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对外金融净资产
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近十年来迅速膨胀,从2004年的9291亿美元增长至6.4万亿美元,十年扩大近六倍,其中2014年末仅外汇储备就高达3.8万亿美元,占比为59%。与此同时,对外金融净资产亦从2004年的2764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14年的1.8万亿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拥有3万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的日本 。尽管对外金融净资产的多少并不等同于金融实力强弱,但对外金融净资产的多寡还是能反映一国是否具备较强的国际清偿力。考虑到美联储加息以及美元保持中长期升势只是时间问题,新兴市场货币整体已跌落至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那么,拥有1.8万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的中国是否能高枕无忧呢?
首先,对外金融净资产不一定都是国民财富,有可能只是代持的美元债务。国际金融危机前,从境外看,过去的外需红利得益于欧美居民部门持续加杠杆;从境内看,国内人口红利以及被低估的汇率为出口部门提供了成本优势。但危机后,中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由过去的加杠杆到金融危机后的去杠杆,货币宽松竞相贬值拉动出口,对中国的出口市场产生挤压。另一方面,中国从2011年劳动适龄人口占比开始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劳动力成本趋势性上升,直接影响中国出口竞争力。
当外需无法依赖,中国则开始加杠杆应对外需萎缩。资本逐利性意味着货币会由没有信用需求的发达国家涌入有信用需求的中国,并推升人民币汇率,发达国家去杠杆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共同制约出口。外贸萎缩使得中国经济进一步依赖债务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稳增长(2012~2013年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套息交易对债务和资产价格上升推波助澜,发达国家依赖弱货币和新兴市场外需扩张实现贸易再平衡。举例来说,欧央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欧盟依靠“弱欧元”已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复苏,贸易也实现了顺差的再平衡,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从2014年的9.4%下降至今年1~6月的-2.5%……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