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未来五年依然有能力实现7%左右增长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目标增速怎么定
特色“十三五”求稳不贪快,林毅夫、胡鞍钢均认为“7%左右”合理可行
在中国经济顶住下行压力的关键节点,全球市场持续动荡,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答卷。
定调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框架,将在不久后正式出炉。多名不同界别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就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来看,中国将更侧重于求稳的中性目标,因此“十三五”规划也将体现这一特点。
包括林毅夫、胡鞍钢等多名经济学家近日对本报表示,由于处在新常态时期,中国的方方面面都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挑战,政府也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控部署。他们认为,中国未来五年依然有能力实现“7%左右”的增长。
框架具有时代性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准备之年。本报不久前曾独家报道,“十三五”规划的草案已经完成,将进入到征求地方、部委和专家等意见的阶段。此后,编写团队将根据各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官方信息显示,将于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程包括,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规划可能是什么样子?习近平总书记5月27日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对地方“十三五”规划提出十大目标,分别是: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有接近高层的智囊人士对本报表示,虽然总书记提出的十大目标是针对地方,但仍会与总规划有很高的重合度,只是总规划将更侧重整体布局和战略协调。
据记者查阅发现,“十二五”规划包括转方式、新农村、转型升级、服务业大发展等16个方面。
多家机构认为,“十三五”规划表面看是在制订五年规划,实际上是对中国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和发展能力的判断。对于决策部门来说,对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转型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难度,都需要有足够的估计。因此,“十三五”并不是中国大干快上的五年,而是维持发展平衡、谨慎推动转型与改革的五年。
中国已经摒弃了唯GDP论的做法,但稳定经济发展仍是第一要务。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近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亦是整个“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目标,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也认为,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基本都会高于预期目标,“十一五”规划定在7.5%,“十二五”规划定的是7%,“十三五”或考虑定在“7.0%左右”,左右的含义是正负0.4个百分点,也就是6.6%~7.4%之间,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基本都可以实现。
他表示,这背后其实有一个机制,国家提出经济增长率基本上就等于给全国各地提出一条底线,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
习近平提出的上述十大目标中排第二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实上,包括紧随其后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等目标都可以概括为中国新常态下全方位的转型升级。
其中,有观点认为,产业能否顺利转型升级决定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能否升级,决定着能否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林毅夫在谈到政府如何帮助产业升级时对本报表示,首先要将产业分类,再实施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当前产业可分为追赶型、领先型、退出型、弯道超车型和战略型产业。
“对于追赶型产业,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在资金融通和外汇获取上支持合适的企业,像吉利汽车、三一重工、汉能那样,到海外并购同类产业中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来源。”林毅夫说,对于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政府应该支持高校从事相关的基础领域研发,支持企业组成公共平台开展研发活动。
此外,对于已经逐步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向海外转移,把原来的GDP(国内生产者总值)做成GNP(国民生产总值),这需要政府为企业提供海外产业转移所需要的知识人才帮助,对一些已经具备弯道超车实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扶持重点应该是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
民生领域加大发力
习近平此前在调研时曾经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结合2020年的目标来看,“十三五”的任务将侧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民生领域。
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至于如何理解“人的现代化”,胡鞍钢对包括本报在内的记者表示,这一表述本质上是13亿中国人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在不同的年龄段,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进而促进全面发展。
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几项重要指标尤为值得关注。首先是教育指标,其次是健康指标,现在把人均预期寿命写到国家发展规划中,是非常关键的指标,甚至比经济增长率更重要,因为是以人为本,再次是进一步增加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指标,进一步减少经济指标。
他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核心的理念还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工农差别,从2004年开始地区差距持续下降,从2008年以后基尼系数开始缓慢下降,从2009年开始城乡收入差距下降,希望在“十三五”时期,这三个核心指标能够继续下降。(.第.一.财.经.日.报.王.子.约.)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