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

中国市场下一次恐慌出现的源头:三张图告诉你答案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市场下一次恐慌出现的源头:三张图告诉你答案】本月早些时候,麦格理(Macquarie Group)发布报告指出,在中国已有超过半数从事采矿、金属熔冶、基础建设等领域的企业,其财务状况正越来越恶化。

  本月早些时候,麦格理(Macquarie Group)发布报告指出,在中国已有超过半数从事采矿、金属熔冶、基础建设等领域的企业,其财务状况正越来越恶化。

  这份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公司债务偿还能力进一步恶化”。在这份报告中,这家澳大利亚银行(指麦格理)讨论了中国公司的债务泡沫(我们的读者自2012年以来就熟悉这个话题了).

  麦格理以企业之“利息支出/ EBIT”作为一衡量之标准,而如果“利息支出/ EBIT”大于100%,也就意味着该企业一整年的获利,恐怕是入不敷出。(注:EBIT为税前息前折旧摊销前之获利,也就是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收益。)

  这份报告的中心图表让人印象深刻。它探究了780家公司的债券说明书,并发现这780家公司的总债务量达到了5万亿元,大部分分布在矿业,冶炼&材料以及基础设施行业。持有这些债务的公司其债务利息与息税前利润的比率超过了100%,如果按西方信贷分析师的话来说,这就是税息税前利润占债务利息小于1.0x.

  正如麦格理指出的,中国的公司债务总量达到了22万亿元,息税前利润占未偿还债务的百分比从2013年的19.9%上升到了2014年的23.6%,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占未偿还债务百分比从5.3%升到了7%。因此,从我们选取的调查样本中可以发现,金融稳健性进一步恶化了。

  无可否认的是,巨大的22万亿元债务以及其不断恶化的质量(“无力偿还债务”公司的数量大幅上涨)是众所周知的。

  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在目前的通缩性溃败中,这个泡沫的恶化对中国至关重要的大宗商品领域来说是有多么的严重。

  我们知道这有多严重,答案十分恐怖。

  麦格理仅仅在三张图表中就说明了这一切。

  首先,第一张图表显示了大宗商品公司在2007年的“未偿还债务”曲线。你会注意到,2007年,大宗商品领域几乎无任何债务,而所有公司的总债务量不足1万亿元,同时,几乎每个大宗商品领域的公司都能使用其现有的现金流来支付其利息开支:只有4个公司——这4个公司都在水泥领域——在8年前具有“无力偿还的债务”。

  麦格理指出,因当时较少从事原物料商品领域的企业发行公司债,且债务规模仅约1万亿人民币,故企业通常只需利用既有的现金流,即可轻松偿债。2007年中国原物料商品产业之债务覆盖情况图片来源:(Macquarie Research)

  到了2013年,情况即开始出现恶化,随着原物料商品产业的债务规模达到4万亿人民币,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偿债能力开始出现了恶化。2013年中国原物料商品产业之债务覆盖情况图片来源:(Macquarie Research)

  而到了2014年,则大约有一半的企业偿债能力出现问题,而且几乎都是业务范围在基本金属(下图灰色色块区)、煤炭、钢铁等领域的企业。2014年中国原物料商品产业之债务覆盖情况图片来源:(Macquarie Research)

  与2013年相比,大宗商品所有下属领域的表现都更差了,而随着更多红色的条柱超出了税息前利润--利息备付率100%的关键水平,煤炭行业的情况恶化得更快。

  这也就是说,去年,中国有2万亿元的债务近乎有债务违约风险。自那之后,情况更加剧烈的恶化了。

  那么现在情况如何?麦格理表示:“考虑到今年以来金属和煤炭价格的暴跌,今年大宗商品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曲线很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恶化,而同时总债务量则会变大。”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认为近三分之二的中国大宗商品公司现在正处于即将发生的债务违约风险中,因为这些公司甚至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来支付债务的利息,就更不用说债务本身了。

  麦格理预期这是下一次市场恐慌出现的源头:这个恐慌会在这样一个时候发生,权威专家们对于中国的见解,在未来可能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转变为关注中国企业现金流的微观角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