转凉阶段,表现得尤其明显。在经济过热时,往往资产价格也较高,比如房价、资源价格等,企业主对未来的前景也是充满憧憬。此时,他们用高价资产去抵押,申请了大量贷款,用于扩大再生产,或用于购买更多资产(等着涨价)。而经济下行后,扩大生产后的商品卖不出去了,或者购买的资产不再涨价(甚至跌价或卖不出去),而贷款利息却依然要还。此时,悲剧就出现了。

  总之,只要企业未出现大面积违约,银行的利息收入均是有保证的,那么虽然企业付息后的税前利润已经惨不忍睹,但银行的收入、利润依然正常。于是,这可以解释,为何近几年,经济明显下行,银行盈利却依然正常,甚至还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此时,银行利润占GDP的比重会暂时提高。

  但是,该比重也不应该上升到太过离谱的位置。因为,经济继续恶化后,企业就会陆续发生债务违约,无法按时偿付银行贷款的本息,银行就会遭受损失。此时,一方面坏账损失导致银行利润下行,另一方面,困境企业的增加,迫使银行实施债务重组(可能会免除部分债务或利息),这也导致银行利润下行。银行也不敢再增加放贷了,或者把信贷转投低风险领域,业绩萎缩。最终银行利润下行,从而使该比重从高位回落。

  所以,正常情况下,该比重会逐步回归至所谓的合理水平,不会出现严重的脱实向虚。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该比重竟然一直坚挺了多年,直至2015年才略有回调。那么,我们就要警惕脱实向虚的加剧了。

  银行利润何时下行?

  正如前文所言,每单位GDP所需要的银行服务是相对固定的,因此银行利润/GDP比重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值。如果比重过高,那么多出来的部分肯定不是在支持实体,而可能是在支持虚拟经济。

  按理说,GDP增速下行,实体变差,那么服务实体的银行业,跟着收缩也合情合理。但作为追求盈利的企业,银行不会眼睁睁看利润下行,所以投向虚拟经济,是他们为追求利润而做出的理性行为。这主要又分为两大方向:

  (1)为解决信贷需求疲弱问题,信贷流向资产二级市场交易:各种资产击鼓传花的市场,包括不动产(自用除外)、证券等,而银行为之提供信贷服务。比如,近期频频曝出的地王、二级市场并购等事件中,均有银行在背后提供融资。所以,从这一角度上看,银行业确实是对脱实向虚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但随着资产价格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值得警惕。

  (2)为掩盖不良资产问题,债务借新还旧:银行放款为僵尸企业输血,使其不倒,也使自身不良资产没有暴露,从而维持自身的良好利润。这种资金虽然是投向“实业”,但其实已经脱离了“围绕居民消费的生产与流通”,也该归入虚拟经济(可视为不良资产的二级市场非正常投资)。

  这两种投向是银行追逐盈利时的理性选择,但贡献GDP均很有限(后一类则基本不贡献GDP),因此拉高了银行利润/GDP比重,反映了脱实向虚的事实。

  作为对比,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经验。

  中美两国之间直接比较两个比重,意义不大。其原因,一是,我未找到我国银行业增加值数据,改用银行业利润,因此两国指标口径不一。二是,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体系为主体,因此我国该指标即使与美国口径一致,也理应比美国更高。

  美国的银行业增加值/GDP比重,历史上看也是缓慢上升的(中间有波动),且比重的变动周期确实晚于GDP变动周期。而且,大致可以认为,3%左右是美国银行增加值/GDP的正常水平。

  1997年开始,比重快速上升,直至2002年创出高位3.66%。此时经济脱实向虚程度可能较高了。最后,经济下行时,同时经历了泡沫破裂,导致银行自身的盈利也恶化,因此该比重基本稳定,小幅下行。而且,令人担忧的是,该比重不正常的高企的时候,泡沫破裂的风险必然更大。

  我国与美国的差异在于,银行经营并未迅速恶化(至少表面上未恶化),所以占比迟迟不下降。直至2015年,银行盈利增速进一步放缓,比GDP增速更慢了,该比重才开始下降。我们与其抱怨银行盈利不佳,还不如庆幸,经济虚拟化程度缓解了。

  脱实向虚何解

  脱实向虚,首先缘于实业盈利低于资产价格上涨。因此,遏制脱实向虚的根本解决之道,还是要彻底扭转持有资产比实业更赚钱的局面。换言之,要么实业更赚钱,要么资产价格不再快速上涨。

  而在这种盈利高低对比尚不能扭转时(比如,实体经济盈利差,既有周期性因素,又有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而改革能够缓解结构性因素),只能通过一些修修补补的措施,来打乱这种盈利对比。比如,对二级市场交易课以税收,使持有资产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从而抑制投机。

  而银行在其中能做的,最好是放下对盈利的执念,理性接受盈利下行。这需要监管、银行、分析师、媒体达成共识。否则,刚刚从疲弱的实体经济中抽身,却投身风险更高的虚拟经济,你们真的确定自己接的不是最后一棒吗?(华尔街见闻 王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